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闻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闻坊》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1]推出的一档新闻节目。

节目注重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与对百姓的重要性,多方面开展对市民的信息服务,满足广大市民百姓迫切需要了解身边新鲜事、渴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疑难事的信息消费需求。

节目于每天17:30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节目形式

节目特色

一、定位准确,发挥“城市社会新闻”的特长,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注意满足市民百姓的多种信息消费需求。

改版后的《新闻坊》栏目定位在主要报道“城市社会新闻”。而社会新闻是以道德伦理与人际关系为重点,题材涉及社会风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以及某些奇闻怪事的新闻报道。①社会新闻的特长正在于:题材广泛,写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不限于某个行业,因而有别于一般的经济新闻、政法新闻、文教科技卫生新闻等;内容丰富,主要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道德伦理问题,包括道德风尚、恋爱婚姻、家庭问题、邻里关系、天灾人祸、案件发生与侦破、生存环境变化、奇异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等等;社会新闻大多有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兴趣,报道恰当能对受众进行生动活泼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因此,改版后的《新闻坊》大大拓展了电视新闻报道的领域,为市民进行多方面的信息服务。

93以今年3月5日的《新闻坊》为例,主持人首先讲了国家大事:上午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开幕,然后播报“今日提要”:收看朱总理报告,3月5日全国学雷锋40周年,上海整顿市容;然后依次播报新闻,重点播报各社区、部队、学校以及外国朋友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盛况;主持人还不忘穿插播放: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生105周年的纪念日。而“市民呼声”小栏目则重点解决了几名外来人在天水路一处空地违章办起废品收购站,破坏环境卫生的事件。还有“股市行情分析”与“生活服务信息”等,都为特定的受众提供特定的信息服务。

这里特别要肯定的是,《新闻坊》的节目主持人的点评很到位,不仅在弘扬正气、批评邪恶方面,而且在纠正形而上学与认识的片面性方面。例如3月4日是个雨天,许多单位冒雨上街开展学雷锋运动,有设摊义务修自行车、家用电器的,有义务理发的,有在公共场所大扫除的……,有位老人拿了一大堆旧家用电器来修理,还说早盼着这一天。主持人及时插话点评:人们常说,学雷锋一阵风,三月来,四月走。学雷锋活动能经常有、天天有该多好啊!学雷锋活动应该结合每个人的日常工作,经常性地开展才行。这一段评论是最精彩的,也是最发人深思、有启迪意义的。

二、内容新鲜,贴近城市变迁、市民生活,讲述百姓故事,解释疑难杂症,博得群众爱看领导满意。

《新闻坊》新闻内容新鲜,大多为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例如《好八连为民服务忙》、《有人要跳楼,民警救下来》、《出租车5.1换新颜》、《劳模当上辅导员》、《阴雨连绵,医院看病的人多了》、《普陀查获假冒美金》、《小马路变成垃圾场》等等[2]。这些热点新闻大多有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所谓“有头有尾有情节,活人活事活道理”,②在大量提供事实信息为民服务的同时,进行精神文明的宣传与教化。这是《新闻坊》既博得群众爱看、又博得领导满意的关键原因。有些城市新闻讲述的不是故事,反映的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渐变中的环境状况,如绿地树木多了、海鸥光临外滩等,却以小见大,反映了上海城市建设的新景象、新发展。如3月9日《新闻坊》新闻《逛逛外滩海鸥飞翔挺好看》通过一位退休的摄影爱好者的言行,来展示外滩生态环境的改善、黄浦江苏州河治理的成效,显得亲切自然又清新隽永。

《新闻坊》的新闻新鲜可读可视,与记者编辑的辛勤努力密切相关。据《〈新闻坊〉2002年工作总结》称:回顾这半年来的节目,《新闻坊》的报道视角始终盯住社区不放,形成了几个“多”:第一个是群众关注的热点新闻多。《新闻坊》记者利用身在基层的优势,深入社区,采制了许多生动活泼的社区新闻。比如交通整治,比如脏乱差现象,比如邻里互助。第二个是社会新闻多。这些社会新闻,有的积极宣扬了新人新事新风尚,正确、及时宏扬了主旋律;有的抓住社会热点,及时反映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有的则充分发挥了电视的可看性特征,讲究片子的趣味性和镜头语言的表述,都收到了良好的收视效果。《两车抢道起纠纷驾驶员大打出手》、《闯红灯还要讨说法错上加错》、《两妇女街头厮打全武行有碍观瞻》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个是当天发生的新闻多。如:《扔旧瓶还以“炸药”威胁应急小分队制服醉汉》、《吊篮断裂三民工高楼坠落身亡》等新闻,这些新闻都抢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里播出。第四是跟拍抢拍暗拍的多,这些新闻往往成为版面的亮点。如:浦东闹市街头贩卖黄碟,《新闻访》记者真实记录了大都市的一些不文明现象,现场感强,同期声到位,非常吸引观众。

《新闻坊》有时也报道一些奇闻怪事,但都给予科学的合理的解释。如3月1日《新闻坊》的“市民呼声”小栏目,报道一位住在高层楼房内的居民的烦恼事:楼层经常晃动10多厘米,盆中水也溢出,担心要地震或楼塌。记者及时请教地震专家实地考察,终于查明真相:是附近石材场切割大理石,因振频振幅相同引起大楼共振,既解除了居民疑虑,又解决了现实问题,还传授了科学知识。

视频

新闻坊 相关视频

20210311《新闻坊》
20210213《新闻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