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家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施家镇,古名儒林镇,又名侯家场四川省简阳市辖镇,地处简阳市东南,与乐至县、雁江区相邻,距简阳市区26公里。319国道绕场镇而过,施家镇是简阳、乐至、资阳市雁江区三县、区交界的主要场镇,也是简阳的东大门,南接雁江区高龙乡、老君镇,北邻安乐乡、平息乡,东靠乐至县高寺镇,西连五星乡、飞龙乡。[1]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调整龙泉驿区等1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4号):撤销安乐乡、平息乡,将原安乐乡和原平息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施家镇管辖,施家镇人民政府驻施乐路132号。

中文名称: 施家镇

别 名: 施家坝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

下辖地区: 龙凤、大林、儒林、环溪等17村

政府驻地: 施家镇施乐路132号

电话区号: 028

邮政区码: 641412

地理位置:简阳市东南26公里处

面 积: 43.57平方千米

人 口: 12452人(2017)

气候条件: 冬暖夏凉

著名景点: 承天寺 施侍郎墓

机 场: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火车站: 简阳站、简阳高铁南站

车牌代码: 川A

历史文化

相传明末时儒林镇毁于战争,由侯、施两姓新建下街(今环溪路)为施家镇,上街(今施乐路)为侯家场。开市贸易后,上下街合并为施家坝。1937年更名为平施镇,解放前夕复名施家坝。1950年为简阳九区区公所所在地,1952年改为简阳七区。1959年撤区,设施家公社,1967年更名为红日公社。1970年恢复为施家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成立施家乡人民政府。1992年7月行政区划调整,成立施家镇,辖原施家乡、金玉乡、安乐乡共25个村193个农业合作社。1996年再次区划调整,安乐乡单列。

地理环境

施家镇境属浅丘地貌,海拔363—461米左右。相对高度近百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水道环溪河自北向南连徊环绕镇区流入雁江区境。施家镇属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偏南风,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00天,适合多种生物繁衍生长。土壤以紫色土为主。

人口与面积

全镇幅员面积43.57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2452人(2017)。

经济发展状况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52亿元,财政收入80万元,农业总产值122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543万元,工业总产值2629万元,劳务收入30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4元。

主导产业

施家镇属农业大镇,耕地面积29323亩。施家镇抓住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道318线绿色经济走廊的大好机遇,认真开展枇杷、核桃、桃子种植,2009年在2008年已经发展优质枇杷2600亩,退耕还林种植核桃2500亩,以晚白桃为主的水蜜桃3000亩,建立了以信义、大林、四益、儒林、环溪、共裕、南河、乡西、金玉、乡东、龙凤等11个村5600亩的优质水果基地的基础上,新发展优质核桃2000亩;在全镇大力推广耕作制度改革,水稻旱育秧推广普及率达到95%,玉米肥团地膜移栽达到85%,小麦“双二五”、“双三0”栽培推广面达90%以上。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狠抓生猪、山羊及小家禽养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生猪、山羊养殖,农民自建适度规模养猪场2个,山羊养殖场2个,全年生猪出栏2.4万头,山羊出栏1.4万头。

基础设施

318、319国道贯穿全镇共15.5公里,有60条共76.75公里的通村路通达各村,并有3条县乡道与周围乡镇相连,实现村村通公路。施家镇现建城区集镇用地23.79公顷,现有中学、小学各一所,教学质量优良,甲级卫生院施家镇卫生院、金玉卫生院、变电站,水厂各一座、国家级简阳大耳羊种羊场两座。有移动、联通通讯网络基站4个,覆盖面达98%,有设计供水350吨/日自来水厂一座。组织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国家投资800多万元,在乡西、乡东、金玉、龙凤村改土、改田1400余亩,整治塘堰40多口,新修蓄水池10多口。蓄水田埂50多条,硬化道路5公里,田间道10多公里。此项目工程已全面完工。实施了农业综合项目。国家投资600多万元,农民自筹100多万元在信义、大林、长琴、四益、儒林村建提灌站3个,整治渠道25000米。新建蓄水池137口,山平塘整治52口,泥结碎石路14公里,外加林业、科技措施若干。做好了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新建金玉、环溪、大林、信义集中供水站,投资100多万元解决了4000多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4万元在南河、乡东打井17口,解决了人畜饮水难问题。

社会事业

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2所,小学10所,在校学生2916名,在职教职工190名,退休50名,普九任务全面完成。广播有线电视站1个,网络光纤用户2880户。有卫生院2所,村卫生室19个,已建成遍布全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6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619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0.2%。

历史文化名胜

施家镇古名儒林镇,又名侯家场,相传明末时儒林镇毁于战争,由侯施两姓新建了下街(施家坝),上街为侯家场,开市贸易后,上下两街合并,命名为施家坝。1937年更名为平施镇,解放前复名施家坝,据地舆志载:兵部左侍郎施沛葬于儒林镇,称施侍郎墓(残碑废)。承天寺位于施家镇儒林村,共两层五殿。明成化八年(1475)修建,1950年拆毁神像,人民公社时,作过公共食堂,后划给社员作住房,稍后拆除重建。

行政区划

2019年12月,成都市《关于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批复,撤销安乐乡、平息乡,将原安乐乡和原平息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施家镇管辖,施家镇人民政府驻施乐路132号。

视频

美丽的施家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