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施特凡·格奥尔格

施特凡·格奥尔格

图片来源

施特凡·格奥尔格Stefan Anton George,(1868年7月12日-1933年12月4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莱茵省宾根的彼得希海姆(今属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19世纪末德国唯美主义重要诗人,翻译家。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重要“发现者”之一,德语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和作家都深受其影响;著名哲学家本雅明、音乐家勋伯格等人都曾在精神上受惠于格奥尔格。[1]

格奥尔格少时便表现出超出常人的能力,14岁时他就跟几个同学萌生了创办刊物的想法,刊名定为《玫瑰与蓟草》(Rosen und Disteln),内容拟以纯文学为主,拒绝宗教和政治因素。5年后终于得以出版,但只出了一期就停刊了。未获成功的原因在于几位青少年办刊人高估了大众审美能力,以为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会激起他们的兴趣。

格奥尔格是19世纪的德国现代主义之间的重要桥梁,尽管他接受了当时的许多批评。有人认为,他也许是自歌德以来,诗写得最好的人,也许是自尼采以来,活得最纯洁的人……他太纯洁,他的荣耀在于他的纯洁,他的罪错也在于他的纯洁。[2]

1933年,到瑞士旅行,在罗卡诺去世。

目录

经历

1888年,格奥尔格从学校毕业之后,待在巴黎伦敦,在此期间,他出席了诗人斯特凡·马拉美的周二晚会。

1891年,去维也纳旅行,在维也纳,他第一次遇到了胡戈·冯·霍夫曼史塔

1890年,他在二十岁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创办了一个重要的文学杂志《布拉特艺术》,并在此担任编辑一职。他在流行文学界以及乔治·克莱斯圈的学术界有一定名气。这个圈子里包括一些当时的先锋青年作家(如弗里德里希·古恩多夫、路德维希·克拉格斯)。他还是一个同性恋者,曾经劝一个青年朋友像自己一样生活。

1902年,格奥尔格生命中出现最重要的转折:他与14岁的中学少年马克西米连·科伦贝格(Maximilian Kronberger,1888-1904)在慕尼黑的凯旋门附近相遇。格奥尔格及其朋友把这个少年尊称为“马克西敏”(Maximin)。两年之后,科伦贝格病亡。于是,“马克西敏”连同这段“马克西敏经历”被格奥尔格神化,成为他后半生精神生活的核心。后来,格奥尔格出版了诗集《纪念马克西敏》(Maximin - Ein Gedenkbuch,1907),其中包括科伦贝格的一些作品。[3]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预言德国将会战败,1914-1916年间他为此创作了哀歌《战争》。战后,面对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他大哭了一场。

1933年后,纳粹想要接管约瑟夫·戈培尔为他提供的新皇家艺术学院,但遭到了他的拒绝。也错过了事先准备好的65岁生日会。为了弥补这次生日会的遗憾,他去了瑞士旅行,在在洛迦诺附近的米努西奥逝世。

诗作风格

格奥尔格一生批判现代性,追求用诗歌构建精神王国。格奥尔格的这些思想继承和发扬了尼采的批判性思想、席勒的美育思想以及费希特的民族主义思想,分析他们之间的承扬关系,尤其聚焦格奥尔格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对峙与同构,可以看出格奥尔格在德意志文化传统中的独特地位与贡献。[4]

他的“同性恋”反映在作品如阿卡伯尔和爱情诗上,格奥尔格专门找到他的熟人天才少年马克西米利·克朗博格,被他称为“马克西明”,他认为这是人类的一种最神圣的行为。

格奥尔格的性欲,与他的诗意工作的相关性已经被当代批评家,如托马斯·卡劳夫和玛丽塔·凯尔森-劳里兹讨论。

作品

诗集

1890年,《颂歌》( Hymnen )[5]

1891年,《朝圣》( Pilgerfahrten )

1892年,《阿尔加巴尔》( Algabal )

1897年,《心灵之年》( Das Jahr der Seele )。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文学史上称之为“格奥尔格派”。

1899年,《地毯的生命》( Teppich des Lebens)

1901年,《胸针》 ( Die Fibel)

1903年,《工作与时日》( Tage und Taten )

1907年,《第七圈》( Der siebente Ring)

1913年,《星之圣约》( Der Stern des Bundes)

1917年,《战争》( Der Krieg )

1928年,《新世界》( Das neue Reich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