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旗尾线(糖铁)
图片来自国家网站书店

旗尾线[1] [2] ,是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旗山糖厂的营业线。

目录

简介

旗尾线(糖铁),自1910年8月20日开始营运,随著旗山的农产品不再仰赖铁路运输,以及后来旗山的香蕉产业与糖业开始没落,

  • 旗尾线在1978年全线停驶,
  • 铁轨则于1982年拆除[3][4]

历史沿革

旗尾线所隶属的旗山糖厂,原本是1909年5月17日[3]成立的高砂制糖会社蕃薯藔厅旗尾庄兴建的“旗尾制糖所”[5],在糖厂兴建的同时该会社也铺设后来的旗尾线铁道(九曲堂-旗尾)。

铁道工程于1909年8月开始,分成第一区“九曲堂岭口”与第二区“岭口─旗尾”,其中工程最难的是第一区龙目井到大树脚庄部分[3]

工程于1910年4月1日,于8月20日正式核准营业[3],最初只有九曲堂、大树脚、溪埔、岭口、溪州、蕃薯藔、旗尾七个车站(停车场)[4],而由于有这条铁道,到旗山只需一小时又四十多分钟[3]

由于高砂制糖会社在1910年9月与盐水港制糖合并,11月7日正式解散,这段铁道连同旗尾制糖所便改归盐水港制糖所有[5]

1912年时,铁道沿伸至竹头角[3]

1920年代由于汽车(自动车)兴起,影响铁道运输,已改归台湾制糖所有的旗尾制糖所[注 1]

从1928年3月起改用机动车车头载客,并订做新车厢、增加班次,改善服务品质,使得1930年代时每年乘客数约有30万上下[3]。而由于旗尾线除了是客运线外,也是货运线,故旗山青果会社的检验场、仓库及办公室与旗山信用购买组合碾米厂都设在旗山车站附近[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由台湾糖业公司经营旗尾线,但随著旗山的农产品不再仰赖铁路运输,以及后来旗山的香蕉产业与糖业开始没落,旗尾线在1978年全线停驶,铁轨则于1982年夏天遭到拆除[3]

车站

旗尾线(九曲堂─竹头角)

  • 原 高砂制糖、盐水港制糖、台湾制糖旗尾线
  • 明治43年(1910年)8月20日 开业
  • 公馆车站仅于日治时期营运

相关条目

注释

  1. 1927年4月,日本铃木商店倒闭,连带影响关系密切的盐水港制糖,盐水港制糖为清偿债务而将旗尾制糖所与恒春制糖所转卖给台湾制糖,产权于1927年12月31日完成让渡[5]

参考来源

  1. 糖铁旗尾线的历史变迁与遗产,金石堂
  2. 旗山车站-特展介绍 - 旗山车站-糖铁故事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章日期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李文环. 《空间与历史 旗山文化资产之历史论述》 二版一刷. 丽文文化. 2012年10月: 162、170-173、179、191、192、194页. ISBN 978-957-748-508-3. 
  4. 4.0 4.1 杨鹏飞. 《台湾区铁道古今站名词典》. 正中书局. 1999: 280-282页. ISBN 957-9736-46-4. 
  5. 5.0 5.1 5.2 周俊霖、许永河. 《南瀛糖业志》. 台南县政府. 2009年11月: 116、126、129、130页. ISBN 978-986-02-0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