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字之碑(梅賢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4月26日 (五) 16:09 由 秋韵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无字之碑'''<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098…”)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無字之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無字之碑》中國當代作家梅賢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無字之碑

與其說她是一部波瀾壯闊、震撼山河的畫卷,毋寧說她是一座降服洪魔、惠澤黎民、遺世獨立的豐碑。這是橫臥在富水河上的「富水水庫」大壩,給我的印象與感覺。如果說河南林縣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謄滿神州、三峽大壩名揚天下的話,那麼海拔高程65.5米、大壩軸長941米、大壩頂寬6.5米、總庫容16.7億立方米的富水水庫大壩,就是一道用十萬餘名水利建設者的八年汗水、心血、才情、智慧和意志品質凝結而成的水上「鋼鐵長城 」!她昂首屹立在鄂東南陽新與通山兩縣交界處的富水河中的游峽口之上,以絕對的實力,令這條數千年來給兩岸蒼生百姓導演過洪水和血吸蟲病災難的狂放之河俯首稱臣。2023年5月1日,我有幸陪同幾位年過八旬的長者及其家人驅車近百里、來到他們曾在五、六十年前「戰天鬥地、改造山河」的富水水庫建設「戰場」尋找舊夢。在巍峨屹立的富水水庫大壩上漫步、佇立、眺望的我,似乎無心飽賞富水庫區美到極致的湖光山色、蜿蜒起伏蒼茫無際的幕阜山余脈、飛馳在湖面上的汽艇,還有漁船上的漁民們在撒網捕魚的原生態畫面!我的思緒伴隨着他們斷斷續續的回憶敘述,在時間與空間的隧道里穿越、跳躍、奔騰……

新中國剛誕生不久,黨中央、國務院就惦記着千百年來,深受水患和血吸蟲災難的陽新人民,責成水利部和湖北省政府組織三十多位專家教授,從富水河發源地一一幕阜山脈的源頭出發,背着測量儀器、帳篷等工具,風雨兼程、風餐露宿三個多月之久,為修築富水水庫大壩選址。經過七年的勘察設計,終於在一九五八年七月初,開始動工興建富水水庫大壩。修建富水水庫,是當年湖北省政府的重點工程,也是鄂東南最大的水利工程。所以,由黃岡地委負責組織陽新、大冶、鄂城、麻城、羅田、浠水、咸寧、江夏等十一個縣區數以萬計的勞力施工。在高峰期,參加水利建設的勞力和工程技術人員超過十萬之眾。省長張體學等領導同志,親臨現場剪彩,並多次到水利工地調查研究,為水庫建設現場解決資金、技術爆破、後勤保障等方面的難題,極大的鼓舞了參戰「十萬水利大軍」的士氣!

我與富水水庫同齡,現年六十有五。我一九五八年十一底出生時,水庫已開始「合龍」蓄水,鄉已經開始淹沒庫底,連徽派老屋都來不及拆遷。伴隨着水庫水位的上漲,水庫內的迂移農戶,達八千多戶、近十萬村民。他們有的遷往通山縣的洪港、燕夏、高湖等鄉鎮;有的遷往陽新縣的陶港、綜合、荊頭山、軍墾、半壁山等國營農場落戶;還有大部分故土難離的父老鄉親們,搬遷到水庫的半山腰上,墾荒種糧、植樹種果,繁衍生息,過上了「愚公移山」的堅韌生活!

六十餘載,轉瞬即逝。如今,自一九六六年蓄水發電的富水水庫,巳創造出難以計算的巨大社會、環保、抗洪、灌溉、滅螺等徐合效益!

當我來到水庫南部的鐘山嶺上,俯瞰環視雄偉的水庫大壩時,幾位參加過大壩建設的長者告訴我說,開始興建富水大壩時,正值「三年自然困難」時期,人們缺吃少穿,日子十分艱難困苦,他們每天挑土、炸石、拖石上大壩的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收工時已到半夜,已累得骨頭散架的他們,來不及洗臉洗腳,就倒在窩棚里「睡死」過去。1960年底的一天下半夜,大雪紛飛、寒冷徹骨,災難猝然降臨。陶港公社的一個工棚突發大火,當昏睡的人們驚醒時,火借風威,烈火蒸騰,不到二十分鐘,整個工棚就化為了灰燼,一次性燒死民工六十餘人,後被追任為「革命烈土」……

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有詩云:「未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這是千古名言。是啊,成就任何一件事業,都是會有犧牲的。也只有奮鬥不息,文明才能進步,社會才能發展,實力才能強大!

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富水水庫,回望着遺世獨立的「水庫大壩」,心潮澎湃,感慨當以慷…… [1]

作者簡介

梅賢玉,湖北陽新人,1958年出生,本科文化程度,湖北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