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日本基督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日本基督教日本基督教各派的统称。日本总人口约1.27亿(2000年),基督徒约197.7万,约占总人口1.56%。其中新教有宗派146个,约53.8万人,独立宗派有36个,约28.1万人,圣公会有宗派1个,约6.2万人,天主教有宗派1个,约45.7万人,东正教有宗派2个,约2.6万人,新兴宗派有9个,约77.6万人。有2种语言的足本《圣经》译本,1种语言的非足本《圣经》译本。新教教会有:基督联合教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浸信会联会、福音信义会、神召会、日本圣洁会、基督徒弟兄会、日本基督徒联盟、宣圣会、日本改革宗教会等;独立宗派教会有:日本圣洁传道会、独立教会、耶稣之灵等;其他新兴教派教会还有耶和华见证会、统一教、摩门教等。因日本基督教教会大力兴办文化、教育、医疗等事业,在日本文化界影响很大。至2000年,有7812个教会。日本基督教有三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天主教

1549年,天主教耶稣会创始人之一、西班牙传教士沙勿略将天主教传入日本。其时日本正处于藩侯割据、战事不息的战国时代,执掌军政大权的织田信长对抗佛教,对天主教的传播予以支持,天主教在西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教徒增至20万(1587年)。丰臣秀吉掌权后,对基督教实行禁止政策。江户时期,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基督教遭到镇压,许多教徒惨遭杀害,幸存者被迫转入地下,其发展至1639年以后因日本禁教而结束。19世纪中叶,在欧美炮舰政策的威胁下,幕府的锁国闭关政策被迫取消,基督教各派积极传教,天主教恢复并积极发展,但未得到政府承认,直到明治维新后逐渐取得合法地位。1891年,梵蒂冈在东京设立大主教区。现设2个大主教、16个主教区,有教堂977座,并设有天主教中央协议会作为天主教主教团的联络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以及南部九州等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天主教徒大量移民至巴西等拉美国家和出生率下降等原因,天主教发展缓慢。

东正教

日本正教会(Japanese Orthodox Church)自治正教会之一。由俄罗斯正教会修士大司祭尼古拉(Nikolai,1836—1912)创立。1860年起,尼古拉在日本传教;1870年,任东京俄罗斯传教使团团长;1880年起,任主教;1905年,升为日本大主教。此时出现首批日籍正教神职人员。1945年前,日本正教会为俄罗斯正教会主教区所辖,后与莫斯科牧首公署中断关系,直至1969年恢复。1970年,获自治地位。其首脑由莫斯科牧首任命,称都主教。总部设于东京。辖主教区4个,堂区约100个。在东京办有神学院1所。出版刊物《正教信使》。为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成员。

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1],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公元1世纪,希腊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条克、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罗马之五城联邦原型诞生。4世纪,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国家教会首都[2]

新教

1859年,由美国圣公会传入日本,发展迅速。此后长老会、公理会、卫公理会、福音同盟会、浸礼会、圣洁教会等新教相继传入,至1939年,日本新教教徒达24万人。1940年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发布宗教团体法,强制各教团合并统一,新教各教派联合组成日本基督教团。1889—1945年期间,日本以神道教为国教,基督教的发展受到限制。二战期间,美国麦克阿瑟将军曾派遣1000名传教士到日本,信徒人数逐年增多。1946年,日本新颁布的宪法保证信仰自由。此后,基督教各教派,尤其是新教各派得以迅速发展。1968年,为协调各教派,日本成立教会发展研究会。1969年,成立日本普世教会,其宗旨是促进各种信仰间的对话。新教各派的全国性联络机构是日本基督教协进会,为世界基督教协进会较活跃的成员。圣诞节是日本全国性节日。日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新旧教会从事传教活动,大力兴办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事业,开展宗教交流和宗教理论研究等活动。

参考文献

  1. 世界宗教介绍——东正教,搜狐,2018-10-25
  2. 罗马帝国与君士坦丁堡,bilibili,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