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日本桤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日本桤木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日本桤木

拉丁学名:Alnus japonica

(Thunb.) Steud.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目:山毛榉目 Fagales

科:桦木科 Betulaceae

族:桦木族 Betuleae

属:桤木属 Alnus

组:桤木组 Sect. Alnus

种:日本桤木

分布区域:中国吉林辽宁河北

山东江苏俄罗斯日本朝鲜

日本桤木(rì běn qī mù),学名:Alnus japonica (Thunb.) Steud.,异名:Alnus borealis Alnus reginosa Betula japonica Alnus japonica var. borealis Alnus maritima var. japonica Alnus maritima var. arguta Alnus japonica var. latifolia ,是桦木科桤木属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平滑灰褐色,小枝褐色,叶片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脉腋间具簇生的髯毛,叶柄疏生腺点,雄花序排成总状,春季先叶开放。果序矩圆形,果苞木质,顶端圆,小坚果卵形或倒卵形,果翅厚纸质,极狭。 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山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也有分布。生于山坡林中、河边、路旁。 该种江苏北部有栽培。生长迅速,可作造林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1]

日本桤木形态特征

日本桤木是 乔木,一般高6-15米,较少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平滑;枝条暗灰色或灰褐色,无毛,具棱;小枝褐色,无毛或被黄色短柔毛,有时密生腺点;芽具柄,芽鳞2枚,光滑。

短枝上的叶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4-6厘米,宽2.5-3厘米,顶端骤尖、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很少微圆,边缘具疏细齿;长枝上的叶披针形,较少与短枝上的叶同形,较大,长可达15厘米,上面无毛,下面于幼时疏被短柔毛或无毛,脉腋间具簇生的髯毛,有时具腺点,侧脉7-11对;叶柄长1-3厘米,疏生腺点,幼时疏被短柔毛,后渐无毛。雄花序2-5枚排成总状,下垂,春季先叶开放。

果序矩圆形,长约2厘米,直径1-1.5厘米,2-9枚呈总状或圆锥状排列;序梗粗仕,长约10毫米;果苞木质,长3-5毫米,基部楔形,顶端圆,具5枚小裂片。小坚果卵形或倒卵形,长3-4毫米,宽2-2.5毫米;果翅厚纸质,极狭,宽及果的1/4。

日本桤木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北部有栽培。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生于山坡林中、河边、路旁。 日本桤木是喜光、喜湿的树种,耐寒力、耐湿力、耐瘠薄力均较高。

日本桤木繁殖方法

种子处理:日本桤木种子虽较易发芽,但是因为其种子较轻,秕粒较多,要用水浸法将秕粒清除,再进行沙藏层积处理。具体技术环节是:在播种前的1-2周,先用温水浸种12-24小时,除去杂质和秕粒,捞出控干,用与种子比例为1:2的细河沙,在室温15℃-20℃环境下沙藏7天左右,要注意经常翻动与喷洒温水。在温暖条件下,当日本桤木种子达到有1/3咧嘴的时候,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先将床面耧成麻面,然后把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也可以用木板压沟条播。播后用木磙子镇压一遍,以利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然后上面覆细沙3毫米,注意切不可覆厚,以免影响出苗。再镇压1次以后进行覆草,覆草厚度以不见床面为宜。发芽率70%左右的种子,坐床播种以2.5千克/亩为宜。

日本桤木栽培技术

培育日本桤木苗地块选择时,应以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壤土、轻壤土为宜。为了优化土壤结构,尽可能蓄水保墒和有效预防苗木病虫害,育苗地应进行秋翻和春耙。秋季深翻以20-25厘米为宜,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至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要耙细平整。因为日本桤木的种子较小,所以宜作床育苗,床面宽1米,长100米,床高15厘米。在做床时应配合施入磷酸二铵15千克,床面要做到细碎、平整、疏松,灌足底水。

适时灌水,清除覆草,间苗定苗,配方施肥,松土除草。

灌水:苗期要注意灌水环节。播种后至长出4片左右真叶期间,要经常用细眼喷壶浇水,保持床面湿润,以防刚出土的幼苗因日灼死亡。此时浇水要做到少量多次,以后苗根稳定了,可逐渐减少浇水次数。

覆草:在苗长出50%时清除50%覆草,当苗100%长出后要全部清除覆草。清除覆草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幼苗遭受强光照射。

定苗:在苗全部出齐后及时间苗,间除弱苗、小苗和过密苗。定苗时间在间苗后15天左右,以苗间距8厘米为标准进行定苗。

追肥:当苗高达到5厘米时,即可进行第1次追肥,以后进入快速生长期要进行2-3次追肥。每亩追肥25千克,分3次施入为宜。追肥后要进行灌溉式冲洗,避免日本桤木毛株黏附肥液导致肥害。

除草:生长季节应当根据床面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中耕除草,保证育苗床面土壤疏松无草。

日本桤木病虫防治

日本桤木苗期病害主要有日本桤木锈病、黑斑病。防治锈病,在发病初期喷施0.2-0.3波美度石硫合,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5%的三唑酮1500倍液、25%的敌力脱1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日本桤木黑斑病,可在整个苗期喷洒0.5%-1.0%的波尔多液4-5次。

日本桤木主要价值

日本桤木其生长速度较快,可作造林树种。 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能力较强,同豆科植物一样,日本桤木具有固氮作用,可改良土壤。能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污染性气体。

参考来源

  1. 日本桤木,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