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日本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日本桥位于东京站附近,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是连接东海道的起点。从现存的浮世绘作品中能领略其附近往昔的繁华[1]。今日所见日本桥是1911年完工的建筑,这一年是明治44年,明治的最后一年,是日本收回关税自主的那一年,是日本步入强国的象征性建筑。桥头的青铜麒麟张开的翅膀,象征着明治时代日本社会的腾飞。

中文名称:日本桥

外文名称:にほんばし

地理位置:日本东京中央区北部日本桥川上

著名景点:日本桥一丁目大楼、高岛屋日本桥店、丸善日本桥店

建立时间:1911年

历史意义:日本步入强国的象征

简介

日本桥(にほんばし / Nihonbashi / Nihombashi)架在中央区北部日本桥川上,这座大桥是17 世纪德川江户时代建成的五条街道的起点,设有“日本国道路元标”的青铜标示物,是日本所有道路的基点。

银座相邻的日本桥一带,除了大型百货店以外,还分布着许多从江户时代承传下来的百年老店。关东大地震(1923 年)之前,这里曾有一个鱼产品交易河岸,有着作为东京食品来源的市场而繁荣的一段历史。

作为桥梁名称,“日本桥”为日本东京都中央区横跨“日本桥川”的桥梁,是东京都区部的“道路元标”,即日本道路网的始点;作为地名,“日本桥”为东京都中央区上述桥梁一代的地域街道名称。在这里,以日本银行总行和东京证劵交易所为代表的金融街上,还分布了高岛屋、三越等商业老店。

桥梁

历史

作为桥梁,日本桥横跨于东京都中央区的日本桥川之上。1603年(庆长8年),开创了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提出建设全国道路网的计划,日本桥就是在这个时候修建的。1604年(庆长9年),日本桥成为五条街道的基点。明治时代后期,为了纪念东京迁都30周年,在日本桥两端修建了被称为“绿门”的鸟居(于1898年(明治31年)落成。 鸟居:常修建于日本神社前的一种门,日本人认为它是人间俗界和神域之间的结界)。

最开始建造的日本桥为木质结构,只连接了室町一丁目和通一丁目两条街道。这座木桥曾被大火烧毁,在那以后的几百年中则经过了代代的修缮重造,并于1911年(明治44年)将其改建为花岗岩制双拱石桥。最后一次对日本桥的改装工程于1999年(平成11年)完工,这已经是第19代日本桥了,它被列为日本的重要国家文化财产。

从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浮世绘中,有不少都是日本桥与富士山一同出现在画面中的。但是与其他有名的“富士见”场所一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视线逐渐被高层建筑遮挡,那种在日本桥上就能远观富士山的情景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在20世纪的高度经济发展时期,为了举办东京奥运会而于1963年(昭和38年)建成的首都高速公路正好位于日本桥的上空。在日本桥上仰望,已是连天空都很难见到。生活在日本桥附近的居民因此提出了将高速公路改为从地下通过,从而恢复旧有日本桥景观的构想。对此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虽表示支持,但石原慎太郎知事却提出反对。高达5000亿日元的工程预算使城市景观建设和行政问题发生了矛盾。

建筑

设计日本桥的时候,当时建筑界的领军人物妻木赖黄担任建筑顾问,他提出将青铜材质与西洋建筑风格融合的设计方案,众所周知,青铜是中国古代礼器的常见材料。但是,日本除了镰仓时代可见一下青铜制品(镰仓大佛)外,并不见大型的青铜雕塑,以青铜为材料这一提案,明显反映了受欧洲青铜雕塑艺术的影响。另外,从桥身的设计和整体造型上看,也彰显了浓烈的欧洲风情。这座明治时代的建筑似乎名副其实的代表着日本脱亚入欧的战略思想。

不过,日本存在的诸多矛盾是不允许我们对他进行如此简单的分析。桥上的大型雕塑虽然是以青铜雕塑,但主题却是麒麟和唐狮子。麒麟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传说中的神兽。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功的融入并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明治时代的麒麟已经不再有唐味,而成为可以与西方文化相对立的日本文化的象征。不过,麒麟本无翅膀,日本桥的青铜麒麟却像波斯带翼神兽一样被按上翅膀。正如《麒麟之翼》小说中提到的那样,这对翅膀,被赋于了明治时代日本腾飞的象征意义。另外,青铜麒麟的坐姿,酷似西方恶龙的坐姿,也是这座桥“和西折中|的一大看点。

位于桥两端的狮子像在塑造当初,参考了奈良手向山八幡宫的雕塑狛犬(唐犬、狮子狗,平安时代由中国大陆引进)。但是东方的狮子是不持盾的。当时妻木把欧洲持盾狮子像与传统的唐狮子形象融合,设计完成了现矗立于桥两端的狮子像。狮子所持的盾牌则成为东京都的都徽。这样一座融合了东洋文化与西洋文化的近代代表性建筑,足以令观者体会到那鹿鸣馆时代的光华,以及明治维新之后积极引入西洋文化的时代。

道路元标

根据战前的道路法,日本各个市町村都要在道路的起点设置道路元标,而道路元标的所在地一般就是市政府、县政府等政府机关的设立地点。作为首都的东京市继承了江户时代的做法,将日本桥作为东京的道路元标。虽然现行的日本道路法中没有关于道路元标的规定,不过日本桥中央依然设有着“日本国道路元标”的文字标志,桥两边也设有其复制品。以日本桥为起点的国道有以下7条:

1号国道(终点:大阪市)

4号国道(终点:青森市)

6号国道(终点:仙台市)

14号国道(终点:千叶市)

15号国道(终点:横滨市)

17号国道(终点:新潟市)

20号国道(终点:盐尻市)

(注:这7条国道中实际以日本桥为起点的只有1号国道和4号国道,其他道路均为这两条国道的重复路段)

早在江户时代,那些以日本桥为起点的古老道路的两边就有着鳞次栉比的商铺。随着现代社会地发展,三越、高岛屋等有名的百货商店也都云集在日本桥附近。

文化财产

第19代日本桥于1999年(平成11年)5月13日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家重要文化财产

(建筑物)。日本桥与山口县的锦带桥、长崎县的眼睛桥一起被称为“日本三名桥”。

不过随着日本首都道路建设的步伐,日本桥的旧有景观已经被现代道路所覆盖。2005年(平成17年)12月,以早稻田大学的伊藤滋教授为代表的“创建美丽景观”活动中,日本桥被评选为“百个差景观”(悪い景観百景)之一。而东北大学的助理教授五十岚太郎则以“象征日本土木技术高度发展的首都高速道路比日本桥更具有历史价值”的观点表示对此评选的反对。

鱼河岸

日本桥边上的鱼河岸,在日本桥左手边的桥诘,曾经是一片鱼类销售市场。那里的鱼市是德川家康入府的时候,30多人的渔夫一起来到这边,他们将进贡剩下的鱼在这里进行出售,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日本桥的鱼市被人们所熟知。

日本古老的货币精准的换算成现在的货币价值比较难,但是据一些资料记载,在古代日本的1两=4000文,当时的木工一天的工资是86文,如果这样考虑的话,大概1两=20万日元。一年鱼市运营250天,总共创造1500日元以上的价值,从这个数字上想像一下,就能知道当时江户时代日本桥的鱼市,给日本人的饮食文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地区

由昭和初期的町名变更而来。关东大地震以后,日本桥地区实行了全面的区划整理,并于1928年(昭和3年)

12月开始实行了大规模的町名整理。

日本桥中央地区和北部大部分地区大多以“日本桥○○町”的形式命名,这是由中央区起源时形成的。这一地带最早属于日本桥区,但战后与南面的京桥区合并,成立中央区。合并前的的日本桥区会(其职能相当于区议会)中有很多议员对合并提出异议并要求保留日本桥的名字,因此后来虽然执行了与京桥区的合并决议,但町名仍以日本桥命名。就这样,虽然成立了中央区,但原日本桥区的所有町的名字都保留了下来。在那以后的战后复兴时期中实行的区划整理以及1970年(昭和45年)以后实施的居住表示中,消减了一部分以日本桥命名的町名,并新增了一些新的町名。

旅游及观光

日本桥1-3丁目是东京都中央区地名,位于旧日本桥地区。

・地理位置:日本桥地区西南侧

・河流及桥梁:日本桥川、日本桥、江户桥

・历史:1973年,由“日本桥通”及“日本桥江户桥”两个町合并形成

・观光:日本桥一丁目大楼(COREDO日本桥)、高岛屋日本桥店、丸善日本桥店

・道路:永代路、江户路、中央路、八重洲路

三越百货

三越是从江户时代开始一直走在[流行]的最前端的商店。从三越车站三越主馆站口走出,映入眼帘的就是三越主馆大楼。

1673年,三井高利创建了[越后屋呉服店],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了三越。因为其独特的经商方法和用心制作的商品,使得越后屋逐渐聚集人气,成为现在的大型百货商店。 在三越醒目的10年发展过程中,从商手段上创造了很多[日本之初]。1683年三越开设了兑换店铺,并且开设了明码标价、现金买卖等制度,使得那时江户时代的人们能够买到更便宜的商品。1903年三越开始了日本第一家,送货上门服务。1904年成为第一家股份公司。1914年增设了日本第一台扶手电梯。1927年第一次主办了流行时尚展。

相关

・绘画

《东海道五十三次之内 日本桥》(浮世绘、名所绘) 歌川 广重 作

《木曾街道 续一 日本桥雪后的黎明》(浮世绘、名所绘) 溪斋 英泉 作

・小说

《大番》(1956- 1958年) 狮子 文六 著

《新参者》(2009年)东野圭吾 著

《麒麟之翼》(2011年)东野圭吾 著

《祈祷落幕时》(2014年)东野圭吾 著

・电影

《ALWAYS 续・三丁目的夕阳》(2007年) 西岸 良平 作

《麒麟之翼》 (2012年) 土井 裕泰 作

视频

东京印象系列(04)— 东京地标日本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