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
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代诗人是欧阳修的诗词。

本诗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羁旅诗,描绘早春时候诗人正赶去南方的路上,想起以往在洛阳做官时结识的朋友,看到美丽的早春景物,不由得借景抒情,写了这首诗。衬托出诗人游子的孤独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早春时候,他正在南方去的路上(南征),写了这首诗。

基本信息

外文名称;Early in the south to send friends in Los

作品名称;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欧阳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欧阳修

类型;代简

作品原文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1]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白话译文

楚地的景色,眼睛力所能及看到的何止千里,遥远的路途让行人何其的苦楚。

春日的树木焕发生气,遇见北归的一群群大雁,接待官员的驿站,传来山中鸦鸟的阵阵叫声。春色悄然拂过河边的青草,水面上开着一片槎花。春风吹来,暂且饮上一杯酒,冬去春来新的一年独自思念着远方的亲朋。

词句注释

(1)楚:古代楚国范围很广,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以及四川广西陕西三省的一部分。后来所谓"楚",常常泛指南方的广大地区。

(2)赊:遥远。

(3)芳林:出自《初学记》,是春日的树木的意思。

(4)旅雁 :指南飞或北归的雁群。

(5)候馆:供瞭望用的小楼;泛指接待过往官员或外国使者的驿馆。

(6)槎:槎(chá),木筏,这里指水生植物。

(7)新岁:新年。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赶去南方路上(南征)时借景抒情写下的。

第一句,极目千里,所看到的树色、天色,都在古代楚国的范围之内。远行的人最怕望不到边的路,他所要走的路却正有千里之遥。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我这个在外旅行的人(行人),是多么担忧这遥远的路程啊(何苦赊)! "赊"遥远的意思。在九百多年前,人们出门,最好的交通工具也只是船和马,多数人得靠徒步行走;要走千里路程,可不是一容易的事。知道这情况,这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穷千里",就这样"何苦赊"了。

在古时候,离家远行是很容易产生孤寂的感觉的,第二联正是写这种感觉:走近散发出芳香的树时,正好看到北归的大雁;到了行人宿夜的旅店(候馆),又听到山里的乌鸦乱叫(噪)的声音。雁是一种候鸟,冬天飞到南方,春天又飞回北方,到处漂泊。在外旅行的人,见到大雁,常常会触发自己孤独流浪的离愁。何况这雁在春天又是向北飞,而他却要往南行,这一对比,便更增加了他有家不能归的感慨了。一天走累了,本想在旅店好好歇一下,却又听到乌鸦烦人的叫声,心情怎么能平静下来呢?

走了一段陆路,又改换成水路。第三联写在水路看到的景象:春意已进入到河边的青草,也就是说,青草已经抽芽,长出来了,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水上植物也已经开了花,就在木筏的边上。河边水上的这一派春天景色,倒是很美的,可是作者并没有那种闲情逸致来欣赏这良辰美景;相反地,这美景反而更勾起他的离愁;不能同亲友共赏,再好的景致,也如同虚设呀,所以心情不能平静。他在想什么呢?

最后一联说,迎着春天的东风,喝上一杯闷酒,在这新年到来的时候,我只是想着家乡。逢年过节,一般都要同家人团聚,共贺新春。可是他在新春的时候,还要在外地长途跋涉,哪有心思去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呢?新年只能使他更加想念家乡了。

整首诗被首联的一个"苦"字奠定了基调,以下的景物描写,无不透露出作者的情感来。早春景物虽然优美,可离家远行的诗人没有心思去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相反地,这美景反而更勾起他的离愁。作者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把对亲友的思念以及自己漂泊孤独之情,都借助一杯酒释然自己内心的愁苦。

古诗文鉴赏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2]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3]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4]

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贬谪,仕途不像晏殊那么顺利,对人生命运的变幻和官场的艰险有较深的体验。表现这类情感的词作虽然不太多,但毕竟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以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够用以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他有名的《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更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这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5]

视频

欧阳修(纪录片)

宋词十家欧阳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