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明尼阿波利斯

Go Ahead讨论 | 贡献2019年9月21日 (六) 20:42的版本 (添加{{unreferenced}}标记到条目)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国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位于该州东南部,横跨密西西比河。面积151.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07,207(2014年)都市区人口超过3,459,146 (2013年)。东与圣保罗毗邻, 组成著名双子城,包括附近郊县在内,面积12626平方公里,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一半以上。

目录

简介

在1680年法国探险家到达这一地区之前,这里唯一的居民是达科他苏人。1820年-1825年,美军在此修建斯内灵堡(FortSnelling),刺激这一地区的增长。达科他人为形势所迫,出售了他们的土地,好让从东部来的移民定居此地。1856年,明尼苏达立法机构承认密西西比河西岸,今天的明尼阿波利斯具有镇的地位。1867年,明尼阿波利斯通过合并成为一个城市,这一年连接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的铁路开通,1872年又并入了东岸的圣安东尼市。该市名称「Minneapolis」的命名者是该市第一位学校教师(schoolteacher),他将达科他语中表示水的词「mni」和希腊语表示城市的词「polis」组合成该市的名称。明尼阿波利斯的绰号是“湖城”和“面粉城”。

历史

早期发展 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1821年在密西西比河圣安东尼瀑布附近建立。后移民渐增,在东岸形成圣安东尼村。19世纪中期向西岸发展。1872年两岸居民点合并设市。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为主。19世纪末随着美国向中西部移民开发,大溯区乳用畜牧业和大平原小麦种植业已颇具规模,使地处两大农区之间的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农畜产品加工中心。 二战之后

密西西比河沿岸分布许多大型谷物仓库,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是全国最大的谷物市场之一。亚麻油、乳酪业以及传统的锯木业也很发达。电子仪表、农业机械、运输机械 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很快,在城市工业结构中渐居主导地位。工厂主要分布在市区南部。与圣保罗同为美国中北部地区水、陆、空交通枢纽,商业和金融中心。中央商业区位于密西西比河西岸, 有57层的IDC大楼、尼科莱特购物中心等主要建筑物,沟通街道两边商场的高架风雨廊道为城市独特的建筑形式。文教设施有明尼苏达大学、奥格斯伯格学院等高等学府,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以及美术馆、博物馆和音乐厅等。市内多公园,西南郊湖泊成群,风景优美,有明尼哈哈瀑布等游览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 是明尼苏达州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州东南部,明尼苏达河口附近。为密西西比航线顶端的入口港。东与圣保罗市隔河相望,构成密西西比河上一对著名的双子城。明尼阿波利斯面积142.5平方公里,人口36.8万(1990年)。圣保罗是该州的首府,面积134.7平方公里,人口27.2万(1994年)。两市共同的大市区包括附近郊县在内,面积为12626平方公里,人口约269万,占全州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历史

曾是德国和北欧移民选择定居的目标,素有崇尚自由和创新的传统。当地丰富的水力,促进了木材和面粉工业的繁荣。现又进入了高科技城市的行列。明尼阿在印第安语中是“水”的意思,波利斯是希腊语“城” 的音译,合在一起意为“水城”。密西西比河东的圣保罗的先驱者是法国人,后来大批爱尔兰人和德国人涌入此地。1838年始建,1849年成为明尼苏达州的首府,经济主要依靠奶畜产品加工与河运。 明尼阿波利斯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为主。1899年伐木业臻于极盛。后随着美国向中西部移民开发,面粉业成为主要行业。19世纪通铁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五大面粉公司总部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代工业兴起,城市不断扩展。面粉工业在国内居突出地位,产量仅次于布法罗,市区西部为现代化面粉工厂集中地区。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为世界最大类物市场之一。亚麻油、乳酪业以及传统的锯木业也很发达。电子仪表、农业机械、运输机械等工业也发展很快,在城市工业结构中渐居主导地位。工厂主要分布在市区南部。 1939年明尼阿波利斯环绕着密西西比河上唯一的瀑布——圣安东尼瀑布发展起来。磨坊主自从公元前1世纪就有开始利用水力的传统。在早期,明尼苏达北部的森林提供了伐木业的资源,该市则利用瀑布的水能兴建了17个锯木厂。到1871年,河流的西岸已经拥有23个企业,包括面粉厂、毛纺厂、炼铁厂、铁路机械厂、棉纺厂、造纸厂和刨木厂。到1905年,明尼阿波利斯几乎出产全美国10%的面粉。在生产高峰年份,仅仅华斯本"A"面粉厂一个厂家每天就能生产出足供制造1200万块面包的面粉。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作为城市复兴(urbanrenewal)的一部分,该市将横跨25个街区(占市中心的40%)的大约200座建筑夷为平地,摧毁了GatewayDistrict和MetropolitanBuilding等许多著名建筑。 环境

明尼阿波利斯市内有22个轻盈秀丽的小湖,曲径环湖,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市内还有大小156座公园。中央商业区位于密西西比河西岸,57层的国际开发公司(IDC)大楼和尼科莱特购物中心是该市的主要建筑。站在高层建筑上远眺,到处湖光粼粼,水天相映。新罗曼式的市政厅使人想起欧洲国家的宫殿。湖泊周围的花园洋房,环境优雅宁静,是理想的住宅区。由于明尼阿波利斯地处北方,与中国黑龙江中部属同一纬度,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30~40℃,积雪有时深达2米。为了方便行人,市中心大楼之间架起以玻璃密封的空中走廊,成为“天桥”,总长约五公里。即使是在天寒地冻的数九天,行人也不会受到严寒的侵袭。

明尼阿波利斯也是著名的文化城。设在这里的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1851年)最负盛名,已培养出14位诺贝尔奖金得主。在化学,医学,经济学,物理学等方面它的师资质量之高是全美公认的。其他高等学府还包括奥格斯伯格学院(1869)、邓迪工学院(1914)、明尼阿波利斯工艺美术学院(1886)、金谷信义会学院(1967)、中北圣经学院等。这里还有以演出古典戏剧著称的蒂尤·格思里剧院,它被认为是纽约百老汇之外最佳的剧场。明尼苏达交响乐团与美国最优秀的乐团相比也毫不逊色。施密特音乐中心更在其剧院建筑物外墙上画上一部乐曲的全部乐谱。市内众多的画廊向人们展示了艺术新锐的近作。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陈列了欧洲古典大师们的油画,而沃克艺术中心则显示出现代艺术的风采。

气候

明尼阿波利斯的历史与经济发展都与水密切相关,明尼阿波利斯的水域面积为58.4平方英里(15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恰好位于北纬45°线南侧,该市海拔最低处为209米。 哈里特湖(LakeHarriet)在冬季冰冻,这是冰河撤退时形成的一个湖泊明尼阿波利斯的气候是美国上中西部气候的典型。冬季严寒并且干燥,而夏季温暖,有时炎热,而且常常很潮湿。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明尼阿波利斯属于夏季温暖的湿润性大陆气候。各种天气情况都会在该市发生,包括雪、冰雹、冰、雨、雷暴、龙卷风、雾等等。明尼阿波利斯历史上记录的最高气温为42.2°C(1936年7月),最低气温为-40.6°C(1888年1月)。最多雪的冬天是1983–84年,降雪量达到2.5米。 由于地处美国北部的位置,并且缺少大型水体缓和空气,明尼阿波利斯在冬季经常遭受寒冷的北极气团的袭击,尤其是在12月、1月和2月。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都市区的年平均气温为7°C,成为美国本土年平均气温最低的都市区。

人口

明尼阿波利斯的居民极为多样化,祖先来自五个大洲。在1850年代和186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的新移民来自新英格兰和纽约,1860年代中叶,新移民来自北欧瑞典、挪威和丹麦。后来,新移民来自德国、意大利、希腊、波兰和东南欧。来自俄国和东欧的犹太人起初主要聚居在该市北部,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大批移居到西郊。亚洲裔来自中国、菲律宾、日本和韩国。有2个族群曾经暂时被美国政府重新安置: 1940年代的日本人,和1950年代的印第安人。1970年以后,亚洲裔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从1990年代起,大批拉丁美洲裔人口和非洲难民(尤其是索马里难民)来到该市。 进入21世纪前后,明尼阿波利斯仍然延续了欢迎新移民的传统。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该都市区在国外出生的居民增长了127%。 根据2010年普查,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占63.8%(其中非西班牙/拉美裔白人占60.3%),黑人占18.6%,亚裔5.6%,美洲原住民占2.0%,西班牙/拉美裔(可能之前的任何种族)占10.5%。5岁以下居民占6.9%,18岁以下占20.2%,65岁以上占8.0%。居民中49.7%是女性。 与2005年美国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明尼阿波利斯的白人、西班牙裔、老年人和失业者比重较低,而18岁以上人群和大学程度以上者比重较高。 与2000年相比,该都市区的统计数据趋于离散,改换职业的比例较高,年轻人和白人较多,失业率较低。少数民族在教育方面落后于白人,只有15%的黑人和13%的西班牙裔拥有学士学位,而白人拥有学士学位的比例达到42%。明尼阿波利斯的生活水准仍在上升,收入水平是美国中西部最高的,但是黑人家庭收入的中值($17,000)低于白人家庭。黑人和西班牙裔居民拥有房屋的比例只有白人的一半,三分之一的亚洲裔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经济

主要来源 明尼阿波利斯的经济基础是商业、金融、铁路与公路运输、医疗、工业,以及出版、面粉、食品加工、形象艺术、保险、和高科技产业。工业产品包括面粉、金属、汽车、化工、电子产品、电脑、精密医疗设备机械。 AmeripriseFinancial设在左侧的IDS中心, 右侧是富国银行集团财富500强中有5个公司的总部设在明尼阿波利斯:塔吉特百货公司(TargetCorporation)、美国银行公司(U.S.Bancorp)、可赛能源公司(XcelEnergy)、AmeripriseFinancial和ThriventFinancialforLutherans。列入财富1000强的则有PepsiAmericas、Valspar公司和Donaldson公司。塔吉特百货公司是从尼科尔大道上1902年开设的乔治·戴顿商店发展而来嘉吉食品公司(Cargill)、通用磨坊食品公司(GeneralMills)等公司有时也被认为是明尼阿波利斯的企业,尽管它们是设在郊区。 2005年,明尼阿波利斯在交通问题的解决、医学试验、大学研究与开发经费、工作人口拥有的高等学位、无线局域网的利用,以及能源节约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准。大众科学(PopularScience)将明尼阿波利斯称为美国的“高科技城市”。2006年,明尼阿波利斯在《吉卜林个人理财》(Kiplinger'sPersonalFinance)投票中列为全美最佳居住城市的第2名和年轻专业人士的“最酷7城”之一。 金融商业 双子城地区的年生产总值达到1485亿美元,贡献明尼苏达州生产总值的63.8%,人均收入排名美国第8位。这一地区正在从2000年全国不景气中恢复过来,2005年个人收入增长了3.8%,不过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该年第四季度,该市的就业率回到最高水平。 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及其设在赫勒拿(蒙大拿州)的支行)服务于明尼苏达、蒙大拿、北达科他、南达科他,以及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的部分地区。这是联邦储备银行12个联邦储备区中最小的一个,经营一个全国性支付系统,监督会员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扮演美国财政部的银行家角色。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成立于1881年,坐落在河畔,是硬质春小麦期货和期权唯一的交易所。 1993年美国《财富》杂志将明尼阿波利斯评为具有最佳国际商业环境、最利企业发展的美国十大城市之一。在《财富》杂志列出的500家大公司中,31家的总部设在这里。

艺术

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国第三大戏剧市场,人均拥有的剧院则仅次于纽约市,居美国第二位,拥有TheatredelaJeuneLune、幻想剧团、丛林剧团、混血儿剧团、日蚀剧院、BraveNewWorkshop、明尼苏达舞蹈剧团、TheaterLattéDa,和儿童剧团。1965年,法国建筑师JeanNouvel为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另一个百老汇——格斯里剧院(GuthrieTheater)设计了一座三层舞台的新建筑明尼阿波利斯收购并修复了亨尼平大道上的欧菲姆(Orpheum)、州立和潘特吉斯(Pantages)剧院以及电影院,现在用作音乐会明尼阿波利斯拥有为数一打的大型的艺术、文化、科学与历史博物馆,还有一些较小的美术馆、博物馆,4个大型的芭蕾舞、舞蹈和民间舞团体,以及电影摄制者团体,和无数的戏剧团体。 王子(音乐家)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协会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的南部,建于1915年,是一个巨大的美术馆,其永久收藏达到100,000件。其扩建部分由MichaelGraves设计,完成于2006年,拥有更宽敞的空间,展出当代与现代作品。靠近市中心的沃克艺术中心在2005年将规模扩大了一倍,魏斯曼艺术博物馆(WeismanArtMuseum),由弗兰克·盖里为明尼苏达大学设计,在1993年开放。其扩建部分也由盖里设计,预期在2009年投入使用。王子是一位爵士乐音乐家和一位歌手的儿子,是明尼阿波利斯最著名的音乐后裔。

教育

明尼苏达大学 明尼阿波利斯的公立初等与中等教育系统共招收36,370名学生,学区管理大约100所公立学校,包括45所小学、7所初中、7所高中、8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另类学校、19所契约另类学校(contract alternative school)、5所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等。教育署从州立法机关得到授权,负责制定政策,选择学校负责人,监督学区的预算、课程、人员和设施。在家说90种不同语言的学生们使用英语、苗语、西班牙语和索马里语。除了公立学校以外,该市还拥有超过20所私立学校、学院和大约20所附加特许学校(additional charter school)。 明尼阿波利斯的学院区以明尼苏达大学为主,那里拥有超过5万名在校学生,20个学院。该校成立于1851年,起初是一所预科学校,今天以工程学、应用数学、管理学、卫生学和经济学著称,设有140多个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