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易武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易武镇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地处勐腊县北部,东与老挝交界,南、西分别与瑶区瑶族乡、勐仑镇接壤,北与象明彝族乡、普洱江城市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938.46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易武镇户籍人口为14006人。

西汉时期,属哀牢地;1988年,撤区建乡,易武区改易武乡;2005年,曼腊瑶族乡并入易武乡。2015年,易武乡撤乡建镇。 截至2020年6月,易武镇辖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易武正街79号。

2019年,易武镇有工业企业3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1]

建置沿革

西汉时期,属哀牢地。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于哀牢地设永昌郡。

蜀建兴三年(225年),永昌郡内新增设雍乡、永寿、南涪3县。属车里总管府。

明隆庆四年(1570年),划12版纳,以易武、象明、基诺和整董为一版纳,属车里宣慰使司。

清雍正七年(1729年),江内六版纳实行改土归流,易武改属普洱府思茅厅的倚邦土司署。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把总直接治理。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易武土把总升土千总。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思茅海关在易武设分关。

民国七年(1918年),初易武由设在倚邦的第六行政分局。

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属镇越县,为县治。

1953年,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易武为改设的三版纳之一的版纳易武。

1954年1月,在易武设中心版纳工委(县级)。

1960年12月20日,易武正式将县名改为勐腊县。

1988年,撤区建乡,易武区改易武乡。

2005年,曼腊瑶族乡并入易武乡。

2015年,易武乡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易武镇辖6个行政村:易武、纳么田、麻黑、曼腊、曼乃、倮德,下设7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易武镇辖6个行政村:易武村、麻黑村、纳么田村、曼腊村、倮德村、曼乃村,镇人民政府驻易武正街79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易武镇地处勐腊县北部,东与老挝交界,南、西分别与瑶区瑶族乡、勐仑镇接壤,北与象明彝族乡、普洱江城市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938.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易武镇地处云南高原南部尾端,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原起伏,山势陡峻;南部半山区间峪田盆地,南部熔岩景光奇丽。地形分为山地、坝子。主要山脉有黑水山境内最高点位于刮风寨黑水梁子,海拔2023米;最低点位于回洼村,海拔600米。

气候

易武镇属热带向亚热带过渡性气候,其特点是海拔高差大,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7℃,1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2℃(1976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38℃(2013年3月5日)。最低月均气温12.5℃(2008年11月),最高月均气温30℃(2013年3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5℃,最大日较差12℃(2000年11月15日)。生长期年平均263天,无霜期年平均35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50小时。0℃以上持续期360天。年平均降水量180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98天,最多达112天(2008年),最少为75天(2012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212毫米(200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406毫米(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8月,7月最多。

水文

易武镇境内主要河流有小黑江、朱石河、磨者河、洒代河、勐户河。

自然灾害

易武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等。其中以洪涝为主,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发生在2002年,4次洪涝灾害导致农田、公路、校舍、水利设施被毁严重。

自然资源

易武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铅锌、石灰岩、石盐、黏土等。已开发的有5个矿点正在开采,年开采量7000吨,可采量14万吨,年产量2000吨。

2011年,易武镇有耕地面积42634亩,其中水田面积10780亩;草山面积40.23万亩。

人口

2011年末,易武镇总人口1482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人,城镇化率6.2%。另有流动人口3760人。总人口中,男性7567人,占51%;女性7262人,占49%;14岁以下2332人,占15.7%;15-64岁11361人,占76.6%;65岁以上1136人,占7.7%。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7120人,占48%;傣族3100人,占20.9%;瑶族2500人,占16.8%;汉族2109人,占14.3%。2011年,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4.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7人。

2017年末,易武镇常住人口为17420人。

截至2019年末,易武镇户籍人口为14006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易武镇完成财政总收入68.7万元,比上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3156元。

2019年,易武镇有工业企业3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农业

2011年,易武镇实现农业总产值7064.7万元。

易武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795吨,其中水稻3533.2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橡胶等。2011年,茶园面积4.13万亩,采摘面积2.7万亩,其中古茶园18200亩,新式茶园23144亩;干毛茶产量724.9吨。

易武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65万头,年末存栏22万头;羊饲养量0.03万只,年末存栏0.02万只;牛饲养量0.58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家禽饲养量5.81万羽,上市家禽1.99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53.65吨,其中猪肉43.73吨,牛肉7024吨,羊肉0.12吨;禽蛋1.11吨;畜牧业总产值983万元。

2011年,易武镇有大型农业机械602台(辆)。

工业

易武镇形成以茶叶精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755元,比上年增长28.5%。七子饼茶叶加工制作厂(庄)52家,其中33家取得"QS"认证。乡镇企业总收入9356.8万元。

商贸

2011年,易武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万元,比上年增长2.7%;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6万元,比上年增长2.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85万元,比上年增长3.8%。

金融业

2011年末,易武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9351万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储蓄7679元;各项贷款余额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易武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12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1所,在校生817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48%;初中2所,在校生673人,专任教师4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1%,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易武镇有专业技术机构1个,各类专业人才16人,农村实用人才126人,科技实用技术运用率92%。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易武镇有文化站1个,藏书5629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334平方米;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人。2011年末,卫星直播电视用户1470户,有线电视用户797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5%。

2011年末,易武镇有体育场地24处,篮球场13个,农村篮球队12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易武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医疗点6个。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6%。

社会保障

2011年,易武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8户,人数304人,支出120042元;城市医疗救助3人次,支出1.22万元,比上年减少5.3%;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济2人次,支出0.35万元,比上年减少4.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400人,支出383.52万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9人,支出4.9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3人,支出5.96万元,比上年增长2.6%;医疗救助127人,支出32.25万元,比上年增长5.9%;临时救助114人,支出21.8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5万元,比上年增长13.97%。社会保障参保人数284人,收缴金额20940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易武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10千米,乡村通邮率99.8%。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4个;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60门,固定电话用户350户,比上年减少5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80%;移动电话用户3560户,比上年增加358户,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930户,宽带信息村10个。[5]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易武为傣语地名。易即美女,武即蛇。

风景名胜

易武古镇

易武是一古镇,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距勐腊县城约110千米,距勐醒30余千米,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的山顶上,气候比勐腊和勐棒坝子清凉。

地方特产

七子饼茶

七子茶饼,又称圆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七子饼茶也属于紧压茶,它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外形美观酷似满月的圆饼茶,然后将每7块饼茶包装为1筒,故得名"七子饼茶"。

交通运输

易武镇已形成由公路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站1个,年客运量12362人次,年货运量60245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