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星子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庐山市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省第二个以景区命名的县级市。地处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东与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九江县、德安县、共青城市接壤,北与濂溪区(原庐山区)相连,南与永修县湖洲相接。境域东西宽35千米,南北长52千米,介于东经115°48′—116°10′、北纬29°8′—29°36′之间,城区 南康镇系故南康军、路、府治所在地。

庐山市原名星子县,源于五代十国杨吴大和年间所设星子镇,因镇南湖中有“落星石”而得名。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走势。

2016年5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 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市域总面积913平方千米,辖7镇、3乡、1国营林场、1湿地,2017年常住人口244755人。[1]

2017年,庐山市完成生产总值118.68亿元,财政总收入20.28亿元。

历史沿革

庐山市所属地域在夏、商、周时,隶属扬州。

春秋周景王九年(前536),星子逐渐为 楚国所有。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地归 豫章郡,属吴国(今吴障岭,即吴国屏障之意)。

战国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 勾践灭吴国,故又归 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威王 熊商征讨越国,杀越王无疆。次年,收回原被吴国占去的全部土地。

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庐山地属 九江郡。

汉代,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淮南国 豫章郡,庐山属 柴桑县。

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东吴孙权设 武昌郡, 柴桑属之。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划武昌郡柴桑县、庐州郡寻阳县,设 寻阳郡。

南朝仍循旧制属寻阳郡。

隋文帝平陈,废寻阳郡设 江州,废汝南、柴桑二县,设寻阳县。隋 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彭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江州,改为九江郡,彭蠡更名 湓城。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设江州,立 浔阳县;八年(625年),湓城并入 浔阳。

五代吴杨溥大和年间(929年—935年),于庐山之南立星子镇,派兵驻守。因境内有石(即 落星墩)浮于水面如星,故得其名。南康保大年间,浔阳改名 德化,星子镇归属德化县。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升星子镇为星子县 ,属 江州。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设 南康军,将洪州的建昌(明析安义县)、江州的都昌、星子,统一管辖,以星子县为军治,张南为第一任知军;隶属江南路。天禧四年(1020年),江南路分东、西两路,南康军属 江南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南康军改名南康路,设总管府,隶属江淮行省。不久改归江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西征,进入江西,将南康路改为西宁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名 南康府,隶属江西布政司。

清雍正九年(1731年),南康府属 广饶九南道。自宋至清,星子均属南康。南康军、路、府治均设在星子县。

民国元年(1912年)冬,废除南康府,保留星子县,隶属江西省。民国三年(1914年),江西省划为四道,星子隶属浔阳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星子直接隶属江西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西划为十三个行政区,星子属第三行政区(区驻瑞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划归第五行政区(区驻浮梁)。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江西省减至11个行政区,星子划归第九行政区(专署驻岷山);县府一度驻波阳、都昌等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仍属第九行政区(专署驻武宁)。

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9师进驻星子县城,星子县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星子县属 九江专区(后改称 九江地区)。

1983年7月九江地、市合并,星子县属 九江市。

20世纪80年代起,庐山风景区管理出现一山四治的局面,各自为政,管理混乱。2015年,九江市经过多方调查研究,正式向江西省政府呈报了庐山设市的申请。

2016年5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将九江市庐山区 牯岭镇划归庐山市管辖,以原星子县和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的行政区域为庐山市的行政区域。同时将驻九江市濂溪区赛阳镇的庐山云雾茶场(含剪刀峡景区入口)、庐山茶科所,驻莲花镇的莲花林场,驻海会镇庐山茶场管理范围划入庐山市牯岭镇管辖;将调整后的九江市濂溪区海会镇划归庐山市管辖;将调整后的庐山市 蓼花镇更名为庐山市 星子镇。

行政区划

2016年,庐山市辖9镇牯岭镇海会镇白鹿镇温泉镇星子镇(原蓼花镇)、华林镇蛟塘镇横塘镇;乡:蓼南乡;国营林场: 东牯山林场;1湿地: 沙湖山管理处。庐山市政府驻南康镇紫阳南路45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庐山市地处 江西省北部, 九江市南部。背倚 庐山,面临 鄱阳湖,东与 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 九江县、 德安县、 共青城市接壤,北与 濂溪区(原 庐山区)相连,南与 永修县湖洲相接。介于东经115°48′—116°10′、北纬29°8′—29°36′之间,总面积9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庐山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由高山向大湖倾斜,有山体、丘陵、平地、盆地。按成因有构造、侵蚀、堆积地貌,按动力性质有河湖、冰川地貌。地质学上命名的古元古界“星子群”,是25—18亿年最古老地层,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的地层岩石,在境内均有出露。李四光发现和确定的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包括冰斗、U谷、刃脊、角峰、冰坡、盘谷及羊背石,广布在境内,并被列入庐山世界地质公园。除隘口、华林乡,东牯山林场外,有13个乡镇滨临鄱阳湖。

庐山市境内西北多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8座。其中汉阳峰最高,海拔1473.4米。以汉阳峰为中心,汉阳峰西南、北、东、南群峰环绕;中部为低山丘陵,以丫髻山为中心,丫髻山西北、东北、东南山丘环布;南部有沙湖山。

庐山市东南多丘陵、谷地,无万亩平原大坂。滨湖区夏洪为湖,冬涸为洲的裸露洲地有12万余亩,均在海拔15—20米以下。

气候

庐山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处东亚季风区,气候兼受庐山与鄱阳湖影响。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931.7小时。庐山山南多云雾,日照偏少,庐山垄里冬晴时,上午九时至下午四时,才有太阳照射。气候温和。常年平均气温15.3—17.3℃,庐山山地温度较低,为15—16℃;滨湖区为17.1—17.3℃;西部丘陵为17℃左右。四季降水量不均匀,干湿季明显。庐山南坡降水量随地势增高而增加,年降水量大约为1900毫米;滨湖区年降水量为1360—1510毫米;西部丘陵地区,年降水量为1210—1360毫米。庐山南麓及鄱阳湖滨,易形成云雾,有辐射雾、锋面雾、蒸发雾、土坡雾四类。大风日数多,风速大。受庐山山体及鄱阳湖湖面影响,年平均风速为3.8/秒。八级大风日数平均3.3天,最大风力可达11至12级。冬季多北风、东北风、西北风;夏季常出现偏南风,有时出现龙卷风和龙卷重水。滨湖地区风沙严重。

水文

庐山市的水系分两大块,一是庐山山南及中部丘陵的涧、港水流,二是鄱阳湖过境水流。境内长度在2千米以上的涧港有20条,总长178千米。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五大水系在南部的星子、都昌交界处-老爷庙水域归宗东流。其赣江流经市境约70千米,饶河约8千米,修河及支流杨柳津河约15千米,博阳河自德安入境约18千米,总长111千米 。其中集水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港有:横塘港、长虹港、流澌港、长垄港、垄中港、钱湖港、秀峰港、花桥港、陈家港、虎口冲港。

江西的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五大水系,在市境东南部的扬澜水域交汇,古称“江湖之会”。此外,还有博阳河、杨柳津河,分别从土牛嘴、沙湖山流经市内。庐山市主体湖泊为鄱阳湖的一部分,面积373.38平方千米。夏涨为湖,洪水一片;冬涸为河,枯水一线。星子水文站近百年最高水位吴淞高程22.52米(1998年8月2日);最低水位7.11米(2004年2月4日);最高水温35.8摄氏度,最低水温0摄氏度。

庐山市湖汊众多,有牛轭湖、蚌湖、落星湖、寺下湖等,湖岸迂回曲折,湖岸线长约200千米,还有内陆湖蓼花池。

土壤

庐山市自然土壤有山地草甸土、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红壤、黄棕壤、沙丘及草甸土等七种。农业水田土壤有马肝土田、鳝泥土田、麻砂土田、砂丘土田、湖泥土田、黄泥土田等。农业旱地土壤有马肝土、粉红土、沙丘土、湖泥土、黄泥土和麻砂泥土等。

庐山市境内以红壤为主,红壤呈酸性或强酸性,PH值为4.5—5.5。黄棕壤分布在低残丘陵地区。呈微酸性和酸性,pH值为5.5—6.5。肥力较高,生产性能较好。浅色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8米以下的湖滩草洲一带。砂丘土,分布在沙山一带,植被破坏,风蚀严重。庐山山区土壤以海拔高低依次分布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壤。[3]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庐山市有43万亩鄱阳湖面和沿湖泽畔,湖岸线长220千米,山涧水系发达,庐山诸多峡谷,数十条港涧,总长200多千米,地表水年径流量达5.2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1.6万千瓦。

庐山市年水资源量4.51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6452亿立方米,地下水8591万立方米,地热水136万立方米。此外有鄱阳湖年过境水量149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庐山市境内有花岗石、青石、石英、型砂、高岭土、钾长石等6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优质花岗石储量15亿吨,型砂储量2.8亿吨 。瓷土开采历史悠久,自清康熙年间始即为景德镇瓷业主要原料。驼背岭所产的金星石,用于制作金星砚,誉为“与端歙同辉”。青石储量1.1575亿吨,石英石1660万吨,瓷土183万吨,石灰石1万吨,钾长石集中储藏量350万吨。还有水晶、云母、石煤等。

庐山富氡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植物资源

庐山市有裸子植物9科34属95种,被子植物154科864属2015种。境内原始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南方红豆杉、银杏,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樟、柏木、金钱松、连香树、厚朴、庐山厚朴、鹅掌楸,三级保护植物有天竺兰。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191株,分属22科30余种 。药材有丹参、乳党、肉桂、乌药、勾藤、伏苓等千余种。东部盛产贵重药材蔓荆子,东牯山林场的云雾茶,早在宋代列为“贡茶”。

动物资源

陆地动物:有兽类14种、蛇类8种、昆虫类16种、鸟类38种、家禽家畜类11种、两栖动物11种。

水生动物:鱼类25科118种,虾类6种、蟹类2种、贝类9种。

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 白鹤、 中华鲟、 云豹;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 穿山甲、 江豚、 水獭、 小天鹅、 白额雁、 大灵猫、 鸳鸯、猫头鹰、啄木鸟;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黄鼬、豹猫、三宝鸡、 杜鹃、 灰喜鹊、 大山雀、燕子、小野鸡、野猪、 獾、 斑鸠、石鸡、大鲵。[4]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4755人,其中男性人口125146人,女性人口为119609人,男女性别比为1.046:1;出生人口3423人,出生率14.0‰,死亡人口1496人,死亡率6.11‰,自增人口1927人,自增率7.89‰,净增人口1140人;城镇人口为137357人,乡村人口为107398人,城镇化率为56.12%;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00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23年。

民族

庐山市民族以汉族为主,有 满族、回族、 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52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2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4.96亿元,同比增长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91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7.2:29.6:63.2。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44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4240万元;林业总产值17219万元;牧业总产值23179万元;渔业总产值5220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596万元。

2017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34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7528公顷;小麦播种面积497公顷;玉米播种面积489公顷;豆类面积397公顷;油料播种面积3635公顷,其中油菜籽面积3258公顷;花生播种面积298公顷;棉花播种面积1349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105公顷;糖料播种面积11公顷。

2017年,粮食总产量60513吨。其中稻谷产量49703吨;小麦1338吨;玉米3401吨;豆类1141吨,其中,大豆438吨。油料产量6988吨,其中,油菜籽6214吨;花生674吨;棉花2825吨;糖料279吨;蔬菜22766吨。 

2017年12月底,生猪存栏35103头;全年,肉类总产量8570吨,其中:猪肉产量5883吨。

第二产业

2017年,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21.05亿元;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11.7亿元,同比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26.12亿元,同比增长13.3%。

2017年,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45家,从业人员883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5.3亿元;利润总额11.8亿元。

2017年末,全市三级及以上资质企业2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6亿元,同比增长1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2.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

第三产业

“十二五”期间,庐山市接待游客660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66.2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4.5倍和5倍。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先后获得了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区)等十余项荣誉。温泉旅游度假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示范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1亿元,同比增长13.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6.15亿元,同比增长3.9%;新增固定资产44.98亿元。

商贸和对外经济

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亿元,同比增长13.3%。

2017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出口总额2.13亿美元。

财政、金融

2017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0.28亿元,同比增长8.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19亿元,同比增长9.7%。

2017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91154万元,其中居民存款591722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49490万元。[5]

社会事业

基础建设

2015年,庐山市投入城建资金135.8亿元。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由10.8平方千米拓展到20.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由6.5平方千米拓展到10.8平方千米,城镇化率达到50%。绿地面积从273.7公顷上升到421.2公顷,年均增长10.78%;新建公园、广场9个,公园绿地面积从42.45公顷上升到98.5公顷,年均增长26.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8.2平方米上升到14.83平方米,年均增长16.17%。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园林城、生态宜居城、森林城、卫生城。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36.84亿元,建成县乡道180千米、通组公路220千米,乡镇、行政村通油(水泥)路达100%。九江绕城高速正式通车。完成了105国道改造。蓼温公路、南华公路、苏共连接线、大蓼公路、神灵湖大桥等建成通车。取消了环山公路隘口收费站。开通了城区至东林佛教文化游览区公交。

2016年,庐山市平整土地2400余亩,建成园区路网4.6千米;启动了综合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鄱湖高新科技项目区完成水、电、气配套建设。开展了“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建立“财园信贷通”联审联批机制,为179家企业发放贷款6.66亿元。完成了5.5平方千米老城区规划、峰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8个专项规划、10个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设雨污管26.8千米。完成31个一般自然村新农村“七改三网”工作,惠及农户2277户;推进了海会李社里、温泉钱家墩、白鹿秀峰和万杉等4个中心村建设。完成40千米通组公路建设,沙湖山危桥改造主体竣工;都九二期(庐山市段)基本完工。

维修人行道1550平方米、改造路面3000余平方米,修复城市排涝设施1处、护岸及渠道91处;平毁围堤2座,还湖1300亩,清耕1700亩。关停了环山公路沿线398个花岗石加工企业(点),并拆除134家,完成了近10万件石雕工艺品和20万立方米荒料搬迁;完成环山公路绿化提升一期工程,对温泉高速出口、温泉集镇、105国道红绿灯路口、白鹿集镇、星子北高速出口等五个重要节点进行整体打造。实施湿地生态修复项目36个。完成造林绿化9569亩。

劳动就业

2015年,庐山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5亿元,带动1.068万人就业。购买公益性岗位1990个。依法为7826名劳动者追讨拖欠工资5164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47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215人,城镇就业率达99.6%;购买公益性岗位550个,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为2665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796.7万元。

2016年,庐山市购买公益性岗位1507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32人,新增城镇就业2472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370万元。为1609名劳动者追讨工资1057.04万元。

社会保障

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6元,同比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71元,同比增长8.4%。

2017年,全市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1个,床位数430张;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1394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4129人;参加失业保险89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201061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458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06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828人。

教育事业

星子古称“真儒过化”之地,历代官员都比较重视教育。清光绪以前,学校有私塾、县学、府学、书院几种形式,白鹿洞书院在宋代被誉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清光绪年间,废科举和府县学,书院亦废。南康府创办府立中学堂。后设劝学所,为地方教育机构,这是近代教育的开端。

民国初年,开明绅士纷纷筹资兴办学校。当时撤销劝学所,改设教育局。民国二十年(1931年),普及民众教育,保学、夜校普遍开办。抗日时,市境沦陷,教育衰落。抗战后,创办星子中学。

建国初,接管旧学校,同时开展扫盲运动,提倡群众办学,巩固公立小学。1950年,成立文教科。1971年,学校有所发展,村办小学、社办中学仍大多数滥而无灾。1990年,庐山有小学100所,教职工1333人,在校学生2812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5.6%。普通中学14所,其中初中11所,完全中学3所,教职工661人,在校学生数为9669人。农业和职业中学2所,教职工147人,在校学生数1122人。

2017年,全市共有普通中学15所,小学7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3173人,小学在校学生2392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16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911人,小学专任教师119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51人。

2016年,庐山市共有幼儿园10所。 2016年,庐山市共有高中2所:星子中学,星子县第三中学。

2016年,庐山市共有特殊教育结构2所:星子县特殊教育学校,星子县职工业余学校。

医疗卫生

建国初,庐山仅有1所正规卫生院,乡村有4处联合诊所。1952年,庐山每千人仅有0.5个卫生人员。1990年,有县人民医院等卫生单位29个(其中医院15个)。有卫生人员734人,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3.47人。正规病床由1950的10张,增长至1990年的1129张,病床增长率由每千人的0.1张增至2.18张。

2017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31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03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58人。 科技文化 2017年全年专利授权数34件。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20万册。

资源环境

2017年,森林面积22503公顷;污水处理厂6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3%;垃圾处理站10个;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51天。

通讯用电

2017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9945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10915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7924户。全社会用电量40116万千瓦时,其中居民生活用电量13891万千瓦时。[6]

交通

庐山市交通便利,环庐山一级公路穿越全境,与昌九高速公路、九景高速公路及京九铁路直统,九江绕城高速、都九高速、昌九发展大道贯穿境域。境内三个高速路口互通,距九江庐山机场28千米,距昌北国际机场92千米。离九江火车站32千米,九江港码头35千米,县城有2000吨级货运码头。

2017年,全市公路里程792公里。民用汽车拥有807 辆,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98辆。年末公交车路数9路,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38辆。

历史文化

庐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被称为“人文圣山”。原星子县相传“有星坠湖(鄱阳湖 落星墩)”而得县名,设县已有千余年。千百年来,儒家、佛教、道教文化在此地水乳交融、相互影响,是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学和一千数百年的禅宗兴盛区,是南天师道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所在地,是中国田园诗的摇篮,是中国隐逸文化的典型区域。

庐山历来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古代和近代留下了2500余篇咏庐山诗文,1300帧摩崖石刻。尤其是世界文化名人、中国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生于此、长于此、创作于此,他的《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五柳先生传》和 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 周敦颐的《 爱莲说》、 苏轼的《 题西林壁》、描写放牛娃周桂花的《 一张珍贵的照片》等先后被选入中小学教科书。

庐山市原名星子相传“有星坠湖”而得县名,设县已有千余年。千百年来,儒家、佛教、道教文化在此水乳交融、相互影响,是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学和一千数百年的禅宗兴盛区,是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南天师道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所在地,是中国田园诗的摇篮,是中国隐逸文化的典型区域。与此同时,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同山,多种文化交汇于此,成为独一无二的宗教文化现象。庐山市还是古代经鄱阳湖水路登庐山的主要通道,在古代和近代所有的2500余篇咏庐山诗文中有1800余篇描写星子,1300帧庐山摩崖石刻中有700帧留存星子。2010年西河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其是世界文化名人陶渊明生于此、长于此、创作于此,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放牛娃周桂花的《一张珍贵的照片》等被选入中小学教科书,一县七篇,在江西省乃至全国独此一家。[7]

风景名胜

庐山市有一大瀑布( 庐山瀑布)、两大峡谷( 桃花源、 栖贤谷)、三大名泉(天下第一泉 谷帘泉、天下第六泉 招隐泉、秀峰聪明泉)、四大“国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观音桥、秀峰摩崖石刻、 紫阳堤)、五大丛林( 秀峰寺、 归宗寺、 栖贤寺、 万杉寺、 海会寺)。

仙人洞景区

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 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 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

含鄱口景区

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庐山观日,位于江西省 九江市的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为最佳地点。清晨,只见 鄱阳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一轮红日射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的含鄱岭,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庐山的东南方。

锦绣谷景区

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春时杂英百千种,灿烂如炽,至冬初苍翠不剥,丹枫缀之,亦自满眼雕缋。”四时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

三叠泉景区

是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区26千米。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 山丘型旅游地。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旅游开发,2001年11月经 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秀峰景区

秀峰泛指香炉、双剑、文殊、鹤鸣、行龟诸峰。这里山峰奇秀,风光旖旎, 香炉峰云烟缭绕,飞瀑如练;双剑峰如剑插云霄,凌厉壮观;姐妹峰似姐妹比肩,意趣盎然;鹤鸣峰若仙鹤将鸣,其态栩栩。在“双剑”和“鹤鸣”两峰之间, 开先瀑布共源分流,一为东瀑,形似马尾,故名马尾瀑;一为西瀑黄岩瀑,状若银河,从天而下。两瀑又在青玉峡合流,泻入 龙潭。历代有不少名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作诗题记。

东林大佛(东林寺下院景区)

东林大佛总投资超过10亿元,整体造型吸收了龙门石窟等盛唐佛像优点,是代表当代高水平的宗教艺术精品。整个项目以阿弥陀佛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隐逸文化区、安养区、海会堂、大德精舍区等。建成后将是中国国内唯一一个集修行、弘法、教育、研究、慈善、安老与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国际性宗教与文化交流平台。

观音桥景区

景区以观音桥为中心构成的一个风景区。 观音桥原称栖贤桥,又称三峡桥,为中国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观音桥于北宋祥符七年(1014年)由江洲匠陈氏三兄弟所建。长约24米,宽约4米,单孔横跨于 大汉阳峰和 五老峰之间的深涧之上,以五排同型重各一吨多的花岗岩105块扣砌而成,结构紧密、造型美观,虽经千年、仍紧固如初,被誉为中国南方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白鹿洞书院景区

地处五老峰东南麓,距城区12千米。景区因书院而得名,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史上著名的书院。它以悠久的历史,幽静的环境,宽敞的殿堂,严谨的教规而享誉天下,曾被祟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1959年,白鹿洞书院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

太乙村景区

太乙村景区在含鄱口西太乙峰下,坐落于山南登山古道旁,相传远古道教宗师太乙真人在此修炼成仙。此处海拔在800米以上,有国民党蔡庭楷、 白崇禧、 陈诚等十八位著名高级将领在此修建了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十八幢别墅。境内主要由十八幢别墅遗址、九奇峰、第四纪冰川遗迹、观喜亭、息肩亭、泉槽瀑布、太乙索道等景点构成。

桃花源景区

坐落在庐山最高处的汉阳峰西,名 康王谷,又俗称庐山垄,为庐山三大峡谷之一。由观口山门、回马石、问津堂、忘路谷、桃花溪、 吴官村、康王城、谷帘泉等景点组成。庐山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是中国田园诗歌鼻祖、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传世名作《桃花源记》创作原型地,是世界自然文化名山—庐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桃花源是庐山最大峡谷,全长约7.5千米。东西侧山峰海拔900米以上,谷底紧邻庐山主峰汉阳峰,总面积达1万多亩;桃花源是战国时期楚王宫后裔康王避秦乱而藏身宝地,又名康王谷。

温泉景区

温泉位于庐山南麓金轮峰下,因区内有 庐山温泉而得名,境内有陶渊明故里栗里陶村、 温泉疗养院,归田后醉卧松云、把酒赏菊的 醉石馆;王羲之 鹅池、墨池、玉帘听瀑读书的石屋;朱熹手书醉石;佛教胜地归宗寺、道教胜地的简寂观。[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