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星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星群是中国科技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汉字[2]

名词解释

星群是天文学中出现在地球的天空上的一种非正式星座型态的恒星集团。像星座一样,它们基本上是由一些在相同方向上的恒星组成,但没有物理上的实质关联性,经常在与地球的距离上有着显著的不同。一个星群可以由同一个星座的恒星组成,也可以是来自多个不同星座的恒星。它们主要由简单的形状或少数的恒星构成,使它们的样式很容易辨认,因此对正在学习辨认星座与在观看夜空的初学着特别有用。

背景

即使在民用暮曙光之际,也很容易将各种不同的恒星以点与点结合或棍型的形式连结在一起。基本上星座的编组是任意的,而且不同的文化会创造出不同的星座,但是一些明显的形状则倾向于雷同的造型,像是猎户座和天蝎座。历史上,没有正式的文件,显示星座和星群之间有什么明确的区别。任何人都可以安排和命名恒星的组合,也许是或也许不是通常被承认的组合。迄今,我们自己的星座仍可以追溯至苏美人的的星座。如图1

目前的名单是依据古希腊-罗马的天文学家:亚历山卓的克劳流斯·托勒密(c 85–c 165),他列出的48个星座不仅被接受,并且在长达1,800年间都被作为标准。当星座被认为仅是由恒星组成的构图时,总是可能流传下来的,不在图形中的恒星可以新的群组中担任主角或重新挤压创造成为星座。有两位天文学家约翰·拜耳(1572-1625)和尼可拉·路易·拉卡伊(1713-1762)就曾经试图扩充托勒密的星表。拜耳以托勒密时期就曾经建议过的增列了12个星座图绘,拉卡伊则在古代未曾观测过的天南极附近创建了一些的新星座。他们提出的许多星座都被接受了,剩余下来的星群许多都是过时的,而且阐明哪些是星是属于哪一个星座是必要的。位置的规则在1930年终于确定了,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将全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并且给予明确的界限,其他的群组则都是星群。如图2

季节的标示以北半球为准。在南半球,季节是相反的。等级的数字越小,星星越亮。因此1等星比2等星亮。最明亮的星是1等星,但少数更明亮的星,毕竟数量有限,也有可能是负数的值。

真实的星团是彼此有重力关联的恒星,不是星群。

季节星群

由于偶然的巧合,在四季都有巨大的星群于子夜出现在头顶的附近。他们是由明亮的恒星组成,并且呈现出简单的几何学形状。

春天的标示是室女的钻石,由大角星(牧夫座α)、角宿一(室女座α)、五帝座一(狮子座β)和常陈一(猎犬座α)四颗星组成。将大角和五帝座一以东西向的线段连接,可以和北边的常陈一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成为北天的 春季大三角,另一个三角形则是与南边的角宿一组成;结合这两个三角形就构成钻石的形状。这个钻石曾北纬38°伸展是南纬11°,因为非常巨大而不能一眼就全部看见。形式上,这个恒星的钻石跨越了牧夫座、室女座、狮子座和猎犬座这四个星座。如图3

夏季大三角是天津四(天鹅座α)、牛郎(天鹰座α)和织女(天琴座α),这三颗都是非常容易辨识的1等星。这个三角形标示出银河所在的银河赤道带。

秋季四边形是由飞马座构成的巨大正方形,由室宿一(飞马座α)、室宿二(飞马座β)、壁宿一(飞马座γ)和壁宿二(仙女座α)四颗星组成,代表着飞马的身体。在秋天的夜晚可以瞥见完整的星座。如图4

在冬天的夜晚,可以看见全由全天空七分之二的1等星(21颗中的6颗)组成的冬季大椭圆 ,它们是天狼星(大犬座α)、南河三(小犬座α)、北河三(双子座β)、五车二(御夫座α)、毕宿五(金牛座α)、参宿七(猎户座β)和偏离中心的参宿四(猎户座α)。由于有些扁平,所以称为椭圆比圆形更为恰当。也有些人喜欢称之为冬天六角形。而由大犬座的天狼星、小犬座的南河三及猎户座的参宿四所形成的三角形被称为冬季大三角。这三颗星所形成的正三角形位于天球的赤道上,所以世界各地都可以看见。

举例介绍

毫无疑问的,最著名的星群是大北斗或犁。它是由大熊座的7颗亮星组成的,代表的是熊的后腿和被夸大的尾巴。北斗七星经常都是初学着在北半球的天空中认识的第一个星群。小熊座则除了长尾巴之外,其他的部份几乎根本不会出现,但它的假名:小北斗却广为人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