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映秀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映秀镇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地处汶川县南部,东靠都江堰市,南连漩口镇,西南邻三江镇,西接耿达镇,幅员面积397.74平方千米。

1984年9月,映秀乡改镇。 2019年12月,撤销银杏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映秀镇管辖。 截至2021年5月,映秀镇总户数3081户9029人。 截至2020年6月,映秀镇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政务中心街1号。

2019年,原映秀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2019年,原银杏乡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1]

基本简介

映秀镇镇境内有中央、省、州、县属企事业单位18个,汉族与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各民族共同合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共谋划策。

映秀镇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

映秀镇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800亩,已退耕地4950亩,映秀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由于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农村经济收入面临重大的难题,为了改变现状,摆脱困境,映秀镇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结合镇村实际,在经济发展中狠抓典型走出了一条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路子,是映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结合退耕还林(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映秀在黄家院村种植了黑麦草300多亩,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养羊1400余头。种草养畜的路子在映秀已基本形成。

映秀镇地理

映秀镇气候温和,经专家考察,映秀适宜种植中药材-草本黄连。镇党委、政府领导到彭州进行了考察,并决定在老街村、张家坪村试种草本黄连100亩。此项目3~5年后将处见成效,给全镇经济带来巨大收益。

映秀镇的学校主要有:映秀中心小学和漩口中学(漩口中学是原在漩口镇的漩口中学和以前映秀的映秀中学合并成的新学校,由于修紫坪铺水库,漩口中学没有了,2所学校在映秀中学原地址修的)。

对口支援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对口支援映秀镇,广东对口支援汶川的工作主要是板房的支援安装,而东莞重点对口支援汶川县的映秀镇。据了解,映秀镇将得到6000套板房的支援。据了解,为了在灾区选好地点安装板房,东莞市的技术小组在2008年5月28日抵达映秀镇,陪同当地政府部门选好地址。

石流灾情

2010年8月12日至14日,包括汶川地震重灾区在内的四川多个市州遭遇新一轮暴雨袭击,并导致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灾区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受强降雨影响,四川多个市州出现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其中,地震重灾区绵竹市、汶川县、都江堰市的灾情尤为严重。

13日晚至14日凌晨,汶川县境内突降暴雨,导致映秀、漩口、银杏等多个乡镇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情,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中断,截至14日15时已造成38人失踪,特别是岷江河段形成堰塞湖,将沿江的九寨沟环线、213国道淹没200多米,道路中断,大量人员滞留或被困。

都汶高速映秀段侧山体突发泥石流,岷江改道冲进映秀镇,数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震中生命线再次中断,映秀板房医院被冲毁。

地震灾情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随后几天多次发生多次强烈余震,映秀镇是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到14日下午,仅有2300多人生还,并且有1000余人伤势严重。救援队全力抢修公路,并空降大批人员进行救助。[2]

民生巨变

中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02分报道,今天是2011年5月12号,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日子。我们忘不了,巴蜀大地被一阵剧烈的摇晃撕开了一道伤口,而这道伤口,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痛。

主持人: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汶川,每个炎黄子孙心中都会发出同样的关切与呼唤:汶川,你好吗?记者亲历涅盘重生的映秀镇!

主持人:带着人们的祝福与牵挂,中国之声多路记者重访灾区,用今昔亲身见闻的对比,记录灾区的涅盘重生。北京时间7点--分,依然在恢复重建中的地震灾区迎来了新的一天,我们首先连线此刻正在映秀镇采访的中央台记者白杰戈,当时的震中在两年过后,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白杰戈早上好!有没有到达映秀?

记者:这两天我都在映秀镇采访。前天到映秀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变化很大。我前年春节到过映秀,那时候高速路震坏了,只能走213国道,这次已经有高速公路,快了不少,而且平顺很多。进到镇上,一眼看上去惟一没变的是漩口中学的遗址,只不过这处废墟是被围起来不能随便进入了。周围以前成片的活动板房,都变成了工地,一下子不能跟当时的记忆重合了。不单是我,一起过来的本台四川记者站的沈义平老师,他们经常开车过来采访,也是感觉,每次都不一样。

具体变成什么样呢,镇上还是一个大工地,建设仍然在进行当中,大多数的楼房已经封顶了,在中滩堡村,还有一些外部装饰都已经完成的房子。现代气息当中也融进羌族的风格。为了便于映秀镇的整体重建,镇上居民都是去外地过渡安置,而周边有一些建设快一些的村子,比如新街村,已经是搬进了新居。再一次到映秀,我们也找到了几位老朋友,有我们的同事王亮采访过的,胡建国和马福洋两位老人。已经有人接替他们的工作,他们就在家村子里等待重建,公墓这两天祭扫的人越来越多了,我遇到一对河南郸城来的夫妻,他们的儿子孙魁是阿坝州武警支队的一名战士,地震中在映秀牺牲,当时只有21岁,因为遗体没有找到,他们扫的是空墓。胡建国老人的孙子胡正军,当时是在映秀小学遇难,只有11岁,埋在公墓里,但是没有墓碑。我也找到了遇见过的,漩口中学的邓均彦老师,他是在学校新址的工地上驻守,为了保证安全和质量,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在打地基上,预计七月可以封顶。稍后大约八点半,映秀镇会有地震两周年的悼念活动,我们也会有现场的直播报道。

主持人:好的,感谢白杰戈。听到记者描述的映秀,我们似乎也能看到明朗的晨光里,那座生机勃勃的小城。短短两年的时间,灾区各项重建工作稳步推进,一股重生的力量茁壮成长。[3]

推选新址

映秀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如果把此地的民众全部迁移走了,自然环境得不到治理,还会生出未来若干产权问题,民族和谐等造成新的难题。

建筑

博物馆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关于"把映秀镇建成现代抗震建筑博物馆"的重要指示,阿坝州委、州政府立即研究部署了相关工作。

映秀镇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该镇的恢复重建世界关注。阿坝州委、州政府与广东省对口援建工作组下决心要把震中--映秀镇建好,将邀请上海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中外规划建筑设计和研究单位、大专院校以及国内著名建筑师,全面参与映秀镇灾后重建。

阿坝州坚持依靠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按照用最新的规划理念、最新的建筑材料、最先进的建筑技术、最好的规划设计、最好的施工管理的要求,坚持"不求大、小而美、精致、本色、安全"的基本原则,在建设防灾减灾示范区的基础上,将映秀镇建成现代抗震建筑博物馆。

旅游信息

自驾:都汶高速公路(国道317)玉堂段已与成灌高速连通,可由玉堂出口上都汶公路去映秀;也可经都江堰市区在玉堂进入都汶公路前往映秀。

景点类型:遗址

景点门票:免费开放

景点等级:AAAA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