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风沉醉的晚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现代作家郁达夫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首刊于1924年2月28日《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

《春风沉醉的晚上》 小说叙述了“ 五四”以后一对贫苦沦落的男女青年,同住在上海的一幢贫民窟里,由素不相识到相互关怀、同情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身处厄境不失坚韧意志和反抗精神的烟厂女工陈二妹的形象。

《春风沉醉的晚上》结构严谨精巧,语言质朴,情节自然,层层推进,心理描写细微,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较高的价值。

内容简介

“我”和烟厂女工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我” 因没有职业、工作,孤身而潦倒使她产生了疑惧、戒备心理。但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留心观察后,觉得“我”并不是一个坏人,便消除了对“我”的疑惧、戒备,并对“我”产生了一种信任且依赖的情感。

“我”在她每次上下班时都主动客气地站起来给她让路,为答谢“我”,她便请“我”到其房中吃香蕉,彼此还互谈身世。她以为“我”和她一样,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因而,很同情“我”,并对“我”产生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我” 由于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并只有一件破旧不堪的棉袍,因而,只好白天在阁楼上睡觉,晚上出去散步,并直到黎明。这种反常的生活使她再次产生了对“我”的疑惧——以为“我”在夜里做偷窃一类的坏事,而邮差要“我”拿印章去领装有杂志社稿费汇票的挂号信,又使她的这种疑惧加深,不过,她并没有疏远“我”,反而以一种满含着亲人般情真意切的责备、规劝而又疑惧的眼神看“我”。但在听了“我”的解释之后,她便消除了对我的怀疑和误会; “我”也克制住了因她的“单纯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可思议的感情”,并答应她戒烟; “我”和她也进一步产生了信任和友谊。

创作背景

1922年,从日本归来后的郁达夫,失去了国家提供给留学生的官费津贴,往日的悠闲而又浪漫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他必须依靠自已工作才能维持生活。他也同当时社会上的很多人一样经历过失业的痛苦和颠沛流离的酸楚,至此他才真正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备感生活的艰辛。一家人生存的重担落在他的肩上,他在求职的过程中,在奔走呼号之际,感到了“恶人的世界,塞尽了我的去路”(《茑萝集自序》),对社会的认识也就愈发深刻。

他直接参与生存竞争,接触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创作视野比以前开阔了,创作题材较之从前也更丰富、更多样,除继续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家庭生活外,他把眼光投向更底层、更凄惨的人们,受侮辱和损害更深的小人物,《春风沉醉的晚上》属于这类作品。

人物介绍

“我”

“我”是一位生活无着的穷知识分子,为生活所迫,住进了贫民窟中一个窄小破旧的阁楼里。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同样被生活压迫的烟厂女工。由于有着共同的生活处境,对现实有着强烈的不满,他们相识后很快从相互同情,发展到相互关怀、体贴。

陈二妹

陈二妹是一位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具有朴素的阶级反抗意识的下层女工的形象。17岁的女工陈二妹,在一家小烟厂做包烟工,她每天从早到晚,要站在机器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有时还要被迫加班,得到的报酬却十分低微,除了吃饭,根本不够付房钱和买衣服。由于她的父亲去世,她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工厂的管理人便总想乘机戏弄她。

作品评价

现代文学评论家,教授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这篇小说描写一对为贫穷所困的男女,主要要表达的是人道主义的意味,但也写出人遇到纯洁的人,欲念会化除。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郁达夫新论》:宛如……着墨不多的朴实逼真的素描,轮廓上,线条洗练,传神处,笔触细致。……形象的现实主义意义,足以同鲁迅、叶绍钧笔下的人物相媲美。……坚实的简练线条形成对照,作品里的抒情段落,却浓墨重彩,渲染铺陈,不仅占据主要的画面,而且控制着小说的节奏,制约着气氛的起伏。[1]

参考文献

  1. 春风沉醉的晚上 | 东张西望 ,腾讯网202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