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昭觉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昭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5公里,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称,在唐贞观年间(627-649)改为佛刹,名建元寺,宣宗时赐名“昭觉”。宋崇宁年间(1102-1106)佛果克勤(宋高宗赐号圆悟禅师)说法于寺,复名昭觉。南宋绍兴初年,敕改昭觉为禅林。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规模宏大,林木葱茏,为成都著名古刹之一。1983年,昭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是四川重点佛教寺院。昭觉寺,也是我国重点的佛教活动场所,不仅有川西“第一丛林”之称,更有川西“第一禅林”之誉。

中文名称 昭觉寺

地理位置 成都市成华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08:00~17:00

门票价格 免费

美 誉 川西“第一禅林”

周围景点 成都动物园

宗 教 佛教

修建年代 唐朝贞观年间(627-649)

现任方丈 慈青和尚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四川省成都市

建议游玩时长 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历史沿革

昭觉寺在汉朝是眉州司马董常的故宅,宅号“建元”。唐朝贞观年间,初名“建元寺”。唐宣宗时赐名“昭觉”。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唐代高僧、禅宗曹洞宗传人休梦禅师任建元寺住持,他兴工构殿,扩建寺庙,并奉旨改寺名为“昭觉”。休梦禅师在昭觉寺住持23年,他言峻机悟,启人思维,曾应召为僖宗说法,僖宗赐他紫磨纳衣三事,龙风毯一件,宝器盛辟支佛牙一函。五代十国时,战乱迭起,昭觉寺仅存“房舍五间,田土三百廛”。后殿堂衰颓,寺庙荒芜。

寺内住持

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蜀献王迎接智润禅师任昭觉寺住持,并扩建寺庙。据清代李羽中霭《重修昭觉寺记》记载:“明蜀献王又拓之,周围墙垣缭绕七百余丈,绀殿绮云,金身撑汉,以致藏阁僧廊,诸天佛祖,莫不宏丽俱备。”崇祯十七年(1644年)毁于兵火。清代高僧破山和尚发起重建,并开荒种田,植树造林,修筑石堰7.5公里。清康熙二年(1663年),丈雪法师在此结茅禅居,筹款重建,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圆觉殿、天王殿、金刚殿、说法堂、藏经楼、八角亭等殿宇,重塑佛像,迎请佛经,恢复丛林大观。康熙十二年(1673年),佛冤法师任昭觉寺住持,又继建先觉堂、御后楼、五观堂,客堂、钟鼓楼及寮房300余间。

建筑格局

昭觉寺位于成都市二环路外动物园背后的青龙场,与成都动物园相连,据老人们说动物园当年都是寺庙的一部分,可见昔日寺庙的壮观[1] 。“第一禅林”便是现昭觉寺的大门。原来有着“昭觉寺”匾额的大门紧邻动物园,游客反而很难注意到。昭觉寺整体布局非常完善。中轴线由大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两侧是观音阁、御书楼、石佛殿(涅槃堂)、大师殿(御书楼)、先觉堂、钟楼、鼓楼、普同塔院、圆悟禅师塔、禅堂、客堂、僧房、斋堂、放生池等等,穿过宽敞的林荫道,便是八角亭,之后是第一座大殿“天王殿”。天王殿内供奉弥勒佛、四大天王像等。天王殿前的石桥最为古老,应该是所存不多的历史遗迹。大雄宝殿内供奉着汉白玉雕塑三身佛像。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三身佛两旁侍立着阿难、迦叶立像。大殿两侧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大雄宝殿外有个著名的所在,叫做“树包碑”。这是棵有着千年树龄的大树,在这大树的里面包有一个石碑。据说当年昭觉寺的道魁祖师所留遗偈,“树包碑,椰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后来全部应验。因此这个树包碑便成了寺内的佛法应验处。圆通宝殿造型是昭觉寺独有的,属于寺内标志性建筑。藏经楼里有众多年代久远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经书,这是不对外开放的。

主体建筑

昭觉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先觉堂、圆觉堂、御书楼、观音阁、涅槃堂、藏经楼和圆悟禅师墓园等,是西南地区规模最为宏大、壮观的寺院之一。寺内殿堂内留有不少寺内僧人自撰的赞诗:聚沙亭在寺南三里聚沙桥侧,明蜀藩建[2]明代丈雪禅师有《聚沙亭》诗:“镇日风和太古弦,声前常见万峰攒;沙浮水面人初集,雨洗芙蓉露未干。径引小桥天上下,亭高半月锁琅歼;呼童漫把霜花叶,瀹茗炊成诗一联”;涅盘堂,堂广五楹,朴雅古洁,为诵经之所。清代归一大禅师有《涅盘堂》诗:“生死关头定不讹,伊谁解脱涅盘过;化身西向弥陀国,幻影南无法会罗。舍利子兮皆若是,须菩提也意云何;去来如果全滑灭,极乐随缘自在乡”;说法堂,堂广五楹,规模阔大,为方丈说法之所。归一大禅师《说法堂》诗赞曰:“功德庄严佛殿庭,法堂说法响雷霆;何须树下跏趺坐,便可阶前仔细听。诠到无言花雨异,传将有相石头灵;宗门演教应如此,郑重从来戴典型”。

视频

昭觉寺:成都最大,而且是全国重点寺庙!寺庙好壮观,我们去看看有什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