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陀狗娃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普陀狗娃花

普陀狗娃花(学名:Heteropappus arenarius Kitam.)是桔梗目菊科狗娃花属植物,主根粗壮,木质化,基生叶匙形,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径2.5-3厘米,基部稍膨大,有苞片状小叶,冠毛在舌状花的短鳞片状,管状花冠毛刚毛状,淡褐色,瘦果倒卵形,浅黄褐色。

  • 中文名普陀狗娃花
  • 拉丁学名Heteropappus arenarius Kitam.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 族紫菀族
  • 属狗娃花属
  • 分布区域浙江(普陀)
  • 组狗娃花组

形态特征

二或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平卧或斜升,长15-70厘米,自基部分枝,近于无毛。基生叶匙形,长3-6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圆形或稍尖,基部渐狭成1.5-3厘米长的柄,全缘或有时疏生粗大牙齿,有缘毛,两面近光滑或疏生长柔毛,质厚;下部茎生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及上部叶匙形或匙状矩圆形,长1-2.5厘米,宽0.2-0.6厘米,顶端圆形或稍尖,基部渐狭,有缘毛,两面无毛或有时在中脉上疏生伏毛,质厚。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径2.5-3厘米,基部稍膨大,有苞片状小叶;总苞半球形,直径1.2-1.5厘米;总苞片约2层狭披针形,长7-8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渐尖,有缘毛,绿色。舌状花1层,雌性,管部长约1.5毫米;舌片条状矩圆形,淡蓝色或淡白色,长1.2厘米,宽2.5毫米;管状花两性,黄色,长4毫米,基部管长1.3毫米,裂片5,1长4短,长1-1.5毫米,花柱附属物三角形。

冠毛在舌状花的短鳞片状,长约1毫米,下部合生,污白色;管状花冠毛刚毛状,多数,长3-3.5毫米,淡褐色。瘦果倒卵形,浅黄褐色,长3毫米,宽2毫米,扁,被绢状柔毛。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边沙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浙江(普陀)。日本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狗娃花属植物大多数具有清除瘴气,减轻炎症等功效,用于治疗流感,麻疹,猩红热和血热等疾病,是中国的传统中草药。[1]

下级分类

狗娃花组 Sect. Heteropappus

假马兰组 Sect. Pseudocalimeris (Kitam.) Tamamsch.

所有物种

阿尔泰狗娃花 H. altaicus

普陀狗娃花 H. arenarius

青藏狗娃花 H. bowerii

华南狗娃花 H. ciliosus

圆齿狗娃花 H. crenatifolius

无舌狗娃花 H. eligulatus

拉萨狗娃花 H. gouldii

狗娃花 H. hispidus

砂狗娃花 H. meyendorffii

台北狗娃花 H. oldhami

半卧狗娃花 H. semiprostratus

鞑靼狗娃花 H. tataricus

模式种

狗娃花 H. hispidus 一或二年生草本,有垂直的纺锤状根。茎高30-50有时达150厘米,单生,有时数个丛生,被上曲或开展的粗毛,下部常脱毛,有分枝。基部及下部叶在花期枯萎,倒卵形,长4-13厘米,宽0.5-1.5厘米,渐狭成长柄,顶端钝或圆形,全缘或有疏齿;中部叶矩圆状披针形或条形,长3-7厘米,宽0.3-1.5厘米,常全缘,上部叶小,条形;全部叶质薄,两面被疏毛或无毛,边缘有疏毛,中脉及侧脉显明。头状花序径3-5厘米,单生于枝端而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长7-10毫米,径10-20毫米;总苞片2层,近等长,条状披针形,宽1毫米,草质,或内层菱状披针形而下部及边缘膜质,背面及边缘有多少上曲的粗毛,常有腺点。舌状花约30余个,管部长2毫米;舌片浅红色或白色,条状矩圆形,长12-20毫米,宽2.5-4毫米;管状花花冠长5-7毫米,管部长1.5-2毫米,裂片长1或1.5毫米。瘦果倒卵形,扁,长2.5-3毫米,宽1.5毫米,有细边肋,被密毛。冠毛在舌状花极短,白色,膜片状,或部分带红色,长,糙毛状;在管状花糙毛状,初白色,后带红色,与花冠近等长。花期7-9月,果期8-9月。

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西北部及东北部各省,也见于四川东北部(城口、巫山、万县)、湖北安徽江西北部浙江台湾。生于荒地、路旁、林缘及草地。海拔达2400米。也分布于蒙古、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朝鲜及日本。

此种多变异,包括许多的变种及变型。舌状花冠毛有时全部为白色的膜(Aster hispidus var. heterochata Franch. et Savat.)有时部分短膜片状,部分长糙毛状(Aster hispidus var. merochaeta Franch. et Savat.)但在同一株上有时也可见到这些变异。舌状花的舌片有时较短或不存在(var. disciflorus Komar.),产于我国东北部,但不常见。舌片有时蓝紫色且短(var. decipiens (Maxim.) Komar.)。

另一方面,此种由于植株的发育状态不同,曾经被视为不同的变种,如:有时茎较低,数个丛生于根颈,叶较小而植物全部被密粗毛(Aster hispidus var. microphyllus Pamp.)见于湖北及安徽;有时茎数个簇生于根颈上,而植物较大, 全部近无毛(Heteropappus pinetorum Kom.),见于我国东北及河北,常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种(Ta mamschan, 1959);有时植物全部近无毛或被疏毛(H. hispidus var. elongatus Novopokr., in Sched.),分布于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及我国东北。有时茎高大,多分枝,株物全部近无毛,头状花序较大,见于四川东部及陕西东南部。这些变种与原变种之间常有逐渐的变异而不易区别。

通常 H. decipiens Maxim. 被视为本种的异名,但据 Voroschilov, 此植物的头状花序在舌状花开展时径约4-5(6)厘米,舌片经常存在,全部舌状花有发育的冠毛,分布于苏联远东地区,在我国东北也有。

H. hispidus Less. var. pinetorum Bar. et Skv. non H. pinetorum Kom. 可能是本种的一个发育变型。[2]

相关研究

该属常被合并于紫菀属中。据德国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莱辛认为狗娃花有些物种的舌状花有极短的冠毛;是与紫菀属区别特征,但紫菀属的少数种也有此特征。日本植物分类学家田村道夫把冠毛同形的紫菀属的一个组的一些种也合并入此属。美国植物学家勒德洛·格里斯科姆指出狗娃花属管状花花冠裂片4短1长而呈两唇状,较长的裂片超过其它裂片约1毫米(有些物种达到花冠全长的五分之一),与紫菀属的管状花花冠裂片有基本区别。

参考资料

  1. 狗娃花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1]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