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暖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暖锋是天气学一个名词术语。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就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暖锋多在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大多与冷锋联结在一起。暖锋过境时,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与冷锋相对。暖锋比冷锋移动速度慢,可能会连续性降水或出现雾。

暖锋的坡度较小,约在1/150左右。暖锋中暖气团在推挤冷气团的过程中缓慢沿锋面向上滑行,滑行过程中绝热冷却,当升到凝结高度后在锋面上产生云系,如果暖空气滑行的高度足够高,水汽有比较充足,锋上常常出现广阔的、系统的层状云系。典型的云序为: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云层的厚度视暖空气上升的高度而异,一般可达几千米,厚者可到对流层顶,而且距离地面锋线越近,云层越厚。暖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雨层云内,多是连续性降水。降水宽度随锋面坡度大小而有变化,一般300-400km,暖锋云系有时因空气湿度和垂直速度分布不均匀而造成不连续,可能出现几千米甚至几百千米的无云空隙。

暖锋下面的冷气团中,由于空气比较潮湿,在气流辐合和湍流作用下常产生层积云和积云,如果从锋上暖空气中降下的雨滴在冷气团中蒸发,使冷气团中水汽含量增多并达饱和时,经扰动会产生碎积云和碎层云。如果饱和凝结现象出现在锋线附近的地面层时,将形成锋面雾。

夏季暖空气不稳定时,可能出现积雨云、雷雨等阵性降水。春季暖气团中水汽含量较少时,可能仅仅出现一些高云,很少有降水。

在我国明显的暖锋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层结稳定的暖空气在锋面上缓慢滑升,绝热冷却而形成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排列规则,通常称为暖锋云系,云底大体与锋面斜度符合,云顶近于水平。离锋线最远的卷云和卷层云,厚度最薄,由冰晶组成;中部为高层云,厚度逐渐增厚,顶部多为冰晶组成,主体部分为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靠近锋线的雨层云的厚度最大,其顶部由冰晶组成,中部为过冷却水和冰晶组成,下部由水滴组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