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曾国藩被石达开打败后,为何获得重大升迁?有道行的人不会吃亏

曾国藩被石达开打败后,为何获得重大升迁?有道行的人不会吃亏

曾国藩被石达开打败后,为何获得重大升迁?有道行的人不会吃亏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

[1]

在晚清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的身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他在和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每次失败,不仅未受到朝廷的惩罚,还每次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升迁。

曾国藩的这种待遇,让官场上的很多人羡慕。当时,有很多人都因为抵抗太平军不力,不是被革职,就是被问罪。

可曾国藩为何每次都能安然无恙,自始至终得到朝廷的信任呢?

这和曾国藩熟悉官场文化,懂官场运作有极大关系。总之,有道行的人,不会吃亏。

被石达开打到投水自尽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45岁的曾国藩奉命追击太平军,并进入了江西鄱阳湖地区。

太平军的统帅是年仅24岁的翼王石达开,他是太平天国的创始人之一。

曾国藩带领湘军进入江西后,打了多次胜仗,不仅士气大振,而且也变得骄横起来,根本没有把年轻的石达开放在眼里。

在曾国藩的眼中,石达开就是一个“铜臭小儿,毫无知识”。

可是,石达开虽然年轻,但在太平军中威望很高,他不仅是当时的武术大师,还是一位军事奇才。

曾国藩进入江西,在控制了长江上游后,决定攻下九江。

九江是长江上的军事要塞,按照曾国藩的部署,只要拿下九江,就可以直捣太平天国的老巢金陵了。

可是,石达开很快就识破了曾国藩的意图,将活动在九江和鄱阳湖周围的太平军全部调集过来,足足有两万余众。

虽然在兵力上,太平军要稍微少于湘军,但石达开却充分利用曾国藩瞧不起自己,而且湘军势头正旺的优势,趁机利用,让位于鄱阳湖内湖的太平军在和湘军水师的交锋中,且战且退,将湘军水师引诱到鄱阳湖深处。

此时,天色已晚,湘军水师精疲力尽,无力返回,只好在鄱阳湖内找了一个港湾停泊休整。

石达开见曾国藩的湘军水师中计后,在鄱阳湖的湖口架起了两座浮桥,阻挡了湘军水师返回和外面救援的路线,并对湘军水师发起了总攻,导致鄱阳湖中的湘军水师战船几乎全部被毁。

同时,没有了湘军水师的护卫后,石达开命令太平军在月黑风高的时候,潜入湘军大营,用喷筒火炮猛烈地烧湘军战船。

曾国藩毫无准备,自己的战船也被太平军攻入,不得不跳江自杀,幸好被身边的侍卫救起,才保全性命。但曾国藩船中的所有文件,以及皇帝赏赐的黄马褂、佩刀等,全部落入太平军手中。

这一仗,曾国藩的湘军水师几乎被全部被摧毁,而且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了黄梅、广济等4座城池。

此次失败,被曾国藩喻为人生中的最大耻辱。败回到南昌城后,曾国藩开始一边收集溃部,一边向朝廷请罪,等待朝廷的责罚。

湘军损失惨重,作为主帅的曾国藩难辞其咎,不过,他不仅未受到朝廷责罚,还获得了升迁。

曾国藩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后来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咸丰四年发布《讨粤匪檄》。 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目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