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国藩:摆脱逆境,耐性和能力都不重要,懂得处理技巧才是人上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曾国藩:摆脱逆境,耐性和能力都不重要,懂得处理技巧才是人上人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

[1]

晚清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不断获得升迁的能力,很多人的身上都具备,可为何有些人不会运用,而且越学越糊涂呢?

这就是技巧问题,在曾国藩的为官实践中,当他身处逆境,每次快速摆脱时,靠得都不是耐性和能力,而是技巧。懂得处理技巧的人,才是人上人。

我们通过曾国藩刚刚创建湘军时,在和太平军作战的一次重大失败案例中,看他如何摆脱逆境,获得升迁。

遭受重大失败

曾国藩组建湘军后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导致他投水自尽3次,但都被身边的亲兵救了起来。由此可以想象,他受到的挫折有多大。

这次失败,跟曾国藩的盲目自信有关。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44岁的曾国藩出任湖南团练大臣仅仅一年多时间,就拥有了水陆湘军万余人,这在当时的团练队伍中,不仅规模大,而且实力也比较雄厚,在取得几次小小的胜利后,曾国藩信心大增,开始规划更大的胜利。

这年春天,太平军的西征大军大肆进入湖南,并很快攻下了湘潭和靖港,对长沙虎视眈眈。

太平军蜂拥而来,湖南官场震动,而曾国藩作为湖南的团练大臣,手中兵强马壮,守土有责,于是命令手下大将塔齐布带领湘军主力,前去收复湘潭,以阻挡太平军西征的步伐。

可是,湘军的主力部队刚刚离去,长沙城里的很多乡绅大户就找到了曾国藩,并给他提供了一个假消息:靖港的太平军只有三百人,只要有一支小股部队,可轻松取得靖港。

长沙城里的乡绅大户怕太平军攻入长沙,将他们的财富掠走。因此,除了给曾国藩资助粮饷外,还四处给湘军提供情报,都怂恿曾国藩带兵去攻打靖港。

此时的曾国藩也是踌躇满志,觉得太平军都是一些没有文化的人带领,根本不懂兵法,也为了稳定长沙城里老百姓的恐慌,缓解太平军围困长沙城的被动局面,决定带兵去攻打靖港。

靖港之战,是曾国藩组建湘军以来,首次亲自带兵出征,他调集了40艘战船,800湘军,悄悄向靖港驶去。

曾国藩的水师战船才组建几个月,很多都是新兵,都没有上阵杀敌的经验,但曾国藩认为从兵力上,就胜太平军一筹,加上水师的武器装备精良,克服靖港,只在弹指之间。(写作不易,欢迎付费阅读,支持正版)

曾国藩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后来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咸丰四年发布《讨粤匪檄》。 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