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国藩47岁被剥夺兵权后,总结出一条做人道理,让朝廷又怕又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曾国藩47岁被剥夺兵权后,总结出一条做人道理,让朝廷又怕又爱

曾国藩47岁被剥夺兵权后,总结出一条做人道理,让朝廷又怕又爱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

[1]

曾国藩在和太平军的作战过程中,有过被剥夺兵权的经历。正是这段经历,让已经47岁的曾国藩明白了一条道理,做人必须通达。尤其是在官场上,唯有通达才能获得更大的升迁。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湘军走出湖南,进入江西和太平军作战后,曾国藩就一直陷入郁闷之中。他的郁闷不仅来源于朝廷的多疑,更是来源于地方官员对湘军的歧视和排挤。

清朝时期,由于巡抚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一省的军、民、刑、吏以及财政大权,此时的曾国藩虽然是兵部侍郎,但到了江西地头后,也不得不忍受江西巡抚陈启迈的打压。

陈启迈气量狭小,觉得曾国藩带领湘军到了江西后,也必须听从他的指挥和调遣,因此,对曾国藩和湘军将领指手画脚,稍有不从,就以不拨付粮饷来威胁。

可当时和太平军的战事非常激烈,曾国藩为了完成剿灭太平军的大任,拒绝听从陈启迈的调遣,从而彻底惹恼了江西的地方官员。

按照朝廷给予曾国藩的权限,湘军出省作战,所需粮饷为就地筹集。为了不受制于陈启迈,曾国藩只好上奏朝廷,由他自己想办法来为湘军筹粮饷。

曾国藩当时采取了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是向商人抽税。由于得到了朝廷的允许,江西地方官员虽然无法阻挡,但却也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也向商人抽税。

这就导致很多商人无法经营,直接破产。曾国藩看到此场景后,果断放弃了这个办法。

二是向地方乡绅劝捐。这本来是湘军起家的一个老办法,可到了江西后,根本行不通。只要是曾国藩的湘军看上的乡绅,地方官员不是不准其捐钱捐粮,就是将乡绅扣押起来。

曾国藩采取的这两个办法,本来可以缓解湘军的粮饷问题,可由于地方官员的阻挡,让湘军举步维艰,常常连饭都吃不上。

曾国藩忍无可忍,上奏朝廷,列举了陈启迈的几十条恶劣行为,朝廷最终虽然将其革职,但新上任的巡抚文俊也处处与曾国藩作对,让曾国藩无计可施。

文俊是蒙古镶黄旗人,行伍出身,一直在清朝的正规部队旗营、绿营工作,从骨子里就看不起曾国藩,觉得他的湘军就是乌合之众,是一群地方武装罢了。

熟悉官场文化的曾国藩知道,这是朝廷故意为之,其目的就是怕曾国藩的湘军太过于壮大,从而利用手中的兵权,威胁到朝廷的权力。

曾国藩只好忍气吞声,等待新的机会到来。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初,由于太平军内部发生火拼,被曾国藩抓住机遇,一举荡平了江西、湖北境内的大部分太平军,朝廷的威胁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除。

这年2月27日,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突然去世,曾国藩闻之噩耗后,带着自己的弟弟火速回家奔丧守孝。朝廷乘机剥夺了曾国藩的兵权。

曾国藩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后来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咸丰四年发布《讨粤匪檄》。 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