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拼音:shuò)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战国金文 ,阴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最初古人是以新月初现为一月之始。天文观测进步后,人们通过观测日的视运动来计算“朔”。每月农历初一,月球恰好运行到与太阳黄经相等的时刻,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这时的月相叫“朔”,又称新月。由于“朔”为一月之始,所以“朔”也引申出“初始”等义。又由于“朔日”是看不见的,因此“朔”也引申出“幽暗”之义。后来把“北方”“北风”等也称为“朔方”“朔风”等等。[1]

[]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部】 朔·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6 古文:𣍮 《唐韵》所角切。《集韵》《韵会》《正韵》色角切,并音槊。《说文》:月一日始苏也。《白虎通》:朔之言苏也。明消更生,故言朔。《书·舜典》:正月上日。传:上日,朔日也。疏:月之始日谓之朔日。《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也。《礼·玉藻》:听朔于南门之外。 又《仪礼·大射礼》:朔鼙。注:朔,始也。 又《礼·礼运》:皆从其朔。注:朔,亦初也。 又《玉篇》:北方也。《书·尧典》:宅朔方曰幽都。传:北称朔。疏:朔,北方也。舍人曰:朔,尽也。北方万物尽,故言朔也。 在甲骨文及早期的金文中尚未发现“朔”字,可以证明,“朔”字的出现是较晚的事情,大约在战国时期。金文“朔”写作图1,小篆将“月”移至“屰”右部。“朔”在造历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朔日”又无月相,肉眼看不见,古人无法凭借对月球的直接观测来确定,只能根据月满时日推算而得知。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说:“一月之始谓之朔日,或谓朔月。”据此,大致可以说,至少西周时代就已用“朔”为每月之首日。 关于“朔"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说解的:“月一日始苏也。从月,屰(nì)声。”“从月屰声”的构形,“月”为形符,说明“朔”字的意义类属与月相关,这很清楚;“屰”是“逆”的初文,此处是否为声旁,各学者意见并不一致。有学者作了这样的解释:“(朔日)从地球上看不见月光,渐渐小亮直到满月全亮,月光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按逻辑是顺;从满月全亮又慢慢亏缺,直到看不见一点月光,月光由多到少,由大到小,由有到无,按逻辑是逆。屰是逆的初文,故朔字用作声符表示月相的逆行变化。”不过月亮绕地球公转,周而复始,空间上无起点也就无终点,方向上无所谓“顺”也就无所谓“逆”(屰),“朔”与“屰”之间的意义联系不明显。

金文中的“朔”字之用有二:除用作“朔日”即月初一之日外,也用作“朔方”,即北方之义,与后世文献相同,铭文有“穆穆鲁辟,徂省朔旁(方)”金文中,“逆”字也用作“北方”。对“朔”字的“北方”之义,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说:“此义源于西周时期之‘逆’。”又于“逆”字下云:“考梁十九年鼎‘朔旁(方)’,字已作‘朔’,则典籍之用字实始自战国。‘逆’者,相对也,背也,反也,以南为正,则北称‘逆’矣。故‘逆’为本字,而‘朔’者假字。”“北方”之义的“朔”,是否为假借字,可再讨论,但其与“逆”字的用法能够相通,是“朔”也应当有“不顺”“逆迎”之义,从“屰”得声亦从“屰”得义。 如果再从月相的形成过程来看。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有两次是与地球、太阳同处在一条直线上,这两次的月相分别叫做“朔”“望”,也许正因为此,阴历月也叫“朔望月”。同处在一条直线上,“朔日”之时的月亮,所处的是地球与太阳之间,从站在地球观测月相的角度说,这时地球上的人们观测月相是逆着太阳光的;而“望日”之时的月亮虽也与地球、太阳同在一条直线上,但它所处的是地球的外侧,而这时的地球则是处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因此,从站在地球测月相的度说,地球上的人们是顺着太阳光来观测月相的。这一“逆”一“顺”,既是语言上的反义词,又是月相观的上的正反方向。《周礼·天官·宰夫》“万民之逆”贾公彦疏:“逆者,向上之言。”《周易稗疏·数往者顺》也说“自上而下谓之顺,自下而上谓之逆。”月亮总是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的。如果从月亮面对地球的角度来说,月亮那光亮的半球,在“朔日”与“望日”这两天亦正好是一反一正:即“朔日”之时的月亮,其光亮部分是“背”(反)对着地球的,而“望日”之时的月亮,其光亮的半球是“正”(顺)对着地球的。月亮上的这一“反”正好与地球上的一“逆"一“顺"相吻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