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朝门口(曹光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朝门口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朝门口》中国当代作家曹光雄的散文。

作品欣赏

朝门口

这是一个奇怪又庄严的地方。

村前的石板路和与之相伴而行的水圳,依傍着屋墙,走到这个地方,突然向外拐了一道平缓的大圆弧。之后,才又继续拉直,顺着一大溜屋墙边往前走了。这圆弧所在位置,留下一块宽大的缺口,宛如青砖黑瓦的村庄磕掉了两颗黄板门牙,朝向东南方向视野最为深远的田畴和天际起伏如笔架的山峦。

这地方叫做朝门口。那时让我小脑袋不解的是,这里并没有门,也没有房屋,只是一块空空荡荡的坪地。不过这坪地倒是有点特别:村前的石板路从这里分了岔,撇过坪地,再拐一个直弯,进入了村里的巷子;这一段圆弧形的水圳上面也盖了青石板,将村前石板路与坪地连为一个整体。这穿坪而过的石板路两侧,长了几棵大柏树和大苦楝树。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这段石板路毎隔不远便有一道青石门槛,仄而长,比拳头略高,两端是脸盆大的圆石墩。这些石墩和门槛,如此密集和光滑,是我此生唯一所见。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我都没有搞明白,这地方为何是这般模样?

每天从早到晚,这里都聚集一些得了空闲的人,老人,青壮年,孩子。孩子自然是追逐玩耍。成年男子则拢着手站立的多,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题,比如哪个地方雷劈死了一个不孝的媳妇哪里的大柳树已经成了精怪,哪个村庄风水好出了个大官,哪个人昨晚走夜路看到鬼火了……吃饭的时候,这些人三三两两地散去。也有住在附近的,端了一碗饭来,边吃边搭上一腔两腔。若是夏秋晴朗的日子,这树底下的石墩上,肯定都坐满了大人和孩子。

朝门口还立有几个大小不一的青石方墩,常被人移来移去,村人叫器子,最重的说是有三百斤,是用来练臂力的。器子两个宽面上端,对称凿有一方小斜孔,里面紧嵌着一拳宽的小木棒。提器子时,双手抓握木棒,两臂和前胸贴着石面,蹲着马步,身子略微后仰,猛然爆发用力,将器子提离地面,甚至走上几步。年轻气盛的男子,聚在这里,总会经不住激将,提器子,比试力气谁大谁小。

[1]

作者简介

曹光雄,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