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树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木树镇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北部,东部与湖南省花垣县隔河相望,是一个边区乡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1公里,国土面积78、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3个社区,62个自然寨,133个村民小组,4383户,22398人。[1]

建制沿革

原为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乡,2015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木树乡设立木树镇。

行政区划

木树镇下辖22个行政村。

22个行政村为:木树村、虎渡村大屋村龙塘村、木池村、小木村、满高村、底易村、独科村、杨家村、冲头村、向家村、石花村、克麻村、河边村、盆杠村、治坞村、美意村、潮水村、独科村、滥泥村、梅子村、阳六村

地理环境

木树镇距县城31公里。全镇公路通车为50公里,移动通迅网络覆盖92%以上的村。东邻湖南省花垣县民乐镇,南连世昌乡,西接长兴堡镇,北抵迓驾镇,地貌类型属丘陵低山区,平均海拔490米。

全镇有耕地765.9公顷,林地1116.01公顷,牧地2767.18公顷,水域用地113.5公顷,未利用地656.4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9%。境内有河流2条,一是松江河,经木树镇河段约20公里;二是石龙河,全长约8公里。[2]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地貌类型属丘陵低山区,平均海拔490米。矿藏主要为汞和硫化锌主,其次有锰、铁、钒、铅、锌、磷、大理石、石灰岩等8种。锰矿矿体厚度一般为2-3米,最厚5-6米。还有斑墨玉和带白玉大理石,据地质部门勘查取样检验,其抗压强度、光洁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出口标准。

水能资源

年发电量2550万度,多数地下水为优质泉水,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有的泉水还达到了生产国际饮水的标准。境内有河流2条,一是松江河,经木树镇河段约20公里;二是石龙河,全长约8公里。年平均气温16.3℃,年降水量1414mm,有效积温5139℃,年均日照时数1209.9小时,无霜期292天,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林业资源

木树镇是松桃主要林区,境内林地面积占山地面积的80%以上,全镇森林覆盖率为35.4%。在林区,有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植物如蕙兰等近十种,全镇林业用地1443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0.44%,其中有林地1002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0.77%。全乡有经济林407公顷,以油桐、油茶林为主;有竹林90.8公顷,占森林面积的2.08%。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全镇有耕地765.9公顷,林地1116.01公顷,牧地2767.18公顷,水域用地113.5公顷,未利用地656.41公顷。

人口民族

木树镇聚居着苗族、汉族、土家族、侗族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1.8万的85%。[3]

经济

农作物以稻谷、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辣椒和柑桔为主。反季节蔬菜、烤烟、花生、大豆;林业经济主要有:金果林、柑桔、杨树、中药材。主要工业有:锰粉加工、电解金属锰、发电、锻烧石灰、烧制砖瓦,生产粉条。2007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281万元,其中一产3102.5万元,二产975.5万元,三产1203万元;粮食总产量3698吨;财政总收入完成11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3万元,农民纯收入实现9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有新发展。教育加大巩固“两基”工作力度。年末全镇有中小学10所,教学设备达标率为100%,学生人均拥有图书6.4册,在职教师135人,其中公办老师85人,代课老师50人;在校学生2555人,8所学校安装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入学率为95.8%,初等教育完成率95.6%,初级教育完成率为81.52%,小学毕业率为100%,初中毕业率为97.1%。15-50周岁人口,非文盲率为97.4%。完成卫星电视“村村通”工程12座。建成移动寻呼基站3座,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镇92%以上的村。全年共免疫运转6次,脊灰强化免疫2次,乙脑免疫一次,脊灰、百白破、麻苗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达98.3%、97.2%、98.6%,年末有乡级卫生院1个,床位4张,卫生技术人员4个,村级卫生室22个,基本能够医治农村常见病,能完成每年卫生部门下达的预防任务。新建的门诊楼和住院部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以加大宣传力度作为切入点,以妇检为突破口,以突死角死面、女扎为重点,以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进行大规模的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活动。2007度,全镇完成“四术”任务857例,征收社会抚养费7.38万元,计划生育率为92.4%,人口出生率10.3‰,人口自然增长率8.4‰。全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4]

历史文化

1980年6月文物普查时,曾在木树虎渡口采集到的磨光石斧及夹沙红陶片,经省博物馆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文物遗物,这看出木树这片土地,早在1万年至4千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木树镇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苗族绝技“上刀山、下火海”享誉全国,风靡海外,傩堂戏,花鼓戏、苗歌对唱等深受人们喜爱,流传甚广,虎渡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木树汛碑以及修建于光绪年间的石龙河桥都具有旅游开发潜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