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木油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木油桐

学名:Vernicia montana,为大戟科油桐属下的一个种。[1]

英名:Mu Oil Tree、Wood Oil Tree

日名:カントンアブラギリ

别名:油桐千年桐广东油桐皱桐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金虎尾目 Malpighiales

科: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属: 油桐属 Vernicia

种: 木油桐 V. montana

植物特征

油桐属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有时雌雄同株异花序,树高可达20m,原产中国华南各省及中南半岛。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枝条无毛,散生突起皮孔。叶阔卵形,长8-20厘米,宽6-18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心形至截平,全缘或2-5裂。裂缺常有杯状腺体,两面初被短柔毛,成长叶仅下面基部沿脉被短柔毛,掌状脉5条;叶柄长7-17厘米,无毛,顶端有2枚具柄的杯状腺体。(中国植物志)

花序生于当年生已发叶的枝条上,雌雄异株或有时同株异序;花萼无毛,长约1厘米,2-3裂;花瓣白色或基部紫红色且有紫红色脉纹,倒卵形,长2-3厘米,基部爪状,雄花:雄蕊8-10枚,外轮离生,内轮花丝下半部合生,花丝被毛;雌花;子房密被棕褐色柔毛,3室,花柱3枚,2深裂。核果卵球状,直径3-5厘米,具3条纵棱,棱间有粗疏网状皱纹,有种子3颗,种子扁球状,种皮厚,有疣突。

花期4-5月。结果期5-10月。[2]

生活运用

应用

早期由先民引进栽培,以采子榨取桐油为目的,后来逸出山林繁殖生长,造成桐花赛雪的“五月雪”美丽景象。雄株雄花序每序花朵可达上百朵,雌株雌花序仅数十朵,因此栽培选雄株更具观赏价值。

树高大耸立、叶片宽阔且木材松软,因此不耐台风侵袭,仅适合于市区公园或庭园等与其他树木群植或选较避风处种植观赏。

知识

可产桐油的油桐属植物有三种:

一种为日本油桐Vernicia cordata,华人地区罕见栽培。中国普遍种植两种>

一种是种植三年即可开花结实的油桐Vernicia fordii(俗称三年桐),虽然开花结实早,但树木早衰寿命短。

一种则以华南为主产地的木油桐。

台湾普遍栽培95%以上都是木油桐(俗称千年桐)。两者形态近似,果实外表不同,油桐果实外表光滑,木油桐果实有皱褶。

药用植物

【药用部位】 以种子、花、叶、根入药。

【采收加工】 种子: 秋季采摘,收集种子,晒干。叶: 夏、秋采。根: 四季可采。花: 4月收集脱落的花。

【性味功能】 叶: 味苦,性寒,有毒。种子: 味甘,性寒。根: 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种子: 消肿解毒,拔脓生肌,吐风痰。花: 清热解毒,生肌。

【主治用法】 用于哮喘,癫狂,白浊,疮疖,痰火颈疬。根: 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湿气水肿,风湿筋骨病。花: 烧烫伤。叶: 疮疡癣疥。叶: 用量25-50克。根: 内服: 6-12克,水煎或炖肉服。叶: 外用: 适量,鲜叶捣敷。花: 外用: 适量,浸植物油内备用。[3]

种植条件

日照环境 : 全日照温暖且湿润的山林环境,干燥地生长不良。

供水排水 : 根系可适应潮湿与干燥,耐风抗盐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土壤介质 : 湿润土壤介质为适合。

肥料供应 : 每季施用一次长效性综合肥料。冬季落叶期可修剪树冠内的细弱枝,因为花芽分化于落叶期,因此不宜过度缩短修剪树枝,以免开花受到影响。

繁殖方法 : 采用播种法。

注意事项 : 由于种子不耐久储,于秋季采收掉落的果实后立即取出,可于冬季或春季即进行播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