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通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木通属(学名:Akebia Decne.),为毛茛目木通科的一属植物。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日本和朝鲜)。日本木通为日本所特有,长序木通仅间断分布于广东北部湖南南部福建和台湾中部等狭小区域,而五叶木通和三叶木通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如中国,日本朝鲜

木通属落叶或半常绿木质缠绕藤本。花单性,雌雄同株同序,多朵组成腋生的总状花序。分布于亚洲东部,已知有4种,中国有3种及2亚种 。该属大部种类的根、藤和果实均作药用,果味甜可食。

形态特征

落叶或半常绿木质缠绕藤本。冬芽具多枚宿存的鳞片。掌状复叶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具长柄,通常有小叶3或5片,很少为6-8片;小叶全缘或边缘波状。 [1] 花单性,雌雄同株同序,多朵组成腋生的总状花序,有时花序伞房状;雄花较小而数多,生于花序上部;雌花远较雄花大,1至数朵生于花序总轴基部;萼片3(偶有4-6),花瓣状,紫红色,有时为绿白色,卵圆形,近镊合状排列,开花时向外反折;花瓣缺。雄花:雄蕊6枚,离生,花丝极短或近于无花丝;花药外向,纵裂,开花时内弯;退化心皮小。雌花:心皮3-9(12)枚,圆柱形,柱头盾状,胚珠多数,着生于侧膜胎座上,胚珠间有毛状体。 肉质蓇葖果长圆状圆柱形,成熟时沿腹缝开裂;种子多数,卵形,略扁平,排成多行藏于果肉中,有胚乳,胚小。

生长环境

五叶木通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喜湿润的黄壤或砂壤土。多生长在海拔50~1200m的山地灌丛、林缘和沟谷中。

分布情况

中国地区主要为华北、华南北部、东南沿海以及长江流域各省市。五叶木通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及长江流域;三叶木通和白木通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长萼三叶木通分布在甘肃文县、四川石棉县。在地理区域上,三叶木通靠北,白木通靠南,在四川东北部、湖北西北部和河南西南部有重叠分布。

主要价值

本属大部分种类的根、藤和果实均作药用,有消炎解毒、利尿除湿镇痛及通经之效。果味甜可食,也可酿酒;种子可榨油。 [2] 木通属植物作为药用早在公园8世纪左右陈世良的《食性本草》中就有记载,历代应用,均无毒性记载。 木通属植物为缠绕性木质藤本,攀援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叶、花、果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果肉营养丰富,可鲜食或加工,在园林绿化和城市垂直绿化方面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于2009年木通肾毒性的报道主要是由马兜铃科关木通含有的马兜铃酸及其内酰胺引起的。木通属植物根茎中富含齐墩果酸、皂苷、鼠李糖苷、豆甾醇、β-豆甾醇等药用物质,根入药能补虚、止痛、止咳和调经;茎藤入药有解毒利尿、行水泻火舒经活络及安胎之效;果实入药能疏肝健脾、和胃顺气、生津止渴并有抗癌作用。果味甜可食,也可酿酒;种子可榨油。

模式种

木通Akebia quinata(Houtt.) Decne. 落叶木质藤本。茎纤细,圆柱形,缠绕,茎皮灰褐色,有圆形、小而凸起的皮孔;芽鳞片覆瓦状排列,淡红褐色。掌状复叶互生或在短枝上的簇生,通常有小叶5片,偶有3-4片或6-7片;叶柄纤细,长4.5-10厘米;小叶纸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圆或凹入,具小凸尖,基部圆或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青白色;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每边5-7条,与网脉均在两面凸起;小叶柄纤细,长8-10毫米,中间1枚长可达18毫米。伞房花序式的总状花序腋生,长6-12厘米,疏花,基部有雌花1-2朵,以上4-10朵为雄花;总花梗长2-5厘米;着生于缩短的侧枝上,基部为芽鳞片所包托;花略芳香。雄花:花梗纤细,长7-10毫米;萼片通常3有时4片或5片,淡紫色,偶有淡绿色或白色,兜状阔卵形,顶端圆形,长6-8毫米,宽4-6毫米;雄蕊6(7),离生,初时直立,后内弯,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钝头;退化心皮3-6枚,小。雌花:花梗细长,长2-4(5)厘米;萼片暗紫色,偶有绿色或白色,阔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2厘米,宽8-15毫米;心皮3-6(9)枚,离生,圆柱形,柱头盾状,顶生;退化雄蕊6-9枚。果孪生或单生,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直径3-4厘米,成熟时紫色,腹缝开裂;种子多数,卵状长圆形,略扁平,不规则的多行排列,着生于白色、多汁的果肉中,种皮褐色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8月。 [3]

保护现状

这些地区人类活动频繁,分布区植被破坏严重,种群被分割、隔离,居群大小急剧下降,在许多地方都处于受胁状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