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士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士光
出生 1939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地理学家


朱士光 (1939年4月15日 ) 汉族,湖北武汉人。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国古都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学科评审组成员等学术职务。

主要著作

论文专著

⒈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⒉朱士光,唐亦功.西北地区丝路沿线自然地理环境变迁初步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9⑹,615-619

⒊朱士光.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之特点及其与保护古都风貌之关系.中国古都学会主编《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324-338

⒋朱士光.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植被变迁.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2⑷,79-85

⒌朱士光.汉唐长安地区的宏观地理形势与微观地理特征.中国古都学会主编《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83-95

⒍朱士光.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一),19-43

⒎朱士光.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农业考古,1991⑶,84-92

⒏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29⑶,35-42

参编著作

《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国都城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代表性论文

《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一辑;

《论大西北地区开发建设中的大环境保护问题》,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第26卷第2期,1997年6月;

《汉唐长安城的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1期,1998年3月。

人物评论

朱士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我所尊崇的人生信条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所奉行的治学格言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他在70年的人生履历中,也在践行着这两句话。

朱士光生于抗战时期,1958年考入中山大学自然地理专业,1963年进入北京大学,师从侯仁之先生学习历史地理学专业,矢志不移。1982年,他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工作,先后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过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与历史城市地理等课程。在科学研究方面,朱士光多年来一直以历史时期环境变迁与古都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1999年,年过花甲的他担任了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其参与编绘的《西安历史地图集》,主编的《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古都西安丛书》都在业界引起广泛好评。2006年退休后,他并不休息,欣然接受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托的“清史·生态环境”研究项目。

“人生历练七十载,他阅尽人生,却宽厚待人。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其对事业的执著让同龄人为之感叹。”这是民进陕西省委副主委董家蕙对朱士光的评价。在昨天的研讨会上,到场嘉宾对朱先生评价使用最多的话就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精神、卓越的学术成就”。

先生的“亲密战友”侯甬坚这样评价他:“在学术研究领域,他作风民主,与人为善,有求必应,乐意交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得到了同事、朋友、学生们和各方面的尊敬。他为人谦和,擅于扶持新人新作,曾为很多青年学者写过著作序言和书评,让人感动。”[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