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宝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宝钿

图片来自中国时报

出生    1914年1月1日

逝世    2009年11月25日

母校    哈佛大学北平协和医学院

曾担任   台北护专校长

朱宝钿(1914年1月1日-2009年11月25日),广东人护理师公共卫生学家、台北护专校长,推动台湾公共卫生,第十二届医疗奉献奖得主。1948年取得哈佛大学公卫硕士,回台重返公卫领域。1958~1984年,任省立台北护专教授、教务主任及校长,七十岁退休。“国际护士节”这个节日是由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校长朱宝钿在国际提议,并获全球认同。[1]

生平

  • 初中时在寄宿学校,十几个同学睡在一间大寝室里,因交叉感染,一到晚上同学咳嗽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后学校新聘的公卫护士建议校方在寝室两旁加装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并添购不少医药设备,使得同学恢复健康。此事让朱宝钿决定投入公共卫生。
  • 1938年,朱宝钿从北平协和医学院(今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系和燕京大学医护预科毕业,投入推动乡村公卫。抗战期间,她加入中央卫生实验院,负责壁山县公卫教学区的建立。
  • 1948年,朱宝钿取得哈佛大学公卫硕士。
  • 1949年来台湾时,她见到护理人员都是医院自行训练的护佐,一点地位都没有,甚至还要帮著烧饭、洗衣、服侍医生、开门扫地的。她先到桃园县复兴乡和新竹县推广公卫工作,并负责主持各地护校学生分组前来实习家庭访视的训练课程。
  • 1956年,她协助妇工会成立妇女之家,指导妇女保健、推展下乡服务,演话剧、办卫生展览会,办托儿所及各类家庭卫生活动。
  • 省立台北护专成立后,朱宝钿在当时校长徐蔼诸的邀请下,出任该校教授兼教务主任。
  • 1958至1984年,她在该校先后担任教授、教务主任及校长的职务,七十岁左右退休。该校用的公共卫生护理教科书就是她编写。
  • 当时护专位在万华的内江街,朱宝钿带领学生主持当地环境清洁工作。她回忆当时居民并没无盥洗用具要分开的观念,全家人会共用脸盆、毛巾,使得砂眼、肺结核、寄生虫就在家人间相传。当她带著实习公卫护士挨家挨户访视时,碰到无力购买毛巾的贫户,就教他们将旧衣服或床单撕开,逐一缝上家人的名字区别。访视时,有产妇即将临盆,她便跟著学生充当起助产士,帮忙接生,并示范如何照护新生儿。假日时,她组织母亲会、儿童会等社区活动,以说故事或游戏,进行生活化的卫教。
  • 朱宝钿当校长时因没有架子,被护专学生私底下昵称为“宝宝校长”。台东圣母医院副院长陈良娟是朱宝钿的学生,她说朱老师力行“无缺点主义”,希望预防缺点,如发生错误也当及时补救,并不二过,但朱宝钿对人很好,很容易原谅他人。朱宝钿也会拿钱资助学生深造,如动拿自己积存的美国股票给林寿惠出国念书,交代万一钱不够,就把股票变现应急,然而后任护理学会理事的林寿惠始终没有动用这笔钱。
  • 朱宝钿多次担任中华民国护理学会理事长职务,历任第九届、第十届、第十六和第十七届理事长。
  • 朱宝钿终生未婚,2009年11月25日去世。

荣誉

  • 1975年5月12日护士节,在台北市省立护专礼堂与林邓璐德等人接受资深优良护士表扬。
  • 1989年5月12日护士节,卫生署长施纯仁颁发三等卫生奖章。
  • 2002年4月27日,获得第十二届医疗奉献奖。

视频

朱宝钿-淡定自在 爱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国际护士节 源自台湾护理鼻祖朱宝钿,中时新闻网,2010年11月26日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