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景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景文
国籍 中国
职业 法学家

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背景

  • 1979-1982,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法学硕士;
  • 1996-1997,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法学院富布赖特高级访问教授(Fulbright,美国富布赖特项目);
  • 1999.10-12,荷兰莱顿大学欧洲中心高级访问教授(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
  • 1998-2008,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暑期班讲授“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aw",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onstitution"


研究领域

法理学、法社会学、比较法学、法律与全球化、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

社会兼职

1.中国法学会理事;

2.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

3.国际社会哲学和法律哲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

4. 中国立法学会常务副会长

荣誉奖励

1. 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构、特色和趋势》获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 2010年《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3. 2009年《中国诉讼分流的数据分析》获的司法部第三届法学教材和科研成果一等奖;

4. 2009年《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5.2008年《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6.2008年《法理学》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7.2006年《法社会学》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8.2006年《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9.2002年《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0.2002年《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1.2002年《法理学》获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2.1997年《法理学》沈宗灵等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3.1996年《比较法导论》获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成果奖;

14.1992年《法学基础理论》与孙国华等人获国家教委二等奖;

代表性成果

著作

  • 2013,Research report on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d., 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 2013,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2: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主编,[1]
  • 2012,中国法律法制报告2011:走向多元化的法律实施,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1,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0:中国立法60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报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比较法总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法社会学(第二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8,法理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7,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6,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6,跨越国境的思考——法理学讲演录,[2]
  • 2006,法理学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法律和全球化——实践背后的理论,主编,[3]
  • 2002,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主编,法律出版社
  • 2001,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99, Final Report for Institutionalizing Legal Training in China(中国法律培训制度化研究报告),submitted to the Asia Development Bank,by IDLI,Shen Yuanyuan,Zhu Jingwen
  • 1996,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主编,[4]
  • 1994,现代西方法社会学,法律出版社
  • 1986,法的一般理论,翻译,[5]
  • 1996,中国社会发展报告(1994-95),法制部分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文

  • 2013,比较法研究中的中国法,法学研究(3)
  • 2013,关于完善我国立法机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0)
  • 2013, 法治基础的系统性思考,人民论坛(403)
  • 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构、特色和趋势,中国社会科学(3)
  • 2011,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s Structure, Feature and Trends,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Vol. XXXII, No.3. August 2011
  • 2011,法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应用、局限及其克服,法学研究(6)
  • 2011,提高立法质量与科学理发民主立法,光明日报2-24
  • 2010,全球化是非国家化吗?法制与社会发展(6)
  • 2010,在法理学争论背后——什么是人民大学的特色,法学家(4)
  • 2010,Trend and Retrospection of Legalizatio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Vol.5No2,June 2010
  • 2009,Date analysis of flow of litigation into different channels in China,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Vol. III, No.1
  • 2008,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分析,法学研究(5)
  • 2008,中国诉讼分流的数据分析,中国社会科学(3)
  • 2008,中国法律发展的理论反思,合著,法学家(1)
  • 2007,中心与边缘——法律发展的全球视角,《新视野》(1)
  • 2007,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和古罗马的行省制度,《法学杂志》(3)
  • 2006,服务大局与“法学家的幻想”,《法学家》(6)
  • 2006,当代中国立法中的法律移植,《法理学与法史学》(10)
  • 2005,关于立法发展趋势的几个问题,《法学杂志》(6)
  • 2005,欧盟法对东亚的意义,《新视野》(1)
  • 2005,法律是一种规则政治,《学习与探索》(5)
  • 2004,lega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judicature: employing foreign law in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Autume 2004.
  • 2004,法治中的悖论,载夏勇等主编《法治与21世纪》,[6]
  • 2004,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载孙国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金融出版社
  • 2004,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政治思想工作研究》(6)
  • 2004,国内司法中运用外国法的比较法思考,《法学》(1)
  • 2004,解决争端方式的选择——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新华文摘》(1)
  • 2003,解决争端方式的选择—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
  • 2003,国际标准和中国法律改革,2003年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年会宣读,《法学家》(3)
  • 2003,法治和关系:是对立还是包容——从韦伯的经济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的理论谈起,2002年香港亚洲法哲学大会宣读论文,《环球法律评论》2003/春季号
  • 2003, 关于律师职业发展的几个问题,2002年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基地“法律职业共同体研讨会”宣读论文,载张文显等主编:《司法改革报告: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
  • 2003,言论自由及其界限,2002年爱尔兰中国-欧盟人权对话会议发言,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 2003年2月24日
  • 200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条铁则,《北京日报》2003年2月13日
  • 2002,“法律和全球化——实践背后的理论”研讨会纪要,《法学家》(6)
  • 2002,2001年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第1期
  • 2002,由前苏联法学界的一场争论谈起,《法学家茶座》(1)[7]
  • 2001,全球化和中国法制的回应,《法制与社会发展》第4期;
  • 2001,欧盟法对法律全球化的意义,《法学》第12期
  • 2001,从比较法、法社会学到比较法社会学,《环球法律评论》第1期;
  • 2001,中国共产党与比较法的发展,《法学家》第3期;
  • 2000,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aw-making in the PRC, in Jan Michiel Otto, and others, Law-Mak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gue, Nether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 2000,法律全球化:法理基础和社会内容,《法理学论丛》第2卷;
  • 2000,关于法理学向何处去的几点意见,《法学》2000年第1期;
  • 2000,关于立法的公众参与的几个问题,《浙江社会科学》第1期;
  • 2000,欧盟法性质的法理学思考,《人大法律评论》2000卷第1辑;
  • 2000,法律全球化:法理基础和社会内容,《法制现代化研究》(第6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0,中国立法的公众参与,《法理学与比较法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1999年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第1期;
  • 1999,世界与中国框架中的比较法,《新视野》第4期;
  • 1999,Formalization and Informalization of Law:On the Strategy of Legal Development in China,《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
  • 1998,关于法律和全球化的几个问题,《法学》(3);
  • 1998,法律和全球化的理论启迪,《检察日报》7月20日第3版;
  • 1998,关于比较法社会学的对话,合著,《比较法研究》(1);
  • 1996,法治是一个历史范畴,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制出版社;
  • 1996,法制建设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法学评论》增刊,
  • 1996,中国立法发展趋势,《法律文化》(日文)第1期;
  • 1996,中国法律适用发展趋势,《法律文化》(日文)第2期;
  • 1996,中国法律职业发展趋势,《法律文化》(日文)第3期;
  • 1996,中国法学教育发展趋势,《法律文化》(日文)第4期;
  • 1995,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评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中国法学》(4);
  • 1995,法制发展的内在矛盾,《探索与争鸣》第7期;
  • 1995,关于法制和法治的几个问题,《中外法学》(5);
  • 1994,Comment on Functional Comparison,1Asia Pacific Law Review;
  • 1994,关于法和法律意识的几个理论问题,合著,《中外法学》(6);
  • 1994,关于法律关系的概念的几个问题,《中国法学》第3期;
  • 1993,从规范的比较到功能的比较,《法学家》第2期;
  • 1993,论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当代法学》第3-4期;
  • 1993,认真对待意识形态——批判法学对德沃金法学的批判,《外国法译评》(4);
  • 1993,法制建设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合著,《政治与法律》(1)
  • 1992,对“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之我见——兼论改革与法制不矛盾,合著,《法学》(11),
  • 1991,法和现代化:两种对立的理论解释,《比较法研究》(2)
  • 1989,当前美国法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
  • 1989,对传统法律观的挑战——美国批判法律研究和中国法学理论更新的比较,《比较法研究》(4)
  • 1986,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原则的体系,《法律学习与研究》(3)
  • 1985,论法的社会公共职能,合著,《浙江法学》(3)
  • 1982,试论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合著,《法学研究》(5)

代表性项目

1. 法治评估创新及其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2-)

2. 中国法律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发展报告系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标志性项目(2010-)

3.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法学会十大专项重大项目(2010-2013)

4.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2004-2007);

5.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重点项目)(2002-2006);

6.WTO和法律全球化研究(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基地教育部重大项目)(2003-2006)

7.比较法社会学:框架和方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1996-2000);

8.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项目)(1991-1994);

9.欧盟法与成员国法之间关系研究(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1999-2000);

10.比较法社会学(美国富布莱特项目)(1996-1997);

11.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国家教育部博士点项目)(1998-2000);

12.中国法律培训的制度化(国际发展研究学院项目,提供亚洲开发银行)(1998-1999)

其它

email: zhujwruc@gmail.com;zhujw@ruc.edu.cn[8]

参考资料

  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法律出版社
  4. 检察出版社;
  5. 辽宁人民出版社
  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 山东人民出版社
  8. 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