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杨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杨镇位于江津西北部、长江北岸,紧邻重庆三环高速公路,距江津城区57公里、重庆主城105公里、永川城区51公里、四川合江65公里。东与石门镇接壤,南濒长江与石蟆镇相望,西面北面与永川区松溉镇、何埂镇毗邻。全镇幅员面积58.44平方公里,下辖3个社区3个村,62个社(组),总人口3.27万。

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位于成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是成渝线接长江第一港,江津重要港口和物流节点,紧靠永川港桥工业园。

有雄厚的水公铁联运基础。镇境内有长江岸线12公里,深水良港区域3公里,客货码头8个,朱杨溪、茨坝两个火车站,208省道及永石路、吴朱路、朱松路、朱聚路4条县道,有铁路专线与码头、公路相连。

有重要的能源物流基地。镇内的江顺储运公司为重庆危化品中转基地,自备铁路专用线、汽车运输队、水运船队、消防队,有较完善的库场设施设备和安全措施。

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风景秀丽的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级4A景区——石笋山,占地5000亩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石笋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利济桥。[1]

建置沿革

清初,境域属江津县思善里;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后,境域属七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镇乡自治会,境域属七星镇。

民国十年(1921年),属第七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区板桥联保。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石门实验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石门实验乡撤销,境域属板桥乡。

1950年,属第三区板桥乡。

1953年3月,从板桥乡析置朱杨乡。

1956年,普福乡并入朱杨乡。

1958年9月,朱杨乡改朱杨公社。

1984年3月,由朱杨公社改为朱杨乡。

1985年9月,由朱杨乡改为朱杨镇。

1993年12月,板桥乡并入朱杨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朱杨镇下辖振兴、利民、板桥3个社区,板桥1个行政村;下设30个居民小组、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朱杨镇下辖3个社区、1个行政村:振兴社区、利民社区、板桥社区、桥坪村,镇人民政府驻振兴社区。[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朱杨镇地处江津区西部,东与石门镇油溪镇毗邻,南与石蟆镇相望,西与永川区松溉镇、何埂镇接壤,北与永川区何埂镇连接,距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地56千米, 区域总面积58.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朱杨镇地形主要为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300-700米;境内最高峰位于石笋山峰,海拔715米;最低点位于罗布场,海拔294米。

气候

朱杨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温度18.4℃;1月平均气温8.0℃,极端最低气温-2.3℃(1975年12月15日);7月平均气温28.0℃,极端最高气温44.3℃(2006年8月15日);平均气温年较差30.2℃;生长期年平均210天,无霜期年平均346天,最长365天左右,最短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41.0小时,年总辐射8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000.9毫米,最大降雨量1643.8毫米(1998年),最少降雨量740.9毫米(2001年)。

水文

朱杨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水系。长江由西向东过境,境内河道长7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溶溪河,常年流量0.8立方米/秒,水力蕴藏量为80万千瓦,流经镇境12千米,年均径流量700立方米/秒。

土壤

朱杨镇的土壤,根据成土母质,成土过程所处的不同,以及土壤质的不同,分为出露地质岩层有沙汇组、自流井组、须家河组。露出的岩石有黄色粗沙岩、黄色细沙岩、黄色粉沙岩、青石细沙岩、介壳岩、石英沙岩等。镇境内土壤共有水稻土类型、紫色土类型、冲积土类型、下湿土类型四个土类型。

自然灾害

朱杨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风灾、水灾、虫灾、火灾、低温、雷击等。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6年7月8月,粮食受灾面积26000亩,经济作物受灾面积8200亩,8820户、25510人出现饮水困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3万元。

自然资源

朱杨镇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主要为铁矿、煤炭、黏土矿、石英砂、黄砂矿等,其中板桥社区云坪的黏土矿蕴藏量丰富。2011年,朱杨镇有耕地面积2.6万亩,人均0.7亩。 朱杨镇境内野生植物品种繁多,有不少的珍贵中草药,如侧耳根、蒲公英、车前草、夏枯草、马蹄草、金钱草、野芋子、八角风、五匹风、排风藤、钩藤、金银花、石菖蒲、陈艾、紫苏、香附子、散血草、扁担草、通花根、篦麻子、益母草、对月草、稻竹散、红牛夕、白牛夕、鱼锹串、鼻孔草等。朱杨镇水力蕴藏量约为80万千瓦。朱杨镇有天然林区5122亩,其中国有林3922亩,社有林1200亩;主要在云坪山上,振兴社区石鼓村民组有小片松林、青杠柴林,其余为院坝地林木和自留山等。朱杨镇有松、杉、柏、青杠、大小叶桉、泡桐、刺桐、油桐、千丈、杨树、黄桷、小叶榕等树种。

人口

2011年末,朱杨镇总人口3600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001人,城镇化率25%;另有流动人口2806人。总人口中,男性19899人,占55.27%;女性16104人,占44.73%;14岁以下4912人,占13.6%;15-64岁26644人,占74.0%;65岁以上4447人,占12.4%;以汉族为主,达35952人,占99.86%;有土家、苗、壮、蒙古等11个少数民族,共51人,占0.14%。2011年,朱杨镇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1.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16人。

2017年末,朱杨镇常住人口为25638人。

截至2018年末,朱杨镇户籍人口为33134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朱杨镇财政总收入1401万元,比2010年增长5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万元,比2010年增长12%;人均财政收入488元,比2010年增长53.4%。2011年,朱杨镇农民人均纯收人8673元。

2018年,朱杨镇有工业企业2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

农业

朱杨镇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苕、蔬菜为主。2011年,朱杨镇农业总产值1.9亿元;农业增加值1255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33.7%。朱杨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苕、小麦、黄豆、小杂粮为主。2011年,朱杨镇生产粮食1.6万吨,其中水稻8990吨,玉米2844千克,小麦237千克。朱杨镇主要经济作物以花椒、蔬菜、油菜、花生、甘蔗、水果等为主。2011年,朱杨镇蔬菜种植面积0.9万亩,产量7760吨,主要品种有白菜、大葱、西红柿等。朱杨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等为主。2011年,朱杨镇生猪出栏量2.4万头,年末存栏1.4万头;羊出栏量0.2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家禽年出栏26.7万羽。2011年,朱杨镇生产肉类2789吨;畜牧业总产值6200万元。2011年,朱杨镇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1142吨,主要品种有柑橘、梨、猕猴桃等。朱杨镇渔业以鲤鱼、草鱼、鲢鱼为主,2011年,朱杨镇渔业总产值684万元。

工业

朱杨镇工业以船舶制造、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朱杨镇工业生产总值548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2%,占生产总值的39.4%;企业24家,职工356人。

商贸

2011年末,朱杨镇有商业网点6个,职工105人。2011年,朱杨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亿元,比2010年增长18.9%;有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0.5亿元,比2010年增长18%。

金融

2011年末,朱杨镇有2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2.9亿元,比2010年增长16%;人均储蓄8055元;各项贷款余额0.5亿元,比2010年增长20.5%。[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朱杨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632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3所,在校生1613人,专任教师10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42人,专任教师5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朱杨镇教育经费达80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780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朱杨镇有各类科技人才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4人,经营管理人才30人,技能人才8人,农村实用人才16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朱杨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1户,有各类图书室9个,书23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96人。2011年末,朱杨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4村居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9%。2011年末,朱杨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2万户,入户率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朱杨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1个;床位80张,固定资产总值1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4名。2011年,朱杨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8000人次,住院手术220台次,出院病人0.13万人次。朱杨镇重点医院有朱杨镇卫生院。2011年,朱杨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8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5万人,参合率98%;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朱杨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52户,人数523人,支出159万元,比2010年增长11.3%,月人均253元,比2010年增长12.5%。医疗救助82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23人次,共支出16万元,比2010年增长1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54户,人数1016人,支出109.9万元,比2010年增长17%,月人均90.1元,比2010年增长5.3%;农村医疗救助61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0人次,共支出6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521人次,支出25万元,比2010年增长11.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90万元,比2010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220万元,比2010年增长17%;敬老院1家,床位1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3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4万人,参保率95%。[5]

交通

朱杨镇有成渝铁路过境,设朱杨溪站、茨坝站;有吴朱路、永石路等县乡(镇)级公路2条,总长14千米; 有省道S208 朱(杨)德(感)快速公路、朱(杨)松(溉)公路和长江水运等交通干线。

历史文化

朱杨镇因沿溪绿柳成荫,溪水朱红而得名朱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