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栋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栋霖
出生 1949年6月
苏州市
知名于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
知名作品心灵的诗学--朱栋霖戏剧论集
烟雨苏州--朱栋霖文艺评论选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朱栋霖[1]

1949年6月生, 苏州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现代文学史家、戏剧理论家。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负责人,中国话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昆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等。专业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要成就

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

个人履历

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

1981--1991年苏州大学中文系教师,其中1990年晋升教授;

1991--1994年8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994年8月--现在,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遴选、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政协委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戏剧理论研究和教学,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

社会兼职

兼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现当代文学学

科组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中国话剧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苏州市文联副主席、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等。曾任香港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

学术成就

论文 在《文学评论》《中国戏剧》《学术月刊》《中国电视》《文艺争鸣》等发表《论"青春版现象"》《古韵盎然》《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探索心灵的诗学》《烟雨江南话《红楼》》等有关现代文学史、昆曲、苏州文化等论文多篇。

专著 《心灵的诗学--朱栋霖戏剧论集》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烟雨苏州--朱栋霖文艺评论选》 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戏剧鉴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成就

其学术论著先后十六次获国家级、部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朱栋霖主持的国家项目《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先后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6)。

目前正从事国家项目《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和教育部"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研究。 朱栋霖先生研究曹禺戏剧已经三十多年,他三十多年前出版的《论曹禺的戏剧创作》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研究代表作,至今仍是这一领域的权威著作。听朱老师讲过《雷雨》的学生不计其数,常常多年之后还念念不忘。他也是一位老苏州人,除了求学和在南京大学当教授的几年,一直生活在苏州。他钟爱苏州文化,参与了不少昆曲和评弹的工作,有专业研究,比如主编《中国昆曲艺术》、《中国昆曲年鉴》;也做普及工作,比如在苏州大学开了十多年戏曲和评弹欣赏课,比如把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改编成苏州评弹。

2010年纪念曹禺诞辰100周年,苏州评弹《雷雨》公演,朱栋霖先生的学生们听出来了:这是朱老师的《雷雨》。听盛小云说蘩漪,心理活动一波三折,抽丝剥茧,就仿佛回到了阔别的大学课堂。当然这一次加上了评弹的魅力,别有味道。评弹可以直接描述心理,这是话剧所不能的,而由一位有三十多年积累的专家参与改编,评弹《雷雨》的成功水到渠成。

如今,评弹《雷雨》已经演出了80多场,进过50多所高校。朱栋霖先生并没有想到,和苏州评弹团的这次合作,会给他带来学术之外的盛誉。2012年8月,他的论文《经典:从话剧到苏州评弹》在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后,又荣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特等奖。这是“经中央批准的唯一的综合性国家级文艺评论奖项”,涉及文学、美术、书法、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民文等12个文艺领域。文艺评论特等奖原设5个名额,21位评委投票,结果得票超过三分之二的只有这一篇文章,而且是全票通过,因此,它获得的是全国唯一的特等奖。 1978年,朱栋霖考进南京大学,成为新时期第一批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陈瘦竹先生。《论曹禺的戏剧创作》就是他的学位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在学术界、戏剧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新时期曹禺研究的全面理论总结”,“反映了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思维水准”。很少有人知道,朱栋霖先生更喜欢古代文学,更爱好历史。他从小就听评弹,看历史演义。古典文学的素养和对苏州文化的热爱,使得他在后来的学术生涯中涉猎广泛。

近年来,朱栋霖致力于对苏州文化的研究,致力于评弹和昆曲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他在苏州大学开设戏曲和评弹鉴赏课,请了18位全省的梅花奖、牡丹奖得主来讲课,一边上课一边表演,向年轻人介绍戏曲和评弹。200多人的阶梯教室几乎次次爆满,12年来已经有3000人选修过这门课。目前,他正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苏州艺术史》的编撰。朱栋霖先生说,《苏州艺术史》的价值将来大家会见证,传统文化是苏州最宝贵的财富,而再造苏州文化的辉煌要从激活传统开始。

所获荣誉

1991年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199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1998年评为"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12年获"中国文艺评论特等奖"(部级),是当年度全国唯一获特等奖者,也是至今苏大文科获奖最高的。

2013年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最高奖、终身成就奖"紫金文化荣誉奖章"; 201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紫金文化荣誉奖章”。2012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特等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江苏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学术论著先后25次获国家级、部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主要著作有《心灵的诗学——朱栋霖戏剧论集》、《论曹禺的戏剧创作》、《戏剧美学》、《中美文化在戏剧中交流》、《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主编),教育部“十五”国家级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主编。 == 目前承担 ==朱栋霖:当代文学史大师 1、教育部社科项目《苏州艺术通史》;    2、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戏剧概论》。这是中国建国以来首部“戏剧概论”。    3、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缀白裘》校注与研究。《缀白裘》,系中国昆曲史最重要的折子戏集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