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森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森元
朱森元
出生 (1930-10-26) 1930年10月26日(93岁)
国籍 中国
籍贯 江苏溧阳
民族
母校 南京大学航空系
职业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朱森元[1]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1930年10月26日生于江苏溧阳。1949-1952年在南京大学航空系学习。1960年在莫斯科包曼高工获副博士学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科技委顾问、863-702的技术咨询专家。曾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中的专家组组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理论与工程研究。

教育背景

  1. 1949年,考入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2. 1952年,三年级时被派去苏联留学。
  3. 1957年,在莫斯科汽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后转为莫斯科包曼高工(现国立莫斯科科技大学)研究生。
  4. 1960年,获副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1961年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主任设计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员会常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航天领域863-204专家组成员、火箭发动机和大型运载火箭专家组组长、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技术咨询专家、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理事,运载火箭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等。朱森元现任中国运载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员会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工业出版社科学技术顾问。
  • 1961年他从苏联回国后,参加了“两弹一星”的几种导弹研制工作,并完成了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临界热流和超临界换热的重要课题研究。超临界换热的设计原则和临界热流计算方法,都成功地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再生冷却方案设计中。以后他又参加了各种近程、中程和洲际导弹上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 1970年后,朱森元负责研制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三级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不仅要攻克许多液氢超低温技术的关键,而且要攻克失重条件下空中二次启动发动机的重大关键。
  • 1984年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同步定点轨道的通信卫星。从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空中二次启动技术的国家。
  •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首次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送入轨道,从此开始了中国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市场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理论与工程研究。早期参加地地导弹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负责研制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成功用于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工程等。在“863”航天领域的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只需研制两种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进行积数式发展,就能使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实现大幅度提高。此建议国家已立项研制。

主要著作

《氢氧火箭发动机及其低温技术》等

主要奖项

  • 1984年,被授予“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
  • 1984年,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
  • 1985年,氢氧发动机获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4年,获国防科工委授予的国防科技软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1年2月,获国家科技部和总装备部联合授予的“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奖牌和荣誉证书

参考资料

  1. 朱森元 中国科学院学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