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湄筠

增加 1,102 位元組, 4 年前
調整內容
| 祖籍 =
| 出生地 = 上海
| 职业 =北洋名媛
| 毕业院校 =
| 政治面貌 =
|知名作品 = </br>}}
'''[[朱湄筠]](1905-)''' , [[ 朱启钤 ]] 的五女儿,亦称朱五小姐,出身于名门望族,有"北洋名媛"之誉。因九一八事变后,马君武所作的《哀沈阳》一诗而名声鹊起。建国以后,暗中帮助周恩来总理辗转送信给张学良将军,功不可没。<ref>[https://baike.so.com/doc/7597715-7871810.html 朱湄筠] 个人简历网 ] </ref>
== 人物简介 ==
朱湄筠 ,(1905-) 朱启钤的五女儿。朱启钤在北洋政府中,曾出任过交通部总长、内务部总长,直至代理国务总理。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他子女众多,与原配夫人陈光玑、继室夫人于宝珊共育有五子十女,由于他游历过欧美,思想开放,从不限制子女的社交活动,因此他家小姐们活跃于交际场合,在社会上颇有名望。朱湄筠当年号称"北洋名媛"。朱家和张学良家是世交,往来密切,彼此之间也颇有渊源。1930年结婚,夫婿是张学良的秘书朱光沐,主婚的即为张学良。<ref>[http://www.sohu.com/a/288758875_557768 西安事变25年后,周恩来托人给张学良送去十六字_朱湄筠]搜狐网</ref>
== 名声鹊起 ==
不难看出,这首打油诗的矛头直指时任东北军统帅的张学良,斥责他在"九一八"日本关东军入侵之时不顾民族安危只知风流快活,终至东北沦陷。然而,张学良因判断失误导致失守是真,于日寇袭城夜与佳人共舞一事却纯属子虚乌有,事后亦被澄清,但诗中涉及三个女人,赵四小姐、朱五、胡蝶,在当时却被一些不知情的民众视作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一度受到舆论指责。张学良晚年接受唐德刚采访时说:"我最恨马君武的那句诗了,就是'赵四风流朱五狂'……她小的时候,我就认得她(朱湄筠)……我跟她不仅没有任何关系,我都没跟她开过一句玩笑!"少帅一生风流,女朋友不少,对此也从不讳言,偏偏被人把这个一句玩笑也没开过的朱五小姐扯到一起,让他大呼冤枉。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6372836134848622&wfr=spider&for=pc 这首流传百年的诗,让张学良背负一世骂名,实则是日军炮制的谣言]和佛赏花去</ref>[[File:朱湄筠1.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331/4541a6be93ea4753bf46f0aed8e597e1.jpeg 朱湄筠][http://m.sohu.com/a/226862661_413486 来自搜狐]]]
== 辗转送信 ==
原本朱湄筠与少帅可以"载入史册"的关系也就仅限于此了,然而三十年后,又一桩政治事件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中共中央文献档案中保存着一份周恩来写于1963年5月31日的材料:张学铭、张学思给张学良的信,已托朱五送到台湾张学良手中,我写"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可期。"几句话已带到,张学良现住董显光家中,仅获有限度的自由。
但由于种种原因营救毫无效果。朱湄筠的姐姐朱洛筠是张学铭的妻子,而她本人在天津华西女中就读时,是张学良夫人赵一荻的同班学友。正是由于朱湄筠与张学良素有家庭渊源,她后来才成为周恩来及中央有关部门重点考虑的传信人选。中央有关部门把朱湄筠在香港定居的近况,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遂同意中央负责台情工作的部门直接派人去香港,设法与朱湄筠取得联系。
行前,朱启钤先生(时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已向有关部门提供了他的亲笔信和朱湄筠女士在港地址。朱湄筠获悉周恩来有与张学良通信的动念,十分感动,当即答应一定亲往台湾转交密信。这时,周恩来才动笔写了一封经过深思熟虑的信件---用毛笔在雪白信笺上写下16个饱含深意的字: === 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可期。===
在这封既无收信人名号,也没有地址的信上,周恩来鉴于当时台湾当局对张学良严加监禁的情势,他本人也没有任何署名。但由于张学良与周恩来有过多次书函往来,所以张学良肯定熟悉周恩来那风格特殊的毛笔字。
朱湄筠来到台北后,才发现张学良的自由十分有限,身边至少有一个连的便衣担任"保护"。如果一位从香港到台的女客去面见张学良,必须先得到台湾情报部门的批准。她决心在台北住下来,慢慢等待时机。
[[File:朱湄筠2.jpg|缩略图|[http://b-ssl.duitang.com/uploads/item/201811/16/20181116182614_dhmym.jpg 朱湄筠][https://www.duitang.com/blog/?id=1019139199 来自堆糖]]]
== 成功送信 ==
1962年10月,朱湄筠已经等得心焦火急。幸好10月10日张学良有一次公开活动,朱湄筠即通过从前在天津结识的黄仁霖(张学良至友、宋美龄的大管家),把她从香港带至台北的一盒糖果,转交给当时住在董显光(张学良的基督老师,国民党前驻美国大使)家里的张学良夫妇。黄仁霖不知这盒高级糖果内的玄机,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之安全送到董家。至此,周恩来和张学铭、张学思的信,才辗转送到张学良的手里。
朱湄筠辗转传送信件可谓功不可没。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8657897805260305&wfr=spider&for=pc 周总理如此评价张学良,还给他16字密信,张学良逝世都不愿公开!]梦里蓬山路谈文论史</ref>
== 偶遇马君武 ==
朱湄筠在香港的一家餐厅里遇见了马君武先生,上去问:"你知道我是谁么?"马答不知,朱五说:"我就是你诗里写的朱五。",便拂袖而去。马顿感尴尬和不安。
晚年的朱湄筠后随子女移居加拿大,张学良1991年飞往美国夏威夷定居以后,她才得以与张学良及夫人赵一荻见面。六十年后,三人在异国他乡见面,无不白发苍然,回首往事,禁不住潸然泪下。
<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01/59861.html 名媛传奇之朱启钤家的九个女儿 说说她们的传奇故事]趣历史的小熊掌</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北洋名媛中国人]][[Category:革命家]]
11,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