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机枪」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条目)
 
Xfd對話 | 貢獻
 
行 3: 行 3: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游戏</big>'''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机枪</big>'''
  
 
|-
 
|-
  
|<center><img src= 图片地址 width="300"></center>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6619cd4dc4501949.jpg  width="300"></center>
<small>[ 图片网址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5&eid=1943588&sid=2056434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行 18: 行 18:
 
| align= light|
 
| align= light|
  
  类型
+
  中文名称
 +
机枪
 +
 
 +
外文名:
 +
Machine gun
 +
 
 +
诞生年代:
 +
1860年
 +
 
 +
口径:
 +
12.7毫米
  
 
|}
 
|}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chengyu/36217w.html        亚人]  儿童故事之家</ref>
+
'''机枪'''(英文:Machine gun)又称机关枪,为了满足连续射击的稳定需要,通常备有两脚架及可安装在[[三脚架]]或固定枪座上,主要发射步枪弹或更大口径(12.7mm/14.5mm)的子弹,能快速连续射击,以扫射为主要攻击方式,透过绵密弹雨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步兵]]、[[骑兵]])、无装甲车辆或轻装甲车辆以及[[飞机]]、船艇等技术兵器。
==  参考来源 ==
+
 
==  参考来源 ==
+
[[中国标准]]:线膛身管武器其身管内径在20毫米及以上的为炮,身管内径在20毫米以下(不含20毫米)的是枪。<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HSTGD5O405159DGO.html    俄军精锐交火美国雇佣军,机枪扫射手雷炸:最后乌军一炮解决战斗] 网易</ref>
== 参考 源 ==
+
 
 +
==  结构性能==
 +
 
 +
机枪由枪身、枪架或枪座组成。
 +
 
 +
以枪弹火药燃气为动力的机枪自动方式多为导气式,少数为枪管短后坐式或枪机后坐式。枪管壁较厚,热容量大,有的枪管过热时还能迅速更换,适于较长时间的连续射击。闭锁机构一般强度较高,能承受连续射击时的猛烈撞击和振动。供弹方式以弹链供弹为多,也有采用弹匣或弹鼓供弹的。发射机构一般采用连发结构。
 +
 
 +
坦克机枪、舰船机枪和航空机枪多采用电控发射的外部能源自动结构的机枪。
 +
 
 +
为了射击活动目标或进行风偏修正,多数机枪还有横表尺。高射机枪装有简易机械瞄准装置或自动向量瞄准具。枪架用于支持枪身,并赋予枪身一定的射角和射向。枪架上有高低机和方向机,有的还装有精瞄机,并有高低、方向射角限制器,可实施固定射、间隙射、超越射、纵深或方向散布射。重机枪和高射机枪采用三脚架或轮式枪架,三脚架较轻,适于在不平坦地面上架枪射击;轮式枪架适于在平坦地形上机动作战。车载机枪、航空机枪和舰用机枪一般安装在枪座上。为了提高火力密度,通常采用提高射速或多枪联装的方法。用多管转膛原理的航空机枪,射速可达6000发/分以上;高射机枪和舰用机枪通常采用双枪或者四枪联装。
 +
 
 +
[[马克沁机枪]]口径为11.43毫米,枪身重27.2公斤,理论射速为每分钟600发,可以单发和连发。但缺点是结构复杂,枪体笨重,帆布弹带可靠性差,而枪管会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需用水冷却。
 +
 
 +
马克沁曾经到各国推销他的[[发明]],1887年4月赴俄国表演机枪,不但没有收到任何订单,反而备受嘲讽,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俄国武器专家认为:一发子弹就足以杀伤一人,当他毙命之前,没有必要继续连发子弹,而且以枪管可以冷却,水却不能随身携带来否定机枪的实用性。美国人也认为一批训练有素的神枪手比以机枪乱射一通来得有效。马克沁的发明是对弹药的极大浪费。直到1887年,英国才试买3挺马克沁机枪。而马克沁一面改进其机枪,一方面继续周游列国推销其新式杀人武器。
 +
 
 +
==  作战应用==
 +
 
 +
1851年,比利时工程师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挺机枪,19世纪60年代初,加特林机枪发明后经相应改进。1865年以后,加特林机枪由4管改为6管,到1867年-1868年增加又增加到了10管。1866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和边防部队。 1870年,英国政府经过对比试验后,在英格兰建厂生产加特林机枪。与此同时,沙俄政府也购买了加特林机枪,更名为戈洛夫机枪。 史料称,[[俄土战争]]中曾有8个连的俄军使用[[加特林机枪]],每连50挺。1879年的祖鲁战争,英国军队借助加特林机枪,占据战场上的主动权。另一支英国海军部队开始在其船只上安装加特林机枪。 1883年,美国人海尔曼·S·马克沁发明了操作更为方便的马克沁机枪。英文版《武器装备百科全书》道:"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887年,英国政府订购了3挺马克沁机枪进行了试验。随后,英国将其改进后的机枪称为维克斯·马克沁机枪,1891年正式装备英国部队。 1887年冬,俄国、日本先后订购并装备军队。马克沁机枪成为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基本武器,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仍配备不少。 1912年,由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等国组成的巴尔干联盟军队,一律装备马克沁机枪。1916年,美国陆军再次试验马克沁机枪,一次订购马克沁机枪4600挺。 1893年,罗得西亚警察使用4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士兵的猛烈进攻,击毙其中的3000余人。 1898年,苏丹名城恩图曼之战,2万名伊斯兰教托钵僧被英侵略军屠杀,估计其中的四分之三死在马克沁机枪阵地前。 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军使用马克沁机枪,日军则使用哈其开斯机枪。前者的威力和可靠性优于后者。特别是在鸭绿江附近的一战,俄国人首次使用带防盾的索科洛夫低轮架马克沁机枪射击,在战场上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1916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在法国索姆地区40公里正面上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遭遇装备有马克沁机枪的德军埋伏,一天内英法联军死伤5.7万余人。 除马克沁机枪外,另一种著名的机枪是丹麦骑兵1902年使用的轻型机枪,叫作"麦德森",曾被全世界34个国家使用过,这种机枪的最大特点是枪管短,后坐轻。 机枪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显现出 的。当时战场上几乎80%~90%的伤亡都是由机枪造成的。那时,美国的马克沁、[[勃朗宁机枪]],英国的维克斯、路易士机枪,法国的哈其开斯机枪等,都曾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马克沁重机枪首次实战应用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
 
 +
马克沁当德国国王的面表演其改进的MG08马克沁机枪,德国国王对机枪非常赞赏,马克沁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订单。之后德国成了一战前军队装备马克沁机枪最多的国家,据说有12500挺,每团装备了100挺。
 +
 
 +
德军大量装备了马克沁机枪后,一战爆发了,在索姆河战役中,当英法联军冲向德军阵地时,被德军数百挺的机枪扫射,英军一天中伤亡了近6万人。举世震惊,当时世人认为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是人类前所未有的灾难,人类竟然可以这样高效率,大规模的屠杀生命。
 +
 
 +
此役之后,马克沁机枪被各国所重视,西方列强的军队都纷纷装备了马克沁机枪及其衍生型。自此机枪就大量进入了人类的战场,直到现在。
  
 
== 参考来源 ==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於 2023年2月6日 (一) 22:01 的最新修訂

機槍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機槍

外文名: Machine gun

誕生年代: 1860年

口徑: 12.7毫米

機槍(英文:Machine gun)又稱機關槍,為了滿足連續射擊的穩定需要,通常備有兩腳架及可安裝在三腳架或固定槍座上,主要發射步槍彈或更大口徑(12.7mm/14.5mm)的子彈,能快速連續射擊,以掃射為主要攻擊方式,透過綿密彈雨殺傷對方有生力量(步兵騎兵)、無裝甲車輛或輕裝甲車輛以及飛機、船艇等技術兵器。

中國標準:線膛身管武器其身管內徑在20毫米及以上的為炮,身管內徑在20毫米以下(不含20毫米)的是槍。[1]

結構性能

機槍由槍身、槍架或槍座組成。

以槍彈火藥燃氣為動力的機槍自動方式多為導氣式,少數為槍管短後坐式或槍機後坐式。槍管壁較厚,熱容量大,有的槍管過熱時還能迅速更換,適於較長時間的連續射擊。閉鎖機構一般強度較高,能承受連續射擊時的猛烈撞擊和振動。供彈方式以彈鏈供彈為多,也有採用彈匣或彈鼓供彈的。發射機構一般採用連髮結構。

坦克機槍、艦船機槍和航空機槍多採用電控發射的外部能源自動結構的機槍。

為了射擊活動目標或進行風偏修正,多數機槍還有橫表尺。高射機槍裝有簡易機械瞄準裝置或自動向量瞄準具。槍架用於支持槍身,並賦予槍身一定的射角和射向。槍架上有高低機和方向機,有的還裝有精瞄機,並有高低、方向射角限制器,可實施固定射、間隙射、超越射、縱深或方向散布射。重機槍和高射機槍採用三腳架或輪式槍架,三腳架較輕,適於在不平坦地面上架槍射擊;輪式槍架適於在平坦地形上機動作戰。車載機槍、航空機槍和艦用機槍一般安裝在槍座上。為了提高火力密度,通常採用提高射速或多槍聯裝的方法。用多管轉膛原理的航空機槍,射速可達6000發/分以上;高射機槍和艦用機槍通常採用雙槍或者四槍聯裝。

馬克沁機槍口徑為11.43毫米,槍身重27.2公斤,理論射速為每分鐘600發,可以單發和連發。但缺點是結構複雜,槍體笨重,帆布彈帶可靠性差,而槍管會因連續高速射擊而發熱,需用水冷卻。

馬克沁曾經到各國推銷他的發明,1887年4月赴俄國表演機槍,不但沒有收到任何訂單,反而備受嘲諷,當時一位很有影響的俄國武器專家認為:一發子彈就足以殺傷一人,當他斃命之前,沒有必要繼續連發子彈,而且以槍管可以冷卻,水卻不能隨身攜帶來否定機槍的實用性。美國人也認為一批訓練有素的神槍手比以機槍亂射一通來得有效。馬克沁的發明是對彈藥的極大浪費。直到1887年,英國才試買3挺馬克沁機槍。而馬克沁一面改進其機槍,一方面繼續周遊列國推銷其新式殺人武器。

作戰應用

1851年,比利時工程師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挺機槍,19世紀60年代初,加特林機槍發明後經相應改進。1865年以後,加特林機槍由4管改為6管,到1867年-1868年增加又增加到了10管。1866年開始裝備美國陸軍和邊防部隊。 1870年,英國政府經過對比試驗後,在英格蘭建廠生產加特林機槍。與此同時,沙俄政府也購買了加特林機槍,更名為戈洛夫機槍。 史料稱,俄土戰爭中曾有8個連的俄軍使用加特林機槍,每連50挺。1879年的祖魯戰爭,英國軍隊藉助加特林機槍,占據戰場上的主動權。另一支英國海軍部隊開始在其船隻上安裝加特林機槍。 1883年,美國人海爾曼·S·馬克沁發明了操作更為方便的馬克沁機槍。英文版《武器裝備百科全書》道:"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1887年,英國政府訂購了3挺馬克沁機槍進行了試驗。隨後,英國將其改進後的機槍稱為維克斯·馬克沁機槍,1891年正式裝備英國部隊。 1887年冬,俄國、日本先後訂購併裝備軍隊。馬克沁機槍成為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基本武器,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仍配備不少。 1912年,由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國組成的巴爾幹聯盟軍隊,一律裝備馬克沁機槍。1916年,美國陸軍再次試驗馬克沁機槍,一次訂購馬克沁機槍4600挺。 1893年,羅得西亞警察使用4挺馬克沁機槍,擊退了5000名祖魯人士兵的猛烈進攻,擊斃其中的3000餘人。 1898年,蘇丹名城恩圖曼之戰,2萬名伊斯蘭教托缽僧被英侵略軍屠殺,估計其中的四分之三死在馬克沁機槍陣地前。 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中,俄軍使用馬克沁機槍,日軍則使用哈其開斯機槍。前者的威力和可靠性優於後者。特別是在鴨綠江附近的一戰,俄國人首次使用帶防盾的索科洛夫低輪架馬克沁機槍射擊,在戰場上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1916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聯軍在法國索姆地區40公里正面上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進攻,遭遇裝備有馬克沁機槍的德軍埋伏,一天內英法聯軍死傷5.7萬餘人。 除馬克沁機槍外,另一種著名的機槍是丹麥騎兵1902年使用的輕型機槍,叫作"麥德森",曾被全世界34個國家使用過,這種機槍的最大特點是槍管短,後坐輕。 機槍在作戰中的重要性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顯現出來的。當時戰場上幾乎80%~90%的傷亡都是由機槍造成的。那時,美國的馬克沁、勃朗寧機槍,英國的維克斯、路易士機槍,法國的哈其開斯機槍等,都曾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馬克沁重機槍首次實戰應用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在一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

馬克沁當德國國王的面表演其改進的MG08馬克沁機槍,德國國王對機槍非常讚賞,馬克沁獲得了相當數量的訂單。之後德國成了一戰前軍隊裝備馬克沁機槍最多的國家,據說有12500挺,每團裝備了100挺。

德軍大量裝備了馬克沁機槍後,一戰爆發了,在索姆河戰役中,當英法聯軍沖向德軍陣地時,被德軍數百挺的機槍掃射,英軍一天中傷亡了近6萬人。舉世震驚,當時世人認為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是人類前所未有的災難,人類竟然可以這樣高效率,大規模的屠殺生命。

此役之後,馬克沁機槍被各國所重視,西方列強的軍隊都紛紛裝備了馬克沁機槍及其衍生型。自此機槍就大量進入了人類的戰場,直到現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