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中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中志

图片来自台美史料中心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16年4月30日 大日本帝国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和尚洲
逝世 1950年7月2日 中华民国台北
籍贯 大日本帝国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和尚洲
国籍 大日本帝国 1916年-1945年 中华民国 1945年-1950年
政党 中国共产党 1946年10月-1950年11月28日

学 历

大日本帝国

经 历

大日本帝国

中华民国

  • 二二八起义学生队总指挥 1947年3月4日

李中志(生1916年4月30日-1950年7月2日殁),原名李金财,日治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和尚洲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尚洲公学校第一名毕业,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担任预备武装起义总指挥,郭琇琮担任副总指挥[1],由老台共廖瑞发引介加入共产党,成为省工委台北市工委会委员发展组织,因红旗杂志遭检举被逮捕,并牵连延平中学校长及多名教员,1950年7月2日与廖瑞发被枪决于马场町刑场。[2]

生平

少年李中志

李金财生于1916年4月30日,父亲张查某系一贫农,入赘和尚洲李家,子女皆随母姓李,但后来母亲过世,其父再娶,生弟张金海、妹张砚,幼年聪明的李金财,1928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和尚洲公学校,但是如许强等台籍子弟,因教材与小学校相差甚多,以至报考台北二中落榜,由于老台共廖瑞钦与李金财的父亲是反日同志,在李金财家中设台共学习组织,因此13岁的李金财也就耳濡目染之下加入读书会,妹妹张砚回忆:“读小学时日本人骂我们清国奴,哥哥就气愤地回滚回日本去,哥哥告诉我清国奴就是亡国奴的意思。”,与大多数的台籍青年一样反日思汉由是萌芽,李金财在太平町补习中文并且学习了一口流利的英文。[2]

1931年廖瑞发等台共成员遭日本员警逮捕,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李金财积极寻求回到祖国抗日的道路,他决定先到东京留学,再看是否能通过满州国进入中国,1938年李金财在同乡李水清帮助下进入东京府立第六中学校夜间部(今东京都立新宿高等学校)就读预备考大学,李金财此时改名李中志,1940年考入中央大学 (日本) 法学部,1944年毕业后已是战云密布的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政府实施征兵征集台湾子弟入伍,1945年李中志决定加入日本空军,计画将飞机开往中国解放区,但是因体检不合格,只能担任陆军,一直到战争结束李中志少尉退伍,始终无法进入中国。[2]

加入共产党

1945年8月,中共即派蔡孝乾、洪幼樵、张志忠等人建立台湾省工作委员会蔡孝乾廖瑞发系老台共,因此芦洲一时成为省工委最早聚集地,由于廖瑞发的关系,李中志1946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二二八事件发生时,李中志纠集学生组织武装起义[3],根据当时就读延平大学叶纪东的回忆,3月4日李中志找陈炳基叶纪东预备进行武斗,当时他们动员北部学校学生进行战斗编组组成学生军,李中志军旅生涯所学得以发挥,李中志担任总指挥,郭琇琮担任副总指挥、陈炳基法商学院、陈金目师范学院、叶纪东延平大学,当时预计攻占景尾军火库,然后再攻占马场町军火库,而廖瑞发家离警备司令部较近为指挥中心,一旦攻占军火库后立即进攻警备司令部,同时联络了乌来的原住民头目支援作战,但因为原住民头目3月6日才下山,青年军已于3月4日晚上与3月5日凌晨间起事,由于未掌握先机已陆续退却,武装攻击计画宣告流产。[4][3]

入狱与枪决

1947年10月,李中志与郭琇琮等成立省工委台北市工委会,并发展支部组织,李中志的弟弟张金海、妹妹张砚也都加入组织,张金海担任街头支部委员,张砚担任和尚洲公学校教师,李中志则与中央大学同学杨廷谦成立台湾新生建设研究会,1949年9月李中志因订购日本共产机关报《红旗》杂志遭检举被逮捕,原来李中志将收据藏于旗杆放于租屋处天花板,后来的房客发现旗杆中的收据向保安司令部告发,李中志住处正好有杨廷谦信件,又杨廷谦家中有台湾新生建设研究会名册,以此牵连延平中学校长及多名教员,廖瑞发也因民主自治同盟案而一并遭判死刑,李中志于1950年39安洁字第1110号判决书判处死刑,1950年7月2日与廖瑞发被枪决于马场町刑场。[2][5]

平反

2018年12月7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促转三字第1075300145A号函文,公告受难者黄藻儒君等1505人应予平复司法不法之刑事有罪判决暨其刑,其中(39)安洁字第1110号,有关李中志共同意图颠覆政府而著手实行之有罪判决暨其刑及没收之宣告正式撤销。[6]

参考资料

  1. 蓝博洲. 《革命医师郭琇琮》. 传记文学. 2004-06. 
  2. 2.0 2.1 2.2 2.3 蓝博洲. 寻找祖国三千里. 台湾人民出版社. 2010-09-01. 
  3. 3.0 3.1 蓝博洲. 《沈尸.流亡.二二八》. 时报文化. 1991-06-24. 
  4. 林木顺. 《台湾二月革命》. 前卫出版社. 1995-07-01. 
  5. 廖瑞发等叛乱. 国家档案管理局. 1950-05-13~1958-03-14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6.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撤销有罪判决公告. 中华民国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