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云鹏(烈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云鹏(烈士)

李云鹏(1902—1943),男,原名李亚光。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政治指导员。李云鹏的父亲是农村小学教师,幼年跟父上学,1935年小学毕业即在家务农。1939年参加抗日宣传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3年3月,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为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领导机关转移,新四军第7旅第3师第19团第2营第4连奉命在刘老庄阻击敌人。18日晨,全连82人不畏强敌,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300余人。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个人简介

李云鹏,男,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政治指导员。李云鹏的父亲是农村小学教师,幼年跟父上学,1935年小学毕业即在家务农。1938年5月,沛县沦陷,李云鹏耳闻目睹日寇的罪行,义愤填膺。1939年初奔赴丰县华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宣传队。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先锋队编入抗日游击队,后又编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开始参加武装斗争。李云鹏先后担任过宣传员、文化教员、团政治处干事、连队副政治指导员。1940年随军南下,后改编为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任连政治指导员。

牺牲经过

1943年3月17日晚,四连遵照团部的指示,驻淮阴县刘老庄待命。18日拂晓发现敌情,全连立即投入战斗准备,以刘老庄前的一条交通沟作为阻击敌人的阵地。当从淮阴来犯的侵华日军和 伪军三千多人进入四连的伏击圈时,全连猛烈射击。敌人遭到沉重打击后,集中兵力将四连紧紧包围。根据敌情,四连同志分析敌人此次出动是企图消灭我驻在六 塘河一带的淮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 指战员们表示誓死保护领导机关。全连在刘老庄后开阔地带的一条“抗日沟”里固守。战斗从拂晓到中午持续六个多小时,打退敌人五次冲锋。弹药将要耗尽,李云鹏立即组织战士到前沿阵地敌尸上去抢 枪弹。敌人五次冲锋失败后,改变战术,集中所有小炮向四连阵地轰击,由于敌人的炮火猛烈,四连战士有的牺牲,有的负伤,连长一只手被炸伤,李云鹏也负伤多处,满身 血迹。他和连长分析敌人还会反扑,果断决定:留下轻重机枪各一挺,集中剩下千余发子弹,其余枪支全部拆毁,与敌人拼刺刀肉搏。当敌人蜂拥合围上来时,李云鹏从 战壕里一跃而出,大喊:“同志们,接受党和人民最后考验的时刻到啦!和敌人拼啊!”在一片壮烈的喊杀声中,四连剩下的勇士们齐向敌人冲杀,展开肉搏战。夜色降临,战斗结束了,敌人死亡二百余人,伤三百余人,一无所得。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李云鹏和四连八十一勇士全体壮烈殉国。后来, 朱德总司令、 陈毅军长为八十二烈士题词、送挽联,并在淮阴县刘老庄建了八十二烈士陵园。 [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