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佃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佃贵
出生 1950年8月
中国河北省蔚县
国籍 中国
职业 中医师

李佃贵,1950年8月生,河北省蔚县人。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河北省中医院院院——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学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

李佃贵教授一直躬身临床,学验俱丰,在治疗脾胃病、肝胆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疗法。他独创的“解毒化浊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打破了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传统理论。从医40年,临床治疗患者10万人以上,其治愈率、有效率居国内领先水平。由李佃贵教授主持的浊毒理论研究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首家。

教育经历

1973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

工作经历

1973年至1983年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助教、医师;

1983年至1995年任河北省中医院副院长兼内科教研室主任;河北中医学院副院长兼教务处长;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

1995年至1999年任河北医科大学业务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9年至2005年任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5年至今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出诊时间

周一、周四上午。

研究方向

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肝硬化、脂肪肝。

学术兼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华名医协会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加拿大(温哥华)国际医疗合作项目中国专家组客座教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师协会副会长;河北科技进步奖行业评审委员;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

学术思想

提出肝胆喜燥恶湿,喜凉恶热,喜舒恶郁,治疗宜清、宜化、宜调的原则。在辨证论治方面,强调胃在脏腑辨证中的独立性,脾胃分治;重视肝在脾胃升清降浊生理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在病因病机方面,提出消化系统疾病的“浊邪”、“浊毒”致病观点,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浊祛湿、肝胃同治为主。

科研成果

他独创的“解毒化浊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打破了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传统理论;拟定了治疗肝病的10种方剂,研制出复肝丹、珍黄丹、利胆化石丹等多个中成药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胆结石等多种肝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获奖情况

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青年优秀科技标兵”、“河北省优秀教师”、“第10届省人大代表”、“第六、七、八届省政协委员”等多项荣誉。

主要论文

[1]李佃贵,朱峰,刘建平,张素钊,焦建玮,张彬彬,张金丽. 立足脾胃论治“浊毒”[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7:4.

[2]李佃贵,孟宪鑫,顾洁,李刚. 中医浊邪初识[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7:3.

[3]李佃贵,王彦刚. 浊毒理论临床应用进展[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7:5.

[4]李佃贵,张彬彬,张金丽,朱峰,焦建玮,刘建平,张素钊. “浊毒致病论”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8:3.

[5]李佃贵,王彦刚,王丽. 浅谈李东垣五脏之脾胃病理论在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8:3.

[6]李佃贵,李海滨,裴林,刘亚欣.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浊毒论治[A]. .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3.

[7]李佃贵,史纯纯,崔建从,俞芹,娄莹莹,杜艳茹.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胃癌防治中的应用[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3.

[8]李佃贵,张纨,郭敏,娄莹莹,俞芹. 化浊解毒调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Smads表达的影响[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4.

[9]李佃贵,毛宇湘,杨倩. 艾滋病从浊毒论治[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4.

[10]李佃贵,张红磊,张红霞,李占彪. 化浊解毒汤对酒精性肝病大鼠NF-κB、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0:6.

[11]李佃贵,孟宪鑫,王彦刚,苏春芝. 化浊解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治疗法则[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1:2.

[12]李佃贵,刘建平,杜艳茹,姚娜,李玲玲. 穴位贴敷加耳穴配合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的疗效观察[A].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2:2.

[13]李佃贵. 浊毒学说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A]. 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李时珍医药论坛暨浊毒理论论坛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2014:12.

[14]李佃贵,刘小发. 浊毒研究进展[A]. 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李时珍医药论坛暨浊毒理论论坛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2014:7.

[15]李佃贵. 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浊毒理论在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2007:4.

出版著作

主编和参编了《实用中医肝胆病学》《绞股蓝的研究及应用》《当代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等多部学术专著和中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