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佐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佐贤
文化人物
出生 1807
山东利津县左家庄人
逝世 1876年
国籍 中国清代
职业 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收藏家、诗人

李佐贤(1807-1876年),字仲敏,号竹朋,山东利津县左家庄人。不仅是清代颇有影响力的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收藏家、诗人,而且是著名的书画鉴赏家。[1]

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福建汀州知府等职。咸丰二年(1852年),引退故里。喜爱金石书画,尤以古钱为专好。同治三年(1864年)编成《古泉汇》,共64卷。后世称之为钱币学家、金石学家、收藏家、鉴赏家。 [2]

李佐贤夫人张衍蕙(1805-1860),号畹芳,不仅贤惠善良,治家有道,而且在书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李佐贤夫妇同窗切磋书画技艺,赋词唱和,为名家所称颂,被誉为画坛伉俪。

主要成就

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收藏家、诗人。

人物履历

李佐贤聪颖勤奋,博学多才。

道光八年(1828年),乡试夺魁中解元,十五年(1835年)会试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道光十八年殿试,3年后加科散馆,由礼部庶常授编修,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

道光二十四年典试江西,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出守福建汀州知府。咸丰二年(1852年)引退故里。

擅长领域

李佐贤工于诗文,擅长书法,兼涉考据之学,对金石书画,砚石印章能剖析微茫,辨其真赝,是清代著名钱学家、鉴赏家、金石家。

主要作品《古泉汇》

专心古币

李佐贤少时喜爱金石书画,擅长画竹,尤以古钱为专好。初居乡里,见闻未广,未官前,游学于齐鲁邹滕故都间,随地访求古币及有关学问。

21岁中解元后,游学济洛,往来于齐鲁邹滕故都间,随地访求古钱币及有关学问,见闻益广。供职京都时,于国史馆有机会阅读抄录了大量的古籍。

鲍康在《观古阁丛稿》中说:"李竹朋久居京师。借抄《永乐大典》中关于古泉一门,颇为详备"。为后来研究古币、金石、书画,集累了大量的文字资料。

与海内同好鲍康、刘喜海、陈介祺、吴式芬、吕尧仙结为金石之盟,互为投赠,积累大量文字和实物资料。

道光十五年,李佐贤中进士后,居国史馆近十年间,公余,常到街市、厂肆浏览购买古籍、文物。当时,北京的琉璃厂、海王村是他经常出入的地方。

所见古币品种日多,每遇奇钱异币,不惜重金购买。闲暇专心研究,并常与京中同好者相互投赠、切磋学问,逢遇罕见古钱,则设法借取,搞成拓片,连同记述文字一体保存。

他的同窗好友张铨对其长期备尝艰辛地专心已收集古币、金石、书画十分钦佩,曾赠诗曰:敝衣谈食心自欺,海王村里觅古籍。收藏切磋几十载,泉汇回影成巨著。

至道光二十四年,他将所藏古币资料整理装订成册,成为《古泉汇》之雏形。从道光二十六年起,李佐贤任福建汀州知府6载,因公事纷繁,无暇顾及古钱币的搜集与研究。

咸丰七年进京闲居,将主要精力放在古币研究上,数年不辍,把所收藏的10大箱古币分类鉴别,逐类绘图并加注释。

1858年(咸丰八年) ,李佐贤复居京都,开始编著《古泉汇》,至1864年(同治三年) 成书,共64卷,17册。该书是研究古钱币的珍贵史料,今存山东省图书馆。

《古泉汇》集泉学著作之大成,收录古钱拓本6000余种,钱范75个,对春秋战国时繁多的刀币、布币,首次加以考校分类,著录农民军及地方割据势力的钱币,在古钱学研究中堪称创举。

1873年(同治十二年),与鲍康合著《续泉汇》14卷、补遗1卷,另著《续泉说》2卷。《古泉汇》凝聚了李佐贤毕生心血,是研究钱币学的重要资料。著名学者王献唐在《五镫精舍印话》中说"利津竹朋佐贤以治泉知名。

《古泉汇》一书,为历代泉学之冠。"日本钱币学家甲贺宜政在《东亚钱志》序中说:"近年钱币著作,以李氏之《古泉汇》最为翘楚"。

1865年(同治四年),辑成《石泉书屋诗钞》,翌年,完成《武定诗续钞》。李佐贤收藏研究书画凡四十年不遗余力。

1871年(同治十年),编辑《书画鉴影》24卷,记录鉴定自东晋至清乾隆名家书画。李佐贤于治印亦颇有研究,有齐鲁藏印家的称誉。1850年(道光三十年),辑成《石泉书屋印存》,1876年(光绪二年)辑成《得壶山房印寄》。

著作

李佐贤晚年著作甚丰,有《古泉汇》、《书画鉴影》、《石泉书屋》、《石泉书屋类稿诗抄》、《武定诗抄》等。同治六年还编辑了《武定府诗续钞》24卷。光绪二年(1876年)李佐贤卒于利津,终年69岁。后世称其为钱币学家、金石学家、收藏家、鉴赏家。 其传记载于《清画家诗史》。

藏书之家

李佐贤

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福建汀州知府等职。

咸丰二年(1852),引退故里。自其弱冠时即嗜收藏金石书画。金石中尤以古泉为专好。

其家先世即有藏书,其父李文桂,字镜秋,官云南思茅同知,购书数千卷。他又广而购置,与戴醇士、吕尧仙、刘燕庭、吴式芬、陈介祺、鲍康、叶名澧诸人订交,互相投赠,而各家异泉俱经借拓,久遂裒然成帙。先后积书不下3万卷,藏于"石泉书屋"中。

编纂《石泉书屋书目》,分为经、史、子、集、丛书、类书六大类,同治三年(1864)编成《古泉汇》,共64卷。

《古泉汇》集钱学著作之大成,收录古钱拓本6 000余种,钱范75个,对春秋战国时繁多的刀、布币,首次加以考校分类,诸录农民军及地方割据势力的钱币,在古钱学研究中堪称创举,被中外古钱币学家奉为经典。

多才博学,留下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著作,著《书画鉴影》全书24卷,记述作者亲眼过目的书画作品,并涉及内府图书,内容始于东晋,终于乾隆前,按卷、轴、册分类记载。辑有《石泉书屋丛书》。--《中国藏书家通典通典》2005年版





参考来源

  1. 李佐贤 ,新浪网
  2. 李佐贤 ,书法欣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