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健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健吾
李健吾
出生 1906—1982
国籍 山西運城人
职业 現代作家、戲劇家、文學翻譯家
知名作品 《这不过是春天》《以身作则》《金小玉》《青春》

李健吾( 1906年—1982年 )筆名劉西謂中國山西咱運城鹽湖區人。現代作家、小說家、散文家、集戲劇家、評論家。曾留學法國,研究福樓拜作品。回國後致力於教學、寫作和翻譯工作。散文《雨中登泰山》被選入教材。[1]

生平与创作

李健吾的父亲李鸣凤(1879~1920)是清末秀才,曾担任山西省革命军首领,民国建立后任第十九混成旅旅长。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李鸣凤到北洋政府陆军部任职,李健吾也来到北京,在师大附小上学。不久,李健吾的父亲被关系不好的阎锡山第二次逮捕。民國九年(1920年)農曆18日,被陝西督軍陳樹藩於西安暗害。当时李健吾年仅十三岁。李健吾在附小时就开始演戏,不久和师大学生合作,扮演陈大悲的《幽兰女士》之类戏中的女角,结识了熊佛西

1921年考入师大附中之后,李健吾就开始文学创作,尝试了独幕剧、短篇小说、新诗、散文等体彩,有的刊载在《晨报》的文学副刊上,受到编辑王统照的注意,两人成为忘年交。1925年行将毕业的李健吾因组织反对教育总长马君武的活动,被关押在国务院。1925年,李健吾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但任教的朱自清认识李健吾,建议他改读西洋文学系。在清华的几年间,李健吾深受肋膜炎肺结核之苦,只能休养,还曾写过几个中篇和一部长篇小说毕业后的李健吾担任系主任王文显的助教。

1930年阎锡山下野,1931年李健吾得以回乡埋葬父母。得到一些资助后,他赴巴黎大学研究居斯塔夫·福楼拜等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其后两年还常在国内刊物上发表文章,反对内战,主张团结抗日。1933年回国,完成了《福楼拜评传》。受时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郑振铎邀请,李健吾到暨南大学教书,但不就辞职,之后住在真如,结识了周煦良张天翼等先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健吾搬到法租界居住,常到郑振铎家作客,结识了阿英和夏衍。李健吾一面写书评,对叶紫、小军、艾芜等青年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一面也写戏剧、短篇小说和散文,是当时“孤岛话剧”的一员。在创作的同时,李健吾还一直埋头翻译福楼拜的小说,福楼拜的主要著作中只有《萨朗波》一篇没有译完。他还翻译过莫里哀的喜剧。

參考來源

  1. 運城新聞網. 「河東記憶」李健吾的文學人生. 每日頭條. 2017-11-30 [2019-12-23]. 

视频

诵读泰山第八期(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left>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