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镇位于泗阳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1.5公里。面积65.65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2762人(2017年)。众(兴镇)裴(圩)公路过境,东濒中运河,西邻高松河。辖李口、谭坝、崔陈、凌孟、葛庄、灯塔、李庄、罗圩、农李、其虎、梨园、渡口、吴集、芦塘、八堡、南运河16个村居。

历史沿革

清朝初年,在黄河岸边有一渡口,’一姓李人家设义渡,故称。李义口”。咸丰五年(1885年)黄河改道,北由山东利津入海,此地黄河涸竭,成为废黄河。文生罗深与杨尧,在此兴集,改名李家口。抗日战争时,李口属苏皖边区淮泗县。1940年10月,淮泗县在李口设立李口区。1949年5月,泗阳、泗沭、淮泗合并为泗阳县,仍设李口区。1958年,建立李口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建制,改为李口乡。

2000年撤乡设镇,李口、其虎、葛庄、安康、杨码撤村改居。2003年,辖李口、葛庄、其虎3个居委会,凌孟、渡口、农李、李庄、吴集、卢塘、南运河、谭坝、崔陈、灯塔、罗圩、梨园13个行政村。

八堡人家

八堡村拥有很长建村史,地势西高东低,村庄南北纵向排布,南接庄卢线,东临大运河,西靠古废黄河,新建线穿村而过。平原为主,杨树环绕,郁郁葱葱。

八堡人家

为了加强进一步乡镇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生活,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是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全村新建绿化广场5000平方米,公厕、路灯等各种公共设施基本齐全,全村完全是在原有的地形上加以建设,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势风貌与特色,成为一道亮丽的新农村建设风景线。

记得小时候,八堡村给我的印象到处都是田地,泥巴路,窄而短,村道比较闭塞,但是说实话,河水相当清澈。在我大二的时候,听说政府对家乡进行改造,村庄、道路等统一规划,当然是好事情,寒假暑假回家都能看见家乡一点点的发生改变,超市,垂钓中心、公园、广场、幼儿园、活动中心等,方便村民娱乐。尤其道路的变化最大,可喜可贺。2015年了,差不多三年的建设,整个村庄容光焕发,干净整洁。美中不足的是,发展似乎停滞了,很缓慢,已饱和的状态,现在村庄差不多以插建为主,据说有万亩良田,但是没什么动静。总的来说,家乡能发展成这样,已经感到自豪了!

2013年毕业之后,通过校招进入苏州常熟波司登上班,每次电话回家,父母时不时的提起家乡的点点滴滴。苏南的地理优势使得经济快速发展,与其说进入小康生活还不如说乡镇建设比苏北差不多快了10-15年,遍地是厂房、公司等,苏南这边家家独院,类似小别墅,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一家一台车,90后一代90%是独生子。这样一来苏北没法和苏南相比较,这是现实。但是只要政府加强对家乡的建设和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美好乡村现代化指日可待。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90后的我不能说为家乡能做多少贡献,但是有朝一日,愿尽自己微薄之力贡献家乡的美好建设付出一臂之力。[1]

工业经济

2012年,李口镇在泗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打造一区三园,统筹城乡一体”为发展思路,以“冲刺第一方阵、争取全面先进”为赶超目标,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亿元,财政总收入5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即为10322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24.6%、73%、21.7%。今后一段时期,我镇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冲刺第一方阵,誓夺全面先进。到2012年12月底,全镇实现人均GDP、 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冲进全县前三。总体发展思路是:构筑发展载体,打造“一区三园”;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两大基地”;明确主攻方向,推进“四大工程”。所谓打造“一区三园”就是指围绕九个一打造好一个镇区,建设好道口工业园、八堡建材园、城南物流园三个园;培育“两大基地”就是指培育山羊养殖和百合种植基地;推进“四大工程”就是指财政收入翻番工程、亿元项目招引工程、康居示范村创建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和工业突破战略取得新业绩,全年完成引进合同项目17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0.9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市、县考核认定项目4个,新建标准化厂房14.3万平方米,其中单层9.12万平方米,复式厂房5.18万平方米。全民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发展,道口工业园、八堡建材园、城南物流园分别入驻企业49家、6家、2家。

园区建设

强力加快“三园”产业集聚。“三园”是李口今后几年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近几年来,通过不断招引,已落户项目40多个,其中,亿元项目3个、规模企业18个、中小企业20余个,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今后要继续按照“科学规划、加速发展、完善配套”的要求,全力加以推进。突出加快项目招引。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切实把我镇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环境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创新招商方式,突出加快一批重点项目推进。道口工业园、八堡建材园、城南物流园等“三园”先后落户一批项目,有刚开工的、有在建的、有即将投产的,我们必须做好服务,全力加快项目推进。道口工业园方面:一是抓好润基建材、恒坤实业、驰力实业等三个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年底全部建成投产。二是抓好智胜实业、胶管项目等两个新开工项目建设。要督促其开足马力,上足人头,加快建设,确保建成投产;三是强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B区2万平方米复式标准化厂房要保证在10月底全部建成。C区已建成的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在年底前要全部联系有项目入驻,确保入住率达100%;同时,要通过“筑巢引凤”和扶持激励等措施,确保下半年新开工建设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四是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保障道路、排污、通讯、供电、供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城南物流园方面:在做好规划的同时,重点抓好三项建设。一是重点加快羊肉美食城建设。要按照“精心规划、精品建设、精心打造”的要求,全力加以推进。当前,要重点做好35千伏杆线、电信、联通、有线电视杆线的移迁工作,迅速平整土地,确保9月下旬开工建设。二是重点加快物流产业项目的引进。10月份完成物流园驾校搬迁,加油站项目9月底实现挂牌。三是进一步加快鑫正祥综合体项目建设。11月份综合体建成或投产,12月底7层6000平方米鑫正祥大酒店建成营业。八堡建材园方面:重点做好丹瑞新型建材、华隆、华益等6个建材类企业的帮办服务,目前,丹瑞、常鑫两个建材企业已实现正常生产,其它4个企业正在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全部投产达效。认真做好八堡建材园规划,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功能。突出做好项目服务帮办。建立健全全民创业园管理体系、帮办体系、服务体系。

特色农业

实现李口由农业大镇向农业特色强镇发展,必须要因地制宜,抓住特色,明确重点,培育主导。

加快培育一批高效农业项目。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在特色、规模、效益上求突破,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力强的高效农业基地,加快培育一批高效规模特色产业,发展一批专业特色村居。一是突出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进高效蔬菜、花卉苗木、应时鲜果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以瑞信农业为依托,以农李、罗圩、李庄等村为基础,大力发展百合花卉产业,至“十二五”末,百合花卉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0000亩以上,将李口打造为闻名全国最大百合花卉生产基地。二是突出发展规模畜禽养殖业。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提高集约化养殖水平,以专业大户为重点提高中小规模养殖发展水平。当前及今后,李口要紧紧抓住羊肉美食城建设的机遇,抓住已有的开源山羊养殖合作社高密度养殖基础,加快推进凌孟村恒源山羊、农李村龙盼牧业、卢塘、吴集村视野农业等新的三大山羊养殖基地培育,实现年出栏山羊30万头目标,力争将李口镇打造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山羊养殖基地。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进程。坚持以工业化的思路改造农业,以市场经济的理念发展农业,以现代管理方式经营农业,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最能延长产业链,最有附加值,最有带动力。但目前我镇农业龙头企业不到5家,发展比较滞后,必须要加快引进,加快发展。力争每年建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5000万元,每年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200户以上,二是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城南物流园为载体,以山羊养殖为带动,计划在今明两年内重点建设一个农蓄产品(山羊)批发市场和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培育农产品运销经纪人,大力发展连锁、配送、专卖、直供,探索发展农产品拍卖和期货交易。农民经纪人每年发展500人以上;三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以泗阳县“十佳五好合作社”即开源山羊养殖合作社为示范引领,促进各合作社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每年发展不少于10个,五好合作社不少于2个。

落实加快推进规模农业发展一系列举措。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要培育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组织,鼓励进城农民工把土地承包权与社保进行置换,把宅基地使用权与城镇住房进行置换,促进土地流转,确保每年流转土地6000亩以上。二是依法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依法、自愿、有偿前提下,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3000亩示范方建设,确保连片面积达3000亩,核心区面积不少于500亩,并做到土地流转手续规范。加快土地确权发证和土地增减挂钩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程序,达到签字率100%,准确率100%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三是加快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要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支持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二、三产业,引导富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即培植“四个经济带”:一是万亩新品种蔬菜生产示范带。以凌孟、葛庄、李门、农李蔬菜专业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带动农李路、众裴路和宿淮高速公路两测近10个村发展规模种植。从湖北农科所引种新品藕种“鄂莲四号”,在其虎、罗圩,梨元三村建立3000亩浅水藕基地;二是以万亩生态林为基地,大力推广林油、林菌等林农复合型经营模式,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三是食草畜禽养殖示范带、充分依托大运河、古黄河、条堆河及高松河等河道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草畜禽养殖,走节本增效之路,力争年养殖草鸡、叫季鹅、山羊等150万只以上;四是银杏、花卉和中药材套作示范带。在吴集、八堡等村大胆尝试银杏、中药套作模式,规模种植2000亩。为了让群众吃上“定心丸”,达到调有样板,减少风险,镇党委抓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个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明确调整重点,突出搞好资金筹集、项目落实、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刘格民、张建生,崔陈村党支部书记张如庆等,闻风而动,多方筹资48.5万元,在生态林地兴建了占地20亩的大型养鸡场,每天前往“取经”的群众络绎不绝,一致称好。

城镇建设

镇区“九个一”项目强势推进。富景假日大酒店建成即将投入运营,羊肉美食城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丽舍名都、其虎公园、南京路拓宽改造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八堡成功创建为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

坚持高起点规划,打造个性城镇。城镇规划直接关系到城镇品位的高低、城镇功能的完善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精心编制、严格执行规划,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来规范和推动城镇建设。要按照“工业城镇”、“生态城镇”、“宜居城镇”的建设理论,认真落实李口镇总体规划,按照“北扩、东进、西延”战略,迅速拉开框架,完善配套。在推进过程中,要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坚持不符合城镇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 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得突破规划控制范围。

坚持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城镇。发展是城镇的永恒主题,建设是城镇的根本任务,特色则是城镇的生命与灵魂。一是抓重点项目,在彰显特色上着力。近几年来,李口围绕扩容提质的总体要求,连片开发了欧亚花园、葛庄新村、金府花园一批城镇建设重点项目,集聚了一些人气、商气,但项目总体而言缺少品位、缺乏特色。下一步,我们必须精心打造。我们将重点抓好羊肉美食城和葛庄新居建设,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建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美丽一片。二是抓配套设施,在完善功能上着力。在推进城镇建设“九个一”过程中,要狠抓城镇功能的配套完善。李口镇区基础实施配套较为落后,在今后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对路网结构设计、公共绿地配置、市政设施配套、垃圾污水无公害处理等问题细心谋划,细心建设,尽力实现全面配套。在基础设施配套上,我们将投资2000万元,着力打造其虎公园改造,高标准铺设长1800米、宽16米南京路,两项工程将在9月份开工建设,确保年底建成通车。通过完善城镇功能,推动李口形象的确立和城镇品位的提高。三是抓生态开发,在提升品位上着力。注重城镇路旁增绿、公园植绿、水体泛绿的思路,全面加大生态城镇建设步伐。

坚持因村制宜,打造魅力村居。重点抓好农李、八堡两个村居建设。农李村为策应县委县政府跨河发展,建设“南岸生态新城”的战略,重点加快农李人家、欧洲小镇、安居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市“十佳康居示范村”;八堡村要依托“地势起伏、水系贯通、树木葱茏”的自然条件,按照省委、省政府“六整治、六提升”要求,利用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精心打造省级“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着力将八堡建成为最宜居家园、最魅力家园、最人文家园。要通过农李、八堡两村示范引导,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在登新台阶,在上新水平。

从2010年以来,李口镇城镇建设按照融入城南新城的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4年之后成效明显。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规划范围现扩大北至盐徐高速、南至卢李路、东至条堆河、西至1号路,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1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由2010年的0.8万人增加到目前1.3万人,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15.1 %增加到目前 24.5%。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服务功能不断加强。随着镇区南京路、学府路等主要道路的铺设,镇区形成“三纵三横”的道路框架,配套建设了管网、绿化、亮化,新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其虎公园,对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危旧片区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快速推进。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万顷良田和危旧片区改造,先后建成葛庄新村、农李人家、欧洲小镇、欧亚花园、鑫正祥花园、羊肉美食城、丽舍名都、泗阳物流产业园、锦绣新城等小区,总建筑面积达到50多万平方米,城镇品味大大提升。

82013年工作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李口提前一年实现小康的关键之年,也是李口开启新一轮城乡统筹发展之年。

面对周边竞争压力趋紧,各界干群期望越来越高的形势,李口镇将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争取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更大的突破。坚持做到三个不动摇:一是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即坚持打造“一区三园”(镇区、道口工业园、八堡建材园、城南物流园)、培养“两大基地”(百合、山羊)、实现“两大提高”(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社会和谐程度)、锻造“两支队伍”(机关干部、村居干部)。二是坚持既定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即继续围绕“冲刺第一方阵、夺取全面先进”目标奋斗。三是坚持李口持续加快发展信心不动摇。鼓足全镇干群干劲,咬定目标,敢抢敢拼,决不懈怠,勇争一流。

具体目标是:2013年,全镇实现GDP15.2亿元、财政总收入8000万元(力争9000万元)、公共财政收入4000万元(力争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66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 %、48%、38%、22%。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再升新台阶,再创高水平。

现任领导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炜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镇党委书记、泗阳道口工业园(李口全民创业园)党工委书记 —朱先旺。

相关视频

李口镇 出歌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