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四光纪念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四光纪念馆

 

 

 

李四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11号,原是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住宅,现为其纪念馆。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最后十年(1962年至1971年)是在国家为他专门建造的宅院里度过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院子还在,并于李四光诞辰一百周年(1989)时辟为李四光纪念馆,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题写了馆名。李四光纪念馆是一幢两层小楼,总建筑面积989.1平方米,有院墙环绕,院门朝北(以前朝南),楼门朝西。院内曲径通幽,有假山、喷泉、果木环衬。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搬迁历史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夫妇回到北京,李四光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年底,李四光住到遂安伯胡同。 1955年秋,李四光家迁往复兴门内的嘉祥里。1956年底,迁居西山象鼻子沟。后来,由于战备需要,李四光再次迁居,此次于1962年迁居至紫竹院北边,即今李四光纪念馆。

1961年,李四光亲自设计了这里的庭院和居室。1962年李四光入住此处,直到1971年4月底,李四光因病住进北京医院。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在北京医院病逝。1989年10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为故居题字:“李四光纪念馆”。由于李四光的后代尚在此居住,故该纪念馆尚未对外开放,仅接受内部参观。

李四光小道

这座宅院紧邻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南门,门外有一棵大银杏树。李四光在此居住时,常在这银杏树下边思考边散步,穿过树林之后,自地质力学研究所东侧向北,然后再向东走,直到白颐路(今中关村南大街),再原路折回。这条路人称“李四光小道”。1985年,李四光小道东西走向段被辟为沥青路,1986年被命名为民族学院南路,后改称民族大学南路。李四光小道的南北走向段,今为民族大学西路的南段。

结构

李四光解放后回国,搬过几次家,曾落脚在香山附近的象鼻子沟。上世纪60年代,因备战需要而迁居。有关方面请他去看过李济深在城内东单的一处住宅,李四光感到那处房子过于豪华,与自己一贯的生活志趣相左,便放弃了。

此后,他亲自选址、设计,并由国家建造了这栋小楼。如今院子里很多已成材的大树,都是当年李夫人许淑彬带着大家栽的,李四光也亲手种植了其中的几株。

李四光的最后十年(1962年至1971年)是在国家为他专门建造的宅院里度过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院子还在,并于李四光诞辰一百周年(1989)时辟为李四光纪念馆,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题写了馆名。李四光故居是一幢两层小楼,总建筑面积989.1平方米,有院墙环绕,院门朝北(以前朝南),楼门朝西。院内曲径通幽,有假山、喷泉、果木环衬。

馆内概况

李四光生前用过的电视机、收音机、照相机小提琴,办公桌、书柜等保存较好。

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后,一直住到1971年去世。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做学问。一些由他主持或他参加的小型会议,常在家里召开;何长工、刘景范等原地质部负责人也常来家中汇报事情,因而一进大门右手那间面积较大的客厅,实际兼具会议室的功能,四周是书橱和沙发,中间是一张长条桌和若干把椅子。靠窗一侧陈列着许多第四季冰川沉积物的地质标本,多为当年李四光野外考察的收获。

其他家具则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一个质感陈旧的皮沙发的扶手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棉絮。这几个沙发,还是李四光1950年回国时,在旧货市场上买的便宜货,看来年头更为久远。客厅的隔壁是办公室,尚未恢复原样,但一张大写字台是李四光用过的。

办公室一端墙上有一块玻璃黑板,当年地质队野外作业回来,向李四光汇报时,他常利用黑板做一些讲解或布置,也曾借这块黑板给科技人员讲授地质力学,这大概是多年执教生涯所养成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黑板上写着“斗私批修”四个粉笔大字。

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这首曲谱和李四光在国外常拉的小提琴,都陈列在纪念馆里。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衣着也很不讲究,得过且过,甚至补丁摞补丁。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

纪念馆现状

李四光夫妇在世时,这幢小楼只他们两人居住。他们去世后,女儿李林一家搬了过来。李林三年前过世,丈夫邹承鲁也患病在身。一门三院士,已传为佳话。

四十多年前,李四光家的小楼,李家南门外那棵有上千年历史的银杏树,以及明朝大太监刘瑾等历史人物的墓碑,都是周围颇为扎眼的标志。如今高楼林立,李四光故居被夹在当中,小楼因年久失修,多少显得有些残旧。[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