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孚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孚青
图片来自名人简历网

李孚青,[清](公元一六六四年至一七一九年以后)字丹壑,河南永城(一作合肥)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年,卒于康熙五十八年以后,年在五十六岁以外。(四库总目提要云:年未四十而殁。但孚青中进士为康熙十八年,集中所收诗,迄于康熙五十八年,中间巳隔四十一年,可见已自相矛盾,故不从)父天馥,官至大学士。孚青年十六,中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人呼为黑头公。孚青著有野香亭集十三卷,《四库总目》所收为自康熙三十七年至五十八年之诗,按年分卷。

基本信息

本 名: 李孚青

所处时代: 清朝

出生日期: 一六六四

逝世日期:一七一九

籍贯:江南合肥

身份:诗人

人物简介

李孚青(1664年-?),字丹壑,江南合肥人,祖籍河南永城

清朝翰林、诗人。李孚青为大学士李天馥之子。

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仅十六岁即考中己未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父丧后回乡不仕。

《郎潜纪闻三笔·卷四》:李孚青十六岁入翰林:合肥李编修孚青,文定相国子也。康熙己未入翰林,年才十六。本朝科第之蚤,惟顺治乙未满洲伊文靖公桑阿,馆选时与之同岁。

个人著作

工诗,著有《野香亭集》。《晚晴簃诗汇》录其诗一首。 

豫让桥

女为悦己容,士为知己死。

壮哉一豫让,乃能达斯旨。

吞炭复漆身,忠烈忘妻子。

国士与众人,岂曰可方比。

斩衣志未成,报智亦足矣。

荒桥旧址空,流水只如此。

至今太行云,犹作剑锋气。

注释

1. 《郎潜纪闻三笔·卷四》:李孚青十六岁入翰林:合肥李编修孚青,文定相国子也。康熙己未入翰林,年才十六。本朝科第之蚤,惟顺治乙未满洲伊文靖公桑阿,馆选时与之同岁。

2. 2.02.1《词林辑略·卷二·康熙己未》:李孚青,天馥子。字丹壑。河南永城人。散馆授编修。著有《野香亭集》。

3. 《清史稿·列传五十四·李天馥传》

4.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七》 ==相关人物== 

与谢启昆

翁方纲尝于〈冯鱼山诗集序〉称云“予虽序蕴山诗,然实知其夙夜殚心职务,虽尝以李丹壑目之,而不欲急趣其以诗名也。”蕴山谢启昆,李丹壑即李孚青也。而鱼山者,冯敏昌。此可见李孚青诗造诣之一端。 

与王士禛

“往者渔洋之门独许李丹壑为言诗得髓”。

家世背景

其父李天馥:

李天馥,字湘北,号容斋,安徽合肥人。明崇祯八年(一六三五年)生。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清顺治进士,由庶吉士累擢户部左侍郎,调吏部,以扬清激浊为己任。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卒,谥文定。著有《容斋集》。 [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