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家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家洋
出生 1956年7月 安徽肥西
国籍 中国
民族
母校

植物分子遗传学家

研究领域 =
医学
职业 植物分子遗传学家

李家洋 [1]

  • 植物分子遗传学家 男,1956年7月生,安徽肥西人。198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91年获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农业部副部长等。

人物经历

  • 1956年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植物分子遗传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
  • 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
  • 1984年,中国科学院遗传所 硕士学位。
  • 1985-1991年,获美国布兰代斯(Brandeis)大学 博士学位。
  • 1991—1994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汤普逊(Boyce Thompson)植物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4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2011年,美国科学院院士。
  • 2012年,德国科学院院士。
  • 2011年,获得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ASPB) 终身会员奖(Corresponding Membership Award)。
  • 2012年11月14日,当选为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 2013年5月21日,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
  • 1999-2001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所长
  • 2001-2004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 2004-2011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 2011-2016.12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 兼任:中国遗传学会七、八届(2013 截至)理事长等。
  • 2011年5月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S)院士增选名单揭晓,本次共新增院士90名,其中外籍院士18名。其中李家洋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 利用模式植物探索植物内源激素与外界环境因子对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理。(1)阐明了拟南芥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主要来自色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吲哚-3-甘油磷酸(IGP)。(2)系统鉴定和研究油菜素内酯的应答基因,发现油菜素内酯可通过通过诱导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细胞分裂,可在拟南芥细胞培养中替代细胞分裂素提出植物细胞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的假说。(3)发展系统鉴定植物功能基因的植物表达文库转化法,分离了一批株型与育性等生长发育性状发生改变的拟南芥突变体,并克隆出相关基因。

主要奖励

  • 2004年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生命科学成就奖
  • “长江学者成就奖”二等奖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金讲演奖。
  • 第一个《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植物生物学年鉴) 发表文章中国本土科学家。
  • 2017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所领导的“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由韩启德院士颁奖。
  • 2018年1月8日,李家洋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8年5月30日,李家洋项目获得了2018年度陈嘉庚科学奖。
  • 2018年9月8日,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李家洋等三人获得“生命科学奖”。奖金为100万美元奖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获奖理由: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

参考资料

  1. [1] 中国科学院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