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慧芳,曾用名:李淑棠,生于中国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1]

李慧芳
出生 1923年7月24日
北京
逝世 2011年6月23日
国籍 中国
别名 “李淑棠”
知名作品   《汉明妃》

目录

人物介绍

李慧芳(1923年7月24日-2011年6月23日),曾用名:李淑棠,京剧表演艺术家,生于中国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从小在祖父的熏陶下喜爱京戏,6岁起就成了卖唱的苦孩子;20世纪3、40年代,为养家糊口渐渐练就精湛的技艺,终成名角;红遍上海滩、享誉大江南。20世纪50年代落户北京,成为首都舞台生、旦全才、艺压群芳的梨园翘楚。李慧芳她扮相俊美,嗓音宽厚清亮,会戏很多,能演四大名旦的戏,还能兼演老生、小生,善于在一个剧目中扮演两个不同行当的角色,形成特有的"杂家"风格。2011年6月23日,李慧芳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

演艺经历

6岁开始卖唱生涯,9岁拜李玉龙、宋继亭学老生,13岁登台,演出了

空城计》《群英会》《一捧雪》等剧。

1946年,改习青衣,拜程玉菁、赵桐珊为师,曾与周信芳合作,演出了《四进士》《徽钦二帝》等剧。

1950年,在苏州市开明京剧团领衔主演。

1955年,调中国京剧院。[2]

1960年,调梅兰芳剧团,后入北京京剧院三团。

艺术特色

李慧芳扮相俊美,嗓音宽厚清亮,四大名旦的戏都能演,还兼演老生、小生,善于在一个剧目中扮演两个不同行当的角色,如在《四郎探母》中,前饰公主,后饰四郎;在《吕布与貂蝉》中,前饰貂蝉,后饰吕布。或在一场演出中,前演梅派的《宇宙锋》,后演言派的《上天台》等。

主要作品

代表剧目

演出剧目有老生戏《黄金台》《空城计》《一棒雪》《战太平》《辕门斩子》《李陵碑》《宝莲灯》《桑园会》《上天台》《四郎探母》及连台本戏《三门街》《西游记》等,旦角戏《四进士》《徽钦二帝》《凤还巢》《宇宙锋》《贵妃醉酒》《生死恨》《蝴蝶杯》《秦香莲》《汉明妃》《荒山泪》《红楼二尤》《大英杰烈》《木兰从军》《五侯宴》,小生戏《白门楼》《群英会》,另外,她在现代戏《洪湖赤卫队》《雪映古城》也有精彩表演。

李慧芳戏路宽广,一专多能,老生、小生、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等各行全能,形成她特有的"杂家"风格。

活动年表

1962年11月2日,农历壬寅年十月初六日:梅兰芳京剧团和北京青年京剧团1962年赴沪联合公演。

梅兰芳京剧团和北京青年京剧团在中国大戏院联合公演,主要演员有梅葆玖、李宗义、李慧芳、赵荣琛、王吟秋、王泉奎、刘连荣、梅葆玥、李元春等。

1975年4月,农历乙卯年:"中央文革"成立录音录像组录制传统戏

"中央文革"成立一个录音录像组,为毛泽东录制传统戏。参加的人北京的有李金泉、赓金群、高盛麟、洪雪飞万一英、侯少奎、李宗义、杜近芳、李慧芳、马长礼等,上海的方洋、刘异龙、闵惠芬等。

1977年9月11日,农历丁巳年七月廿八日:北京京剧团文革后首演《逼上梁山

北京京剧团恢复首演全部《逼上梁山》。剧本由金紫光根据延安平剧院演出本整理改编。导演为李元春、赵炳啸、李慧芳、马彦祥。主要演员李崇善、赵世璞、罗荣贵、赵炳啸、冯万奎、刘永贵、张四全等。该剧在京连演多场,在传统戏文革后恢复上演之初,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该剧自2月9日开始改编,其间马彦祥多次与原作者之一齐燕铭以及北京京剧团负责人薛恩厚、萧甲、刘雪涛等进行研究讨论,并征求意见。在导演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1980年,农历庚申年:武汉江夏剧院落成

原武汉京剧院(大舞台)因年久重修,历时近两年落成,庆祝新剧场演出的名家云集,如张君秋、俞振飞、李蔷华童芷苓、关正明、孙正阳、李慧芳等人士参加。

人物写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