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成桂」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
 
(added Category:韓國軍政人物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 行 1: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李成桂
 +
| 朝鲜语    =  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
 +
| 图像    = 
 +
[[File:李成桂.jpg|缩略图|居中|]]
 +
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fbd13636bcb64529.jpg?size=350x450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5663477-5876133.html 来自360百科]
 +
| 图像说明 =   李成桂 |center
 +
| 出生日期 = 1335年
 +
| 逝世日期 = 1408年
 +
| 出生地点 =   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
 +
| 民族  =  朝鲜族
 +
| 国籍    =   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
 +
| 职业    =   历史政治人物
 +
| 在位时间  =  6年
 +
| 政治地位  =  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
 +
}}
 +
'''<big>李成桂</big>''' 李成桂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由于在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
 +
 +
 +
== '''人物生平''' ==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
 +
[[李成桂]]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由于在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
 +
1388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对外向明朝称臣,并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
第一次王子之乱后,李成桂让位于次子李芳果,奉为太上王。后来出奔老家咸兴,又被太宗李芳远挟持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后死于汉城。
 +
 +
== '''早年经历''' ==
 +
公元1335年(元至元元年,高丽忠肃王后四年)十月十一日,朝鲜太祖[[李成桂]]出生于元朝辽阳行省双城总管府(高丽称为和宁府,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南道金野郡黑石里)的李子春私邸。后来李成桂即位建国后,出生之地被改称为"永兴郡"(现称金野郡),并修建宫室,称为"永兴本宫"。
 +
李成桂的本贯并不在出生地永兴,而是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全州。15世纪中叶朝鲜王朝曾创制一首用谚文歌颂李成桂的诗歌,叫《龙飞御天歌》,将李氏家族比作根深叶茂的大树和源远流长的溪流。但实际上,全州李氏并非是高丽王朝的名门望族,顶多只是地方土豪。李成桂的始祖是新罗司空李翰。后传了十多代,到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后追尊为朝鲜穆祖)时,因为与当地官员争夺官妓的风波而弄得在当地无法容身,于是就举家迁徙到江原道三陟,后又迁到东北面宜州(今朝鲜元山),高丽政府曾任命李安社为宜州兵马使。后来李安社又投降蒙古,才在今咸兴一带定居下来,这是高丽高宗末年的事。 当地聚集了很多女真人,李氏家族深受女真影响,并出任了元朝在当地的军事指挥,进而成为这一地区的豪族。
 +
李成桂的曾祖父是李行里(后追尊为朝鲜翼祖)、祖父李椿(后追尊为朝鲜度祖,蒙古名孛颜帖木儿)、父李子春(后追尊为朝鲜桓祖,蒙古名吾鲁思不花),世袭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成桂的母亲则是崔氏(后追尊为懿惠王后)。
 +
李成桂自幼爱好打猎,武艺尤其是射艺高强。他二十二岁那年,即1356年,高丽恭愍王利用中国爆发元末农民起义的机会,发兵北拓领土,吾鲁思不花成为了高丽的内应,协助高丽军队攻占元朝双城总管府,此后李成桂与其父归顺高丽,成为高丽将领。吾鲁思不花归附高丽后,恢复高丽名李子春,官至荣禄大夫判将作监事、朔方道万户兼兵马使。
 +
 +
== '''南征北战''' ==
 +
高丽末年,战乱连连,此时正是李成桂赚取政治资本的时机。公元1361年九月,秃鲁江万户朴仪反叛,官军平叛不力溃败。此时,李成桂官居通议大夫东北面上万户、金吾上将军,以一千五百的兵力大破叛军初战告捷。这是李成桂出仕以来的首次战功。
 +
当年年底,中国境内的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四万人渡过鸭绿江、攻入高丽境内。在潘诚的率领下红巾军攻破静州、铁州、麟州,进而攻入西京(今朝鲜平壤),蹂躏高丽的国土。公元1362年正月,高丽参知政事安佑与上将军李芳实回师二十万攻击西京红巾军。李成桂本次领兵二千人参战,由东大门奋勇进击,率先登城,又立大功一件,从此威名日著。[1]
 +
此后,李成桂不断建立武功,公元1362年2月、7月李成桂任东北面兵马使击败元朝军阀纳哈出。公元1364年击败依附元朝的高丽反叛者崔儒,同年2月、侵入和宁(今咸镜南道永兴、现今的金野郡)以北讨伐女真。公元1370年以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自东北面渡鸭绿江攻打东宁府。北元东宁府同知李吾鲁帖木儿逃往于罗山城。李成桂一度到达辽阳。仅以身免的纳哈出称李成桂"年少而用兵如神,真天才也,将任大事于尔国矣。"凭借战功显赫,李成桂得宠于高丽恭愍王,官至密直副使,进阶奉翊大夫,赐端诚亮节翊戴功臣之号。
 +
公元1377年,李成桂在智异山歼灭倭寇名声大震、同年8月在西海道(黄海道)一帯大破倭寇。[2] 公元1380年倭寇500只船侵入云峰(今韩国全罗北道南原郡),占领引月驿,高丽败北,驻扎在当地的将军阵亡。李成桂被任命总指挥官击败倭寇首领阿只拔都(荒山战斗)。
 +
公元1382年,明朝命北元降将胡拔都深入到东女真地区,招抚当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进抵端州,女真首领金同不花降附,高丽命令其大将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女真败退。
 +
 +
== '''夺权之路''' ==
 +
[[File:即位初期的李成桂(1915年绘).png|缩略图|左|即位初期的李成桂(1915年绘)]]
 +
李成桂通过一系列重大战绩取得很高的威望,他与郑道传、赵浚、尹绍宗等新兴士大夫势力联手,抵制高丽王室和权门世族的旧势力。
 +
公元1388年正月,李成桂联合崔莹打倒了专权的林坚味、廉兴邦一党,崔莹被任命为门下侍中(首相),李成桂则任守门下侍中(副相)。同年,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高丽国王王禑、门下侍中崔莹密议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无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右军都统使李成桂出兵攻辽。五月,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上书要求班师,王禑不听。于是李成桂劝服曹敏修,果断在威化岛回军,返回开京(今朝鲜开城),流放崔莹,此后与曹敏修一起掌握高丽政权。六月,王禑被诸将逼宫退位,李成桂主张另立王氏宗亲,曹敏修、李穑则主张立王禑之子王昌,最终王昌即位,曹敏修和李成桂分任左右侍中,并以李成桂为东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统使,赐忠勤亮节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号;七月,李成桂利用赵浚的弹劾排挤曹敏修,独揽政权;八月,都总中外诸军事;十月,兼判尚瑞司事。<br>
 +
公元1389年十一月,王禑派人暗杀李成桂,事败,李成桂以明朝称王昌非恭愍王之后而不许入朝为借口,废王昌为庶人,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是为恭让王。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华,十二月被杀。恭让王只是李成桂的一个傀儡,他以李成桂为奋忠定难匡复燮理佐命功臣,封爵和宁君、开国忠义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田二百结、奴婢二十口,称中兴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孙荫职。李成桂(1915年绘)<br>
 +
以威化岛回军为契机,掌握实权的李成桂与新兴士大夫势力开始进行私田改革,主要以限制权门世族和佛教势力为目的,这种对经济基础的重新洗牌成为新王朝建立的前奏。<br>
 +
首先李成桂下令调查全国土地,1390年将所有现存的公私田册档都予以焚毁。次年颁布了土地制度的新法令--科田法。规定科田只能取自京畿地区,按每人已有的官阶对官僚集团成员实行分配,其他郡县土地属于公田。这样,高丽权门世族和佛教势力的经济基础遭到彻底破坏,从而敲响了他们的丧钟。另一方面,私田改革也象征着高丽王朝本身的没落,公田的增长使政府收入相应增加,为朝鲜王朝开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
 +
== '''登基为王''' ==
 +
公元1392年四月,效忠高丽王朝的大臣郑梦周被李成桂之子李芳远刺杀,自此李成桂篡国的最后一道障碍被铲除。
 +
公元1392年七月十二日,右侍中裴克廉等胁迫恭愍王妃废黜恭让王。七月十七日丙申,在右侍中裴克廉、判三司事赵浚、奉化郡忠义君郑道传、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亲信的劝进下,李成桂在开京寿昌宫即位,开创了朝鲜王朝五百年的基业。他时年五十八岁。
 +
公元1394年四月,李成桂为免除后患,遣中枢院副使郑南晋、刑曹议郎咸傅霖绞死恭让王及其二子。分遣刑曹典书尹邦庆、大将军吴蒙乙至江华岛,刑曹典书孙兴宗、佥节制沈孝生至巨济岛,将囚禁在两处的高丽宗室全部诛灭。结果,高丽宗室为躲避杀身之祸,将"王"氏增加笔画,改为玉、全、琴、申、田、车、周、马,以及龙、乃、金等姓氏,所以朝鲜半岛的王氏人口锐减,成为稀姓。<br>
 +
李成桂建国以后,就确立了对明事大的基本国策。1392年七月,李成桂遣知密直司事赵胖至中国明朝礼部上表:"定昌府院君瑶权署国事,及今四
 +
[[File:李成桂...jpg|缩略图|左|李成桂..]]
 +
年。瑶又昏迷不法,疏斥忠正,昵比谗邪,变乱是非,谋陷勋旧,谄惑佛神,妄兴土木,靡费无度,民不堪苦;子奭痴佁无知,纵于酒色,聚会群小,谋害忠直。又其臣郑梦周等潜成奸计,欲生乱阶,乃将勋臣李成桂、赵浚、郑道传、南訚等谮于权署国事,令有司论劾以致谋害,国人愤怨,共诛梦周。权署国事尚不悛改,又谋杀戮。举国臣民实虑社稷生灵俱被其害,惶惧失措,无可奈何,咸以为若所为难以主斯民奉社稷。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以恭愍王妃安氏之命,退居私第。窃念军国之务不可一日无统,择于宗亲,无有可当舆望者,惟门下侍中李成桂泽被生灵,功在社稷,中外之心夙皆归附。于是一国大小臣僚、闲良、耆老、军民臣等咸愿推戴,令知密直司事赵胖,前赴朝廷奏达,伏启照验,烦为闻奏,俯从舆意,以安一国之民。"<br>
 +
礼部以明太祖圣旨答复:"三韩臣民既尊李氏,民无兵祸,人各乐天之乐,乃帝命也。虽然,自今以后慎守封疆,毋生谲诈,福愈增焉。尔礼部以示朕意。"李成桂遣门下侍郎赞成事郑道传赴南京谢恩,并献马六十匹。<br>
 +
当年八月,又遣前密直使赵琳赴京进表:"权知高丽国事臣李成桂言:伏惟小邦自恭愍王无嗣薨逝之后,辛旽子禑冒姓窃位者十有五年矣。迄至戊辰春,妄兴师旅,将犯辽东,以臣为都统使,率兵至鸭绿江。臣窃自念小邦不可以犯上国之境,谕诸将以大义,即与还师,禑乃自知其罪,逊位子昌。昌亦暗弱,难以莅位,国人启奉恭愍王妃安氏之命,以定昌府院君王瑶权署国事。瑶乃昏迷不法,紊乱刑政,狎昵谗佞,贬斥忠良,臣民愤怨,无所控告。恭愍王妃安氏深虑其然,命归私邸。于是一国大小臣僚、闲良、耆老、军民等以为军国之务不可一日无统,推戴臣权知军国事。臣素无才德,辞至再三,而迫于众情,未获逃避,惊惶战栗,不知所措。伏望皇帝陛下以乾坤之量、日月之明,察众志之不可违、微臣之不获已,裁自圣心,以定民志。"<br>
 +
礼部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高丽限山隔海,天造东夷,非我中国所治。尔礼部回文书,声教自由,果能顺天意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不生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文书到日,国更何号,星驰来报。"
 +
当年十一月,再遣艺文馆学士韩尚质至明朝上表:"窃念小邦王氏之裔瑶,昏迷不道,自底于亡,一国臣民推戴臣权监国事。惊惶战栗,措躬无地间,钦蒙圣慈许臣权知国事,仍问国号,臣与国人感喜尤切。臣窃思惟,有国立号诚非小臣所敢擅便。谨将"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等号闻达天聪,伏望取自圣裁。"礼部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br>
 +
于是,"朝鲜"这一名称经过宗主国明朝批准,正式成为新王朝的国号。<br>
 +
李成桂遣门下侍郎赞成事崔永沚谢恩,又遣政堂文学李恬送明朝颁赐的给前朝的高丽国王之印,并请更己名为李旦。不过,虽然国号被批准,但明太祖始终没有认可李成桂的王位。<br>
 +
公元1395年十一月,遣艺文春秋馆太学士郑总赴京请诰命印章:"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差知密直司事赵胖奏达天庭,继差门下评理赵琳奉表陈奏,钦奉圣旨,许允权知国事。准奉礼部来咨内云:'国更何号,星驰来报。准此。'即差知密直司事韩尚质赍擎奏本赴京,钦奉圣旨节该:'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矣,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钦此。'除钦遵外,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初九日,差门下评理李恬送纳前朝高丽国王金印,又于当年十二月初八日准奉左军都督督府咨,钦奉圣旨内一款节该:'即合正名。今既改号朝鲜,表文仍称权知国事,未审何谋?钦此。'一国臣民战栗惶惧,咸请国王钦遵施行。见今虽称国王名号,窃缘未蒙颁降诰命及朝鲜国印信,一国臣民日夜颙望,仰天吁呼。伏请照验,烦为闻奏,乞赐颁降国王诰命及朝鲜印信施行。"<br>
 +
礼部以明太祖旨意拒绝:"今朝鲜在当王之国,性相好而来王,顽嚣狡诈,听其自然,其来文关请印信诰命,未可轻与。朝鲜限山隔海,天造地设,东夷之邦也,风殊俗异。朕若赐与印信诰命,令彼臣妾,鬼神监见,无乃贪之甚欤?较之上古圣人,约束一节决不可为。朕数年前曾敕彼仪从本俗,法守旧章,令听其自为声教。喜则来王,怒则绝行,亦听其自然。尔礼部移文李成桂,使知朕意。"<br>
 +
李成桂由于一直没有得到明太祖的册封,在上书明朝时仍然使用"权知高丽国事",国号更改后则使用"权知朝鲜国事"。朝鲜史官对李成桂屡上书明朝的事件,谓之"我太祖有百折不挠之毅"。<br>
 +
李成桂即位后,认为开京王气已尽,开始积极谋划迁都。即位后一个月就下旨由开京迁都汉阳(今韩国首尔,1395年改称汉城) ,建宗庙社稷、宫室城池,并在1394年开始营建景福宫。其间,一个传说相当传神地刻画了当年围绕新都争论的激烈情形--李成桂的挚友、高僧无学大师曾对汉阳的城池布局提出意见:"以仁王山作镇,白岳南山为龙虎。"首席谋臣郑道传则以儒家立场反对怪力乱神之说:"自古帝王皆南面而治,未闻东向也。"二人互不相让,场面剑拔弩张。最后,李成桂采纳了郑道传的意见,无学挖苦郑道传:"不从吾言,垂二百年当思吾言。新罗义湘大师云:择都汉阳,郑姓人是非之,不过五世,篡夺之祸生;岁才二百,板荡之难至。"<br>
 +
1396年,在宗社宫阙营建完成以后,朝鲜正式定都汉城。
 +
李成桂即位后,对内继续依靠郑道传等人实行改革,规划新王朝的蓝图,对外则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李成桂令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
 +
== '''凄凉晚景''' ==
 +
李成桂晚年偏爱神德王后康氏所生之幼子李芳硕,立他为世子,引发元配神懿王后韩氏所生之第五子李芳远的不满。
 +
公元1398年八月,李芳远发动"戊寅靖社"(第一次王子之乱),世子李芳硕及重臣郑道传等人被杀。李成桂在李芳远的压力下,另立子李芳果为世子,同年九月又禅位于李芳果(朝鲜定宗),被尊为太上王。<br>
 +
公元1400年,李芳远又发动"庚辰靖社"(第二次王子之乱),李芳果退位,五子李芳远即位,是为朝鲜太宗。经过两次变乱,痛失爱子和宠臣的李成桂对李芳远极其反感,"常郁郁不乐,游幸稍数" ,先后居住在老家咸兴、杨州桧岩寺及丰壤行宫等地,皈依佛门。
 +
公元1402年,被李芳远从咸兴挟持回京(参见词条咸兴差使),据史料记载,李成桂回京时企图用弓箭射死太宗,可见父子感情之淡漠。 此后李成桂被李芳远幽居在昌德宫内。<br>
 +
公元1408年五月廿四日,李成桂薨于昌德宫广延楼下别殿。 共计在王位七年,在太上王位十年,年七十四岁,庙号太祖,谥号康献至仁启运应天肇统广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大王。明朝赐谥康献。 葬在汉城近郊杨州俭岩山下的健元陵。<br>
 +
500年后,其后代高宗李熙建元称帝,追尊李成桂为太祖至仁启运应天肇统广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高皇帝。
 +
<gallery>
 +
[[File:李成桂.墓.jpg|缩略图|右|李成桂.]]
 +
</gallery>
 +
 +
== '''为政举措''' ==
 +
政治<br>
 +
李成桂发动兵变,经几度废立,自掌大权,并于公元1392年8月5日(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七日)登上王位,翌年奉明太祖圣旨改国号为朝鲜,称臣于中国明朝。<br>
 +
李成桂即位后定都汉阳,建宗庙社稷、宫室城池。同时由郑道传等人制订了《朝鲜经国典》。鉴于明太祖批评高丽诸王崇拜佛教而影响国事,李成桂推行崇儒抑佛的国策。寺院的土地多被没收,贵族庄园里的奴婢都被释放,并且实行开垦农地与改良农具谷种等劝农政策。
  
 李成桂 是元朝斡 千户 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 年, 李成桂与其父帮助 高丽 王朝恭愍王收 双城总管府后归附 ,后由于在 抵御元朝红巾军 入侵 战功显赫 被提拔
+
  经济<br>
 +
高丽王朝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的田柴科制。但是自高丽中期以来,豪族、寺院兼并土地日益严重,大地主的农庄林立,土地的国有制度逐渐受到破坏。国有的土地,被权臣所霸占,并且肆无忌惮地不断扩占,由此造成税制紊乱,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国家经济基础陷入危机(类似唐代均田制的瓦解)。权臣和佛寺对土地的占有是权臣得以在王廷作威作福的资本,占有国家大部份土地的权臣,自然就可以影响国家财政,进而可以左右国家政治,排斥打压异见的士大夫。因此,李成桂如若要铲除曹敏修,就必先要改革田制,削弱权臣之根基,然后才能一举除去。
 +
在威化岛回军之后, 李成桂 宣布将佛寺的三百多处土地收归国有,没收国家 北部和西北部的 有私田文契。
 +
公元1390年,焚公私田籍于市街,大火数日不灭。
 +
公元1391 年, 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共79万多结(包括耕地和荒地);并宣布实行科田法,整顿 高丽 中期以来陷于混乱的田制,恢 土地国有制度,重新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保护其使用权。国家规定,京畿一带土地按科(等级)授给在京任职的官员,称科田。第一科得田150结,依次递减,至第十八科得田10结。京畿以外的地方置军田,以养军士。地方官吏和"闲良",不论资品 下,随其本田多少 各给军田10结或5结。从"凡受田者身死 ,其妻有子媳守信者,全科传受,无子媳守信者,减半传受"看,科田和军田都允许程度不同的世袭。另有功臣田,可以子孙相传。公私奴婢、工商、卖卜、娼妓、僧尼等,不许受田。凡公私田租,水田1结糙米30斗,旱田1结杂谷30斗。除陵寝、仓库、宫司、公廨、功臣田外,有田者皆纳土地税,水田1结白米2斗,旱田1结黄豆2斗。科田、军田、功臣田都是私田,其余土地为公田,公田作为国家开支的来源。公私田的比例无资料可查,无疑公田占绝大多数。军田和科田,须向国家纳土地税,所以又是不完全的私田。重要的是国家规定公私田租的数额,"此外有横敛者,以脏论。"科田法的实施有积极意义,它限制了大农庄主的横征暴敛,有利于中央权力的加强,也多少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根据科田法的条例,土地按人的地位(等级)来分配,通常只供有生之年享有。受田者获得租权,而农民则得到耕种权。按惯例田租为庄稼收成的一半,通常作为租税缴纳给国家。 由于 就耕作权而言,农民作为佃农对土地的占有得到了保障,不能被没收,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此外,两班(即拥有官职的贵族)的土地积累受到这样一条规定的严格控制:科田将只 首都周围的京畿地区授予,在这个地区,政府很容易加以监督和监视,防止土豪 产生威胁 央。
 +
科田制是一场不见刀光剑影的争斗,通过田制改革,旧贵族失去了经济基础纷纷崩溃,李成桂及其心腹新官吏(郑道传、赵浚等)通过坚决地实行改革,获得了大量土地,进 控制了国家经济
  
1388年, 李成桂发 动威化岛回军 掌握 高丽 政权;1392 年,李成桂 王, 改国号为 朝鲜, 定都汉 城。 即位 李成桂 对内 实行改革, 清除 高丽 王的 力,对 外向明 臣,并 通过招抚 征服 朝鲜 半岛东 北地区的女真 部落 使其疆域 到图们江
+
军事<br>
 +
李成桂 公元1384年,明朝派女真千户白把山率70余骑至北青州,意欲接管故元合兰府辖区,由于兵力单薄,被高丽军击退。公元1388年明准备在元朝的双城总管府地区立铁岭卫的举动,促进了高丽加快向东北面 展的步伐。高丽表面对明朝"事大以诚",暗地进一步向女真地区扩展势力。公元1390年 ,高丽 越过伊板岭(摩天岭)于海洋设吉州万户府。翌 七月 派李必等"赍榜文招谕东女真地面诸部落"。 李成桂 朝鲜后,继承了高丽的北拓,到公元1392年即 位后 元朝合兰府辖区内的女真人,已大都附于 朝鲜 。如哈兰(今咸镜南道咸兴)都达鲁花赤奚滩诃郎哈,三散(今咸镜南道北青)猛安古论豆兰帖木儿,海洋(今咸镜北道吉州)猛安括儿牙火失帖木儿,甲州(今两江道甲山)猛安云刚括,洪肯(今咸镜南道洪原)猛安括儿牙兀难,秃鲁兀(今咸镜南道端川)猛安夹温不花,斡合(今咸镜北道镜城)猛安奚滩薛列 阿沙(利 )猛家朱胡引答忽等部,均受招抚。《朝鲜王朝实录》颂扬李成桂:"自孔州迤北至于甲山,设邑置镇,以治民事,以练士卒","延袤千里,皆入版籍,以豆满江为界 "
 +
 
 +
== '''后世评价''' ==
 +
 
 +
正面<br>
 +
世普遍对 李成桂 评价较高,特别是他建立朝鲜和 实行改革 等业绩。比如韩国历史学家李基白称"李成桂代表高丽末年出现的一股新势力",即与权门世族对立的新兴士大夫势力 而对其予以肯定。 韩国史学界认为,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找到 解决 高丽 社会长期积累的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方法和途径","而在威化岛回军后通过田制改革运动,新 朝诞生了,新的政治、社会秩序开始构筑,社会矛盾也随着逐步消解",高度赞赏李成桂建立朝鲜是"历史 一大进步"。 韩国总统朴正熙亦对李成桂评价道:"李成桂将军不仅是一位有能 的军事指挥官,他曾成功地制止北方女真人的入侵 并将日本侵略者从韩半岛的南岸赶了出去,而且他还是一位能干的政治家,他 公众的情感和高丽王 末期国际政治的转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
 
 +
负面<br>
 +
不过,也有对李成桂表示否定的意见,特别是他为了巩固权势诛戮大 甚至杀光高丽王室的做法以及威化岛回军颇受诟病。比如日本历史学家林泰辅就批评李成桂"跋扈" ,并 且对其威化岛回军评价道:"盖回军之举,为古今非常之事变,名虽除君侧之奸,以臣胁君之罪甚大,而为之极易者,何也?李成桂之威望,由二十余年之阅历,不仅已服将士之心,且以事大主义养成数百年之高丽人,如伐辽事,尤恐万状故也。当是时,位在成桂之上而又为成桂所畏惮者,独崔莹耳,不图于外交问题,成桂与莹之方针各异,而成桂之主张,为卑屈柔懦之高丽人所喜者,以是收揽人心,假此问题以除其最畏惮者。成桂之利便,莫大于是。以成桂之野心勃勃,安肯舍此良机?此所以断然决行回军也。" 在其笔下李成桂成为一个不顾国家利益、威胁君王的野心家和投机者。另外,主体思想确立后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李成桂的评价也比较低,尤其是威化岛回军事件,认为这是事大主义的错误路线。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出于对李成桂的否定评价,在听说咸镜南道永兴郡得名于李成桂希望其故乡"永远兴盛"之意后下令更名为"金野郡"。而且向民众灌输李成桂与李完用 李承晚(包括后来的李明博)均为"李氏卖国奴"。
 +
 
 +
== '''身世争议''' ==
 +
传统观点认为李成桂是推行奉行亲明事大主义的高丽将军,而后来有历史学家认为李成桂家族其实一直生活在蒙古人直辖之地,为高丽系蒙古军阀势 ,而 朝鲜 王朝是以 方游牧传统为基础建立的国家。
 +
公元1255年,蒙古蒙哥汗在图们江 地区 设置斡东千户所,授归附蒙古的高丽宜州兵马使李安社千户兼达鲁花赤,即李成桂之高祖父。李成桂的祖父李椿、伯父李子兴、父亲李子春都有蒙古名,因而推断李成桂或许有蒙古血统或受到蒙古文化 较多影响。
 +
日本历史学家池内宏、山内弘一、冈田英弘、宫胁淳子认为李成桂是女真人或者有女真血统。他与李之兰是义兄弟。
 +
== '''家族成员''' ==
 +
 
 +
妃嫔
 +
王妃 神懿王后韩氏 安边 1337年-1391年 追封为王后,葬开城丰德齐陵。<br>
 +
神德王后康氏 谷山 1356年-1396年 初草殓于汉城皇华坊,后改葬贞陵。<br>
 +
后宫 诚妃元氏 原州 ?年-1449年 1406年封诚妃。<br>
 +
贞庆宫主柳氏 高兴 ?-? 1398年封翁主,1406年封宫主。<br>
 +
和义翁主金氏 不详 ?年-1428年 入宫前为金海官妓七点仙,1398年封翁主。<br>
 +
赞德周氏 不详 ?-? <br>
 +
兄弟<br>
 +
完丰大君李元桂:李成桂庶兄,母李氏。官至高丽同知密直,封完山君,死于朝鲜开国之前。朝鲜高宗九年(1872)十二月,追封完丰大君。
 +
永城大君李天桂:李成桂庶弟,母李氏。过继伯父李子兴,与李成桂关系不睦。1376年因事忤某"用事宰相"(可能是李仁任或林坚味)而被杀。朝鲜高宗九年(1872)十二月,追封永城大君。
 +
义安大君李和:李成桂庶弟,母金氏。官至判门下事兼判三军府事,封义安大君。
 +
正尹李英:李成桂庶弟,母不详。死于1394年。
 +
青海伯李之兰:李成桂义弟, 女真 千户,原名佟·豆兰帖木儿。官至朝鲜门下赞成事,封青海君,谥"襄烈"。列名"三功臣"(开国、定社、佐命),青海李氏之始祖。
 +
儿子<br>
 +
1 镇安大君 李芳雨 1354年-1393年 神懿王后韩氏 谥靖懿。<br>
 +
2 朝鲜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 朝鲜王朝第二代君主,即位后改名曔。<br>
 +
3 益安大君 李芳毅 1360年-1404年 谥安襄。<br>
 +
4 怀安大君 李芳干 1364年-1421年 谥良僖。<br>
 +
5 朝鲜太宗 李芳远 1367年-1422年 朝鲜王朝第三代君主。<br>
 +
6 德安大君 李芳衍 ?-? <br>
 +
7 抚安大君 李芳蕃 1381年-1398年 神德王后康氏 第一次王子之乱时被李芳远所杀。<br>
 +
8 宜安大君 李芳硕 1382年-1398年 曾被立为世子 第一次王子之乱时被李芳远所杀。<br>
 +
女儿<br>
 +
1 庆慎公主 ?-1426年 神懿王后韩氏 <br>
 +
2 庆善公主 ?-? <br>
 +
3 庆顺公主 ?-1407年 神德王后康氏<br>
 +
4 宜宁翁主 ?-? 赞德周氏 又称义宁翁主<br>
 +
5 淑慎翁主 李旀致 ?-1453年 和义翁主金氏 又称信淑翁主<br>
 +
 
 +
== '''影视形象''' ==
 +
电视剧<br>
 +
1967年TBC电视剧《李成桂》:金成源饰演李成桂;<br>
 +
1976年MBC电视剧《礼成江》:李大根饰李成桂;<br>
 +
1983年KBS电视剧《开国》:林东真饰演李成桂;<br>
 +
1983年MBC电视剧《朝鲜王朝五百年-楸洞宫大人》:金茂生饰演李成桂;<br>
 +
1996年KBS电视剧《龙之泪》:金茂生饰演李成桂;<br>
 +
2005年MBC电视剧《辛旽》:李振宇饰演李成桂;<br>
 +
2012年SBS电视剧《大风水》:池珍熙饰演李成桂;<br>
 +
2012年SBS电视剧《信义》:吴在模饰演李成桂;<br>
 +
2014年KBS电视剧《下女们》:李道庆饰演李成桂;<br>
 +
2014年KBS电视剧《郑道传》:刘东根饰演李成桂;<br>
 +
2015年SBS电视剧《六龙飞天》:千浩振饰演李成桂;<br>
 +
2016年KBS电视剧《蒋英实》:金基铉饰演李成桂。<br>
 +
电影<br>
 +
1965年韩国电影《太祖李成桂》:申荣均饰李成桂;<br>
 +
2014年韩国电影《海贼》:李大渊饰演李成桂;<br>
 +
2015年韩国电影《纯真时代》:孙炳昊饰演李成桂;<br>
 +
2016年韩国电影《凤伊金先 》:林钟尹饰演李成桂 <br>
  
第一次王子之乱后,李成桂让位于次子李芳果,奉为太上王。后来出奔老家咸兴,又被太宗李芳远挟持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后死于汉城。
+
[[Category:韓國軍政人物]]

於 2019年8月20日 (二) 22:44 的最新修訂

李成桂
李成桂.jpg
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fbd13636bcb64529.jpg?size=350x450原图链接] 來自360百科
李成桂
出生 1335年
元朝雙城總管府(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一帶)
逝世 1408年
國籍 朝鮮王朝的開國君主
民族 朝鮮族
職業 歷史政治人物

李成桂 李成桂是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李子春的嫡長子。1356年,李成桂與其父幫助高麗王朝恭愍王收復雙城總管府後歸附高麗,後由於在抵禦元朝紅巾軍的入侵中戰功顯赫而被提拔。


人物生平

李成桂(朝鮮語:이성계,發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鮮王朝的開國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貫全州李氏,出生於元朝雙城總管府(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一帶)。初字仲潔,後改君晉,號松軒,即位後更名李旦,死後廟號太祖,明朝賜諡號"康獻",故又稱"朝鮮太祖"或"康獻大王"。 李成桂是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李子春的嫡長子。1356年,李成桂與其父幫助高麗王朝恭愍王收復雙城總管府後歸附高麗,後由於在抵禦元朝紅巾軍的入侵中戰功顯赫而被提拔。 1388年,李成桂發動威化島回軍,掌握高麗政權;1392年,李成桂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定都漢城。即位後,李成桂對內實行改革,清除了原高麗禑王的勢力,對外向明朝稱臣,並通過招撫、武力征服朝鮮半島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達到圖們江。 第一次王子之亂後,李成桂讓位於次子李芳果,奉為太上王。後來出奔老家咸興,又被太宗李芳遠挾持回京,於是有"咸興差使"的典故。後死於漢城。

早年經歷

公元1335年(元至元元年,高麗忠肅王后四年)十月十一日,朝鮮太祖李成桂出生於元朝遼陽行省雙城總管府(高麗稱為和寧府,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咸鏡南道金野郡黑石里)的李子春私邸。後來李成桂即位建國後,出生之地被改稱為"永興郡"(現稱金野郡),並修建宮室,稱為"永興本宮"。 李成桂的本貫並不在出生地永興,而是在朝鮮半島南部的全州。15世紀中葉朝鮮王朝曾創製一首用諺文歌頌李成桂的詩歌,叫《龍飛御天歌》,將李氏家族比作根深葉茂的大樹和源遠流長的溪流。但實際上,全州李氏並非是高麗王朝的名門望族,頂多只是地方土豪。李成桂的始祖是新羅司空李翰。後傳了十多代,到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後追尊為朝鮮穆祖)時,因為與當地官員爭奪官妓的風波而弄得在當地無法容身,於是就舉家遷徙到江原道三陟,後又遷到東北面宜州(今朝鮮元山),高麗政府曾任命李安社為宜州兵馬使。後來李安社又投降蒙古,才在今咸興一帶定居下來,這是高麗高宗末年的事。 當地聚集了很多女真人,李氏家族深受女真影響,並出任了元朝在當地的軍事指揮,進而成為這一地區的豪族。 李成桂的曾祖父是李行里(後追尊為朝鮮翼祖)、祖父李椿(後追尊為朝鮮度祖,蒙古名孛顏帖木兒)、父李子春(後追尊為朝鮮桓祖,蒙古名吾魯思不花),世襲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李成桂的母親則是崔氏(後追尊為懿惠王后)。 李成桂自幼愛好打獵,武藝尤其是射藝高強。他二十二歲那年,即1356年,高麗恭愍王利用中國爆發元末農民起義的機會,發兵北拓領土,吾魯思不花成為了高麗的內應,協助高麗軍隊攻占元朝雙城總管府,此後李成桂與其父歸順高麗,成為高麗將領。吾魯思不花歸附高麗後,恢復高麗名李子春,官至榮祿大夫判將作監事、朔方道萬戶兼兵馬使。

南征北戰

高麗末年,戰亂連連,此時正是李成桂賺取政治資本的時機。公元1361年九月,禿魯江萬戶朴儀反叛,官軍平叛不力潰敗。此時,李成桂官居通議大夫東北面上萬戶、金吾上將軍,以一千五百的兵力大破叛軍初戰告捷。這是李成桂出仕以來的首次戰功。 當年年底,中國境內的農民起義軍--紅巾軍四萬人渡過鴨綠江、攻入高麗境內。在潘誠的率領下紅巾軍攻破靜州、鐵州、麟州,進而攻入西京(今朝鮮平壤),蹂躪高麗的國土。公元1362年正月,高麗參知政事安佑與上將軍李芳實回師二十萬攻擊西京紅巾軍。李成桂本次領兵二千人參戰,由東大門奮勇進擊,率先登城,又立大功一件,從此威名日著。[1] 此後,李成桂不斷建立武功,公元1362年2月、7月李成桂任東北面兵馬使擊敗元朝軍閥納哈出。公元1364年擊敗依附元朝的高麗反叛者崔儒,同年2月、侵入和寧(今咸鏡南道永興、現今的金野郡)以北討伐女真。公元1370年以騎兵五千步兵一萬自東北面渡鴨綠江攻打東寧府。北元東寧府同知李吾魯帖木兒逃往於羅山城。李成桂一度到達遼陽。僅以身免的納哈出稱李成桂"年少而用兵如神,真天才也,將任大事於爾國矣。"憑藉戰功顯赫,李成桂得寵於高麗恭愍王,官至密直副使,進階奉翊大夫,賜端誠亮節翊戴功臣之號。 公元1377年,李成桂在智異山殲滅倭寇名聲大震、同年8月在西海道(黃海道)一帯大破倭寇。[2] 公元1380年倭寇500隻船侵入雲峰(今韓國全羅北道南原郡),占領引月驛,高麗敗北,駐紮在當地的將軍陣亡。李成桂被任命總指揮官擊敗倭寇首領阿只拔都(荒山戰鬥)。 公元1382年,明朝命北元降將胡拔都深入到東女真地區,招撫當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進抵端州,女真首領金同不花降附,高麗命令其大將李成桂率兵出擊,雙方戰于吉州,女真敗退。

奪權之路

即位初期的李成桂(1915年繪)

李成桂通過一系列重大戰績取得很高的威望,他與鄭道傳、趙浚、尹紹宗等新興士大夫勢力聯手,抵制高麗王室和權門世族的舊勢力。 公元1388年正月,李成桂聯合崔瑩打倒了專權的林堅味、廉興邦一黨,崔瑩被任命為門下侍中(首相),李成桂則任守門下侍中(副相)。同年,明朝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移文告知高麗。高麗國王王禑、門下侍中崔瑩密議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無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王禑不聽。於是李成桂勸服曹敏修,果斷在威化島回軍,返回開京(今朝鮮開城),流放崔瑩,此後與曹敏修一起掌握高麗政權。六月,王禑被諸將逼宮退位,李成桂主張另立王氏宗親,曹敏修、李穡則主張立王禑之子王昌,最終王昌即位,曹敏修和李成桂分任左右侍中,並以李成桂為東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統使,賜忠勤亮節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號;七月,李成桂利用趙浚的彈劾排擠曹敏修,獨攬政權;八月,都總中外諸軍事;十月,兼判尚瑞司事。
公元1389年十一月,王禑派人暗殺李成桂,事敗,李成桂以明朝稱王昌非恭愍王之後而不許入朝為藉口,廢王昌為庶人,改立高麗宗室王瑤,是為恭讓王。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華,十二月被殺。恭讓王只是李成桂的一個傀儡,他以李成桂為奮忠定難匡復燮理佐命功臣,封爵和寧君、開國忠義伯,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三百戶,田二百結、奴婢二十口,稱中興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孫蔭職。李成桂(1915年繪)
以威化島回軍為契機,掌握實權的李成桂與新興士大夫勢力開始進行私田改革,主要以限制權門世族和佛教勢力為目的,這種對經濟基礎的重新洗牌成為新王朝建立的前奏。
首先李成桂下令調查全國土地,1390年將所有現存的公私田冊檔都予以焚毀。次年頒布了土地制度的新法令--科田法。規定科田只能取自京畿地區,按每人已有的官階對官僚集團成員實行分配,其他郡縣土地屬於公田。這樣,高麗權門世族和佛教勢力的經濟基礎遭到徹底破壞,從而敲響了他們的喪鐘。另一方面,私田改革也象徵着高麗王朝本身的沒落,公田的增長使政府收入相應增加,為朝鮮王朝開國奠定了經濟基礎。

登基為王

公元1392年四月,效忠高麗王朝的大臣鄭夢周被李成桂之子李芳遠刺殺,自此李成桂篡國的最後一道障礙被剷除。 公元1392年七月十二日,右侍中裴克廉等脅迫恭愍王妃廢黜恭讓王。七月十七日丙申,在右侍中裴克廉、判三司事趙浚、奉化郡忠義君鄭道傳、同知密直司事南誾等親信的勸進下,李成桂在開京壽昌宮即位,開創了朝鮮王朝五百年的基業。他時年五十八歲。 公元1394年四月,李成桂為免除後患,遣中樞院副使鄭南晉、刑曹議郎咸傅霖絞死恭讓王及其二子。分遣刑曹典書尹邦慶、大將軍吳蒙乙至江華島,刑曹典書孫興宗、僉節制沈孝生至巨濟島,將囚禁在兩處的高麗宗室全部誅滅。結果,高麗宗室為躲避殺身之禍,將"王"氏增加筆畫,改為玉、全、琴、申、田、車、周、馬,以及龍、乃、金等姓氏,所以朝鮮半島的王氏人口銳減,成為稀姓。
李成桂建國以後,就確立了對明事大的基本國策。1392年七月,李成桂遣知密直司事趙胖至中國明朝禮部上表:"定昌府院君瑤權署國事,及今四

李成桂..

年。瑤又昏迷不法,疏斥忠正,昵比讒邪,變亂是非,謀陷勛舊,諂惑佛神,妄興土木,靡費無度,民不堪苦;子奭痴佁無知,縱於酒色,聚會群小,謀害忠直。又其臣鄭夢周等潛成奸計,欲生亂階,乃將勛臣李成桂、趙浚、鄭道傳、南誾等譖於權署國事,令有司論劾以致謀害,國人憤怨,共誅夢周。權署國事尚不悛改,又謀殺戮。舉國臣民實慮社稷生靈俱被其害,惶懼失措,無可奈何,咸以為若所為難以主斯民奉社稷。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以恭愍王妃安氏之命,退居私第。竊念軍國之務不可一日無統,擇於宗親,無有可當輿望者,惟門下侍中李成桂澤被生靈,功在社稷,中外之心夙皆歸附。於是一國大小臣僚、閒良、耆老、軍民臣等咸願推戴,令知密直司事趙胖,前赴朝廷奏達,伏啟照驗,煩為聞奏,俯從輿意,以安一國之民。"
禮部以明太祖聖旨答覆:"三韓臣民既尊李氏,民無兵禍,人各樂天之樂,乃帝命也。雖然,自今以後慎守封疆,毋生譎詐,福愈增焉。爾禮部以示朕意。"李成桂遣門下侍郎贊成事鄭道傳赴南京謝恩,並獻馬六十匹。
當年八月,又遣前密直使趙琳赴京進表:"權知高麗國事臣李成桂言:伏惟小邦自恭愍王無嗣薨逝之後,辛旽子禑冒姓竊位者十有五年矣。迄至戊辰春,妄興師旅,將犯遼東,以臣為都統使,率兵至鴨綠江。臣竊自念小邦不可以犯上國之境,諭諸將以大義,即與還師,禑乃自知其罪,遜位子昌。昌亦暗弱,難以蒞位,國人啟奉恭愍王妃安氏之命,以定昌府院君王瑤權署國事。瑤乃昏迷不法,紊亂刑政,狎昵讒佞,貶斥忠良,臣民憤怨,無所控告。恭愍王妃安氏深慮其然,命歸私邸。於是一國大小臣僚、閒良、耆老、軍民等以為軍國之務不可一日無統,推戴臣權知軍國事。臣素無才德,辭至再三,而迫於眾情,未獲逃避,驚惶戰慄,不知所措。伏望皇帝陛下以乾坤之量、日月之明,察眾志之不可違、微臣之不獲已,裁自聖心,以定民志。"
禮部再以明太祖旨意答覆:"高麗限山隔海,天造東夷,非我中國所治。爾禮部回文書,聲教自由,果能順天意合人心,以妥東夷之民,不生邊釁,則使命往來,實彼國之福也。文書到日,國更何號,星馳來報。" 當年十一月,再遣藝文館學士韓尚質至明朝上表:"竊念小邦王氏之裔瑤,昏迷不道,自底於亡,一國臣民推戴臣權監國事。驚惶戰慄,措躬無地間,欽蒙聖慈許臣權知國事,仍問國號,臣與國人感喜尤切。臣竊思惟,有國立號誠非小臣所敢擅便。謹將"朝鮮"(箕子所建古國名)、"和寧"(李成桂誕生之地)等號聞達天聰,伏望取自聖裁。"禮部復以明太祖旨意答覆:"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後嗣。"
於是,"朝鮮"這一名稱經過宗主國明朝批准,正式成為新王朝的國號。
李成桂遣門下侍郎贊成事崔永沚謝恩,又遣政堂文學李恬送明朝頒賜的給前朝的高麗國王之印,並請更己名為李旦。不過,雖然國號被批准,但明太祖始終沒有認可李成桂的王位。
公元1395年十一月,遣藝文春秋館太學士鄭總赴京請誥命印章:"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差知密直司事趙胖奏達天庭,繼差門下評理趙琳奉表陳奏,欽奉聖旨,許允權知國事。准奉禮部來咨內雲:'國更何號,星馳來報。准此。'即差知密直司事韓尚質齎擎奏本赴京,欽奉聖旨節該:'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矣,可以本其名而祖之。欽此。'除欽遵外,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初九日,差門下評理李恬送納前朝高麗國王金印,又於當年十二月初八日准奉左軍都督督府咨,欽奉聖旨內一款節該:'即合正名。今既改號朝鮮,表文仍稱權知國事,未審何謀?欽此。'一國臣民戰慄惶懼,咸請國王欽遵施行。見今雖稱國王名號,竊緣未蒙頒降誥命及朝鮮國印信,一國臣民日夜顒望,仰天吁呼。伏請照驗,煩為聞奏,乞賜頒降國王誥命及朝鮮印信施行。"
禮部以明太祖旨意拒絕:"今朝鮮在當王之國,性相好而來王,頑囂狡詐,聽其自然,其來文關請印信誥命,未可輕與。朝鮮限山隔海,天造地設,東夷之邦也,風殊俗異。朕若賜與印信誥命,令彼臣妾,鬼神監見,無乃貪之甚歟?較之上古聖人,約束一節決不可為。朕數年前曾敕彼儀從本俗,法守舊章,令聽其自為聲教。喜則來王,怒則絕行,亦聽其自然。爾禮部移文李成桂,使知朕意。"
李成桂由於一直沒有得到明太祖的冊封,在上書明朝時仍然使用"權知高麗國事",國號更改後則使用"權知朝鮮國事"。朝鮮史官對李成桂屢上書明朝的事件,謂之"我太祖有百折不撓之毅"。
李成桂即位後,認為開京王氣已盡,開始積極謀劃遷都。即位後一個月就下旨由開京遷都漢陽(今韓國首爾,1395年改稱漢城) ,建宗廟社稷、宮室城池,並在1394年開始營建景福宮。其間,一個傳說相當傳神地刻畫了當年圍繞新都爭論的激烈情形--李成桂的摯友、高僧無學大師曾對漢陽的城池布局提出意見:"以仁王山作鎮,白岳南山為龍虎。"首席謀臣鄭道傳則以儒家立場反對怪力亂神之說:"自古帝王皆南面而治,未聞東向也。"二人互不相讓,場面劍拔弩張。最後,李成桂採納了鄭道傳的意見,無學挖苦鄭道傳:"不從吾言,垂二百年當思吾言。新羅義湘大師雲:擇都漢陽,鄭姓人是非之,不過五世,篡奪之禍生;歲才二百,板蕩之難至。"
1396年,在宗社宮闕營建完成以後,朝鮮正式定都漢城。 李成桂即位後,對內繼續依靠鄭道傳等人實行改革,規劃新王朝的藍圖,對外則通過招撫、武力征服朝鮮半島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李成桂令進一步加強了對該地區的管轄,使其疆域達到圖們江。

淒涼晚景

李成桂晚年偏愛神德王后康氏所生之幼子李芳碩,立他為世子,引發元配神懿王后韓氏所生之第五子李芳遠的不滿。 公元1398年八月,李芳遠發動"戊寅靖社"(第一次王子之亂),世子李芳碩及重臣鄭道傳等人被殺。李成桂在李芳遠的壓力下,另立子李芳果為世子,同年九月又禪位於李芳果(朝鮮定宗),被尊為太上王。
公元1400年,李芳遠又發動"庚辰靖社"(第二次王子之亂),李芳果退位,五子李芳遠即位,是為朝鮮太宗。經過兩次變亂,痛失愛子和寵臣的李成桂對李芳遠極其反感,"常鬱鬱不樂,游幸稍數" ,先後居住在老家咸興、楊州檜岩寺及豐壤行宮等地,皈依佛門。 公元1402年,被李芳遠從咸興挾持回京(參見詞條咸興差使),據史料記載,李成桂回京時企圖用弓箭射死太宗,可見父子感情之淡漠。 此後李成桂被李芳遠幽居在昌德宮內。
公元1408年五月廿四日,李成桂薨於昌德宮廣延樓下別殿。 共計在王位七年,在太上王位十年,年七十四歲,廟號太祖,諡號康獻至仁啟運應天肇統廣勛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大王。明朝賜諡康獻。 葬在漢城近郊楊州儉岩山下的健元陵。
500年後,其後代高宗李熙建元稱帝,追尊李成桂為太祖至仁啟運應天肇統廣勛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高皇帝。

為政舉措

政治
李成桂發動兵變,經幾度廢立,自掌大權,並於公元1392年8月5日(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七日)登上王位,翌年奉明太祖聖旨改國號為朝鮮,稱臣於中國明朝。
李成桂即位後定都漢陽,建宗廟社稷、宮室城池。同時由鄭道傳等人制訂了《朝鮮經國典》。鑑於明太祖批評高麗諸王崇拜佛教而影響國事,李成桂推行崇儒抑佛的國策。寺院的土地多被沒收,貴族莊園裡的奴婢都被釋放,並且實行開墾農地與改良農具谷種等勸農政策。

經濟
高麗王朝實行的是土地國有制度的田柴科制。但是自高麗中期以來,豪族、寺院兼併土地日益嚴重,大地主的農莊林立,土地的國有制度逐漸受到破壞。國有的土地,被權臣所霸占,並且肆無忌憚地不斷擴占,由此造成稅制紊亂,農民生活困苦不堪,國家經濟基礎陷入危機(類似唐代均田制的瓦解)。權臣和佛寺對土地的占有是權臣得以在王廷作威作福的資本,占有國家大部份土地的權臣,自然就可以影響國家財政,進而可以左右國家政治,排斥打壓異見的士大夫。因此,李成桂如若要剷除曹敏修,就必先要改革田制,削弱權臣之根基,然後才能一舉除去。 在威化島回軍之後,李成桂宣布將佛寺的三百多處土地收歸國有,沒收國家東北部和西北部的所有私田文契。 公元1390年,焚公私田籍於市街,大火數日不滅。 公元1391年,重新丈量全國土地,共79萬多結(包括耕地和荒地);並宣布實行科田法,整頓高麗中期以來陷於混亂的田制,恢復土地國有制度,重新將土地分配給農民,保護其使用權。國家規定,京畿一帶土地按科(等級)授給在京任職的官員,稱科田。第一科得田150結,依次遞減,至第十八科得田10結。京畿以外的地方置軍田,以養軍士。地方官吏和"閒良",不論資品高下,隨其本田多少,各給軍田10結或5結。從"凡受田者身死後,其妻有子媳守信者,全科傳受,無子媳守信者,減半傳受"看,科田和軍田都允許程度不同的世襲。另有功臣田,可以子孫相傳。公私奴婢、工商、賣卜、娼妓、僧尼等,不許受田。凡公私田租,水田1結糙米30斗,旱田1結雜谷30斗。除陵寢、倉庫、宮司、公廨、功臣田外,有田者皆納土地稅,水田1結白米2斗,旱田1結黃豆2斗。科田、軍田、功臣田都是私田,其餘土地為公田,公田作為國家開支的來源。公私田的比例無資料可查,無疑公田占絕大多數。軍田和科田,須向國家納土地稅,所以又是不完全的私田。重要的是國家規定公私田租的數額,"此外有橫斂者,以髒論。"科田法的實施有積極意義,它限制了大農莊主的橫徵暴斂,有利於中央權力的加強,也多少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根據科田法的條例,土地按人的地位(等級)來分配,通常只供有生之年享有。受田者獲得租權,而農民則得到耕種權。按慣例田租為莊稼收成的一半,通常作為租稅繳納給國家。由於就耕作權而言,農民作為佃農對土地的占有得到了保障,不能被沒收,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此外,兩班(即擁有官職的貴族)的土地積累受到這樣一條規定的嚴格控制:科田將只在首都周圍的京畿地區授予,在這個地區,政府很容易加以監督和監視,防止土豪的產生威脅中央。 科田制是一場不見刀光劍影的爭鬥,通過田制改革,舊貴族失去了經濟基礎紛紛崩潰,李成桂及其心腹新官吏(鄭道傳、趙浚等)通過堅決地實行改革,獲得了大量土地,進而控制了國家經濟。

軍事
李成桂公元1384年,明朝派女真千戶白把山率70餘騎至北青州,意欲接管故元合蘭府轄區,由於兵力單薄,被高麗軍擊退。公元1388年明準備在元朝的雙城總管府地區立鐵嶺衛的舉動,促進了高麗加快向東北面發展的步伐。高麗表面對明朝"事大以誠",暗地進一步向女真地區擴展勢力。公元1390年,高麗越過伊板嶺(摩天嶺)于海洋設吉州萬戶府。翌年七月,派李必等"齎榜文招諭東女真地面諸部落"。李成桂建立朝鮮後,繼承了高麗的北拓,到公元1392年即王位後,元朝合蘭府轄區內的女真人,已大都附於朝鮮。如哈蘭(今咸鏡南道咸興)都達魯花赤奚灘訶郎哈,三散(今咸鏡南道北青)猛安古論豆蘭帖木兒,海洋(今咸鏡北道吉州)猛安括兒牙火失帖木兒,甲州(今兩江道甲山)猛安雲剛括,洪肯(今咸鏡南道洪原)猛安括兒牙兀難,禿魯兀(今咸鏡南道端川)猛安夾溫不花,斡合(今咸鏡北道鏡城)猛安奚灘薛列,阿沙(利城)猛家朱胡引答忽等部,均受招撫。《朝鮮王朝實錄》頌揚李成桂:"自孔州迤北至於甲山,設邑置鎮,以治民事,以練士卒","延袤千里,皆入版籍,以豆滿江為界。"

後世評價

正面
後世普遍對李成桂評價較高,特別是他建立朝鮮和實行改革等業績。比如韓國歷史學家李基白稱"李成桂代表高麗末年出現的一股新勢力",即與權門世族對立的新興士大夫勢力,而對其予以肯定。 韓國史學界認為,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找到了解決高麗社會長期積累的的各種社會矛盾的方法和途徑","而在威化島回軍後通過田制改革運動,新王朝誕生了,新的政治、社會秩序開始構築,社會矛盾也隨着逐步消解",高度讚賞李成桂建立朝鮮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韓國總統朴正熙亦對李成桂評價道:"李成桂將軍不僅是一位有能力的軍事指揮官,他曾成功地制止北方女真人的入侵,並將日本侵略者從韓半島的南岸趕了出去,而且他還是一位能幹的政治家,他對公眾的情感和高麗王朝末期國際政治的轉變,具有敏銳的洞察力。"

負面
不過,也有對李成桂表示否定的意見,特別是他為了鞏固權勢誅戮大臣甚至殺光高麗王室的做法以及威化島回軍頗受詬病。比如日本歷史學家林泰輔就批評李成桂"跋扈",並且對其威化島回軍評價道:"蓋回軍之舉,為古今非常之事變,名雖除君側之奸,以臣脅君之罪甚大,而為之極易者,何也?李成桂之威望,由二十餘年之閱歷,不僅已服將士之心,且以事大主義養成數百年之高麗人,如伐遼事,尤恐萬狀故也。當是時,位在成桂之上而又為成桂所畏憚者,獨崔瑩耳,不圖於外交問題,成桂與瑩之方針各異,而成桂之主張,為卑屈柔懦之高麗人所喜者,以是收攬人心,假此問題以除其最畏憚者。成桂之利便,莫大於是。以成桂之野心勃勃,安肯舍此良機?此所以斷然決行回軍也。" 在其筆下李成桂成為一個不顧國家利益、威脅君王的野心家和投機者。另外,主體思想確立後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李成桂的評價也比較低,尤其是威化島回軍事件,認為這是事大主義的錯誤路線。朝鮮前領導人金日成出於對李成桂的否定評價,在聽說咸鏡南道永興郡得名於李成桂希望其故鄉"永遠興盛"之意後下令更名為"金野郡"。而且向民眾灌輸李成桂與李完用、李承晚(包括後來的李明博)均為"李氏賣國奴"。

身世爭議

傳統觀點認為李成桂是推行奉行親明事大主義的高麗將軍,而後來有歷史學家認為李成桂家族其實一直生活在蒙古人直轄之地,為高麗系蒙古軍閥勢力,而朝鮮王朝是以北方遊牧傳統為基礎建立的國家。 公元1255年,蒙古蒙哥汗在圖們江地區設置斡東千戶所,授歸附蒙古的高麗宜州兵馬使李安社千戶兼達魯花赤,即李成桂之高祖父。李成桂的祖父李椿、伯父李子興、父親李子春都有蒙古名,因而推斷李成桂或許有蒙古血統或受到蒙古文化的較多影響。 日本歷史學家池內宏、山內弘一、岡田英弘、宮脅淳子認為李成桂是女真人或者有女真血統。他與李之蘭是義兄弟。

家族成員

妃嬪 王妃 神懿王后韓氏 安邊 1337年-1391年 追封為王后,葬開城豐德齊陵。
神德王后康氏 谷山 1356年-1396年 初草殮於漢城皇華坊,後改葬貞陵。
後宮 誠妃元氏 原州 ?年-1449年 1406年封誠妃。
貞慶宮主柳氏 高興 ?-? 1398年封翁主,1406年封宮主。
和義翁主金氏 不詳 ?年-1428年 入宮前為金海官妓七點仙,1398年封翁主。
贊德周氏 不詳 ?-?
兄弟
完豐大君李元桂:李成桂庶兄,母李氏。官至高麗同知密直,封完山君,死於朝鮮開國之前。朝鮮高宗九年(1872)十二月,追封完豐大君。 永城大君李天桂:李成桂庶弟,母李氏。過繼伯父李子興,與李成桂關係不睦。1376年因事忤某"用事宰相"(可能是李仁任或林堅味)而被殺。朝鮮高宗九年(1872)十二月,追封永城大君。 義安大君李和:李成桂庶弟,母金氏。官至判門下事兼判三軍府事,封義安大君。 正尹李英:李成桂庶弟,母不詳。死於1394年。 青海伯李之蘭:李成桂義弟,女真千戶,原名佟·豆蘭帖木兒。官至朝鮮門下贊成事,封青海君,諡"襄烈"。列名"三功臣"(開國、定社、佐命),青海李氏之始祖。 兒子
1 鎮安大君 李芳雨 1354年-1393年 神懿王后韓氏 諡靖懿。
2 朝鮮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 朝鮮王朝第二代君主,即位後改名曔。
3 益安大君 李芳毅 1360年-1404年 諡安襄。
4 懷安大君 李芳干 1364年-1421年 諡良僖。
5 朝鮮太宗 李芳遠 1367年-1422年 朝鮮王朝第三代君主。
6 德安大君 李芳衍 ?-?
7 撫安大君 李芳蕃 1381年-1398年 神德王后康氏 第一次王子之亂時被李芳遠所殺。
8 宜安大君 李芳碩 1382年-1398年 曾被立為世子,第一次王子之亂時被李芳遠所殺。
女兒
1 慶慎公主 ?-1426年 神懿王后韓氏
2 慶善公主 ?-?
3 慶順公主 ?-1407年 神德王后康氏
4 宜寧翁主 ?-? 贊德周氏 又稱義寧翁主
5 淑慎翁主 李旀致 ?-1453年 和義翁主金氏 又稱信淑翁主

影視形象

電視劇
1967年TBC電視劇《李成桂》:金成源飾演李成桂;
1976年MBC電視劇《禮成江》:李大根飾李成桂;
1983年KBS電視劇《開國》:林東真飾演李成桂;
1983年MBC電視劇《朝鮮王朝五百年-楸洞宮大人》:金茂生飾演李成桂;
1996年KBS電視劇《龍之淚》:金茂生飾演李成桂;
2005年MBC電視劇《辛旽》:李振宇飾演李成桂;
2012年SBS電視劇《大風水》:池珍熙飾演李成桂;
2012年SBS電視劇《信義》:吳在模飾演李成桂;
2014年KBS電視劇《下女們》:李道慶飾演李成桂;
2014年KBS電視劇《鄭道傳》:劉東根飾演李成桂;
2015年SBS電視劇《六龍飛天》:千浩振飾演李成桂;
2016年KBS電視劇《蔣英實》:金基鉉飾演李成桂。
電影
1965年韓國電影《太祖李成桂》:申榮均飾李成桂;
2014年韓國電影《海賊》:李大淵飾演李成桂;
2015年韓國電影《純真時代》:孫炳昊飾演李成桂;
2016年韓國電影《鳳伊金先達》:林鐘尹飾演李成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