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新炎
原图链接

李新炎 (1951年11月 - ) 男,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人。

目录

生平简介

现任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光彩事业先进个人,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在数字和财富的背后,李新炎何许人也?总有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中国龙工的掌门人,官式场合的他与酒桌上的他简直判若两人。在两场座谈会上,李正襟端坐,不苟言谈,气定神闲的样子;酒桌上,则纵情率真,与宾朋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李新炎的身价,也不觉得李财富逼人。我们离财富这么近,而财富却又那么遥远

经历

20世纪90年代初,是李新炎先生搏击经济浪潮跨出的关键一步。这个青年时期曾当过工人、机关公务员,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毅然抛弃铁饭碗,通过在香港从事国际贸易赚得了第一桶金,之后创建了一个小型水泥厂,他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创办一个高起点、高科技含量的企业,才能使自己立于经济发展的潮头,才能使财富增长。 1993年,李新炎抓住中国建筑业迅猛发展的契机,卖掉水泥厂,投资1600万元进入装载机制造行业。先后创办福建龙岩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龙工机械有限公司、龙工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龙岩龙工机械配件有限公司、龙工(上海)桥箱有限公司等企业。 2000年在上海建立“上海龙工”,现已建成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2000年10月,李新炎进行战略转移,将触角伸到上海。此后,中国龙工开始大力扩张,和柳工、厦工均分了装载机、压路机等的大部分市场,而中国龙工是三者中唯一的年轻民营企业。2001年生产装载机3000多台,产值超10亿元,创利税5千多万元,稳居全国同行业第3名,资产贡献率等7项综合指标总评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2004年李新炎进入电力领域,持有香港上市电力公司潍柴动力10%的股份。 2006年年产装载机突破2万台,产销收入达55亿元,资产总额达29亿元。在全国同行业排名居首位。

李新炎神话般创造财富的“秘密”靠的是这三点:

1、大背景,市场广阔。中国经济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内地装载机市场发展迅速,市场销量由1997年前的1.7万台,增至去年逾9万台,中国龙工横空出世,是时代所造就的。李新炎确信,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2、大转移,上海创业。上海交通便捷,资讯发达,有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人才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广阔,这些都是闽西所无法比拟的,李新炎移师大上海,顿时海阔天空,大展拳脚。但是,上海并非适合所有的行业和所有的人,而所有的人和所有的行业并非都服上海的水土。 3、大转折,香港上市。中国龙工2005年11月在香港上市,发行3亿股,募集资金4.73亿元,其中2.7亿股以国际发售形式发行,占总发行股本的90%,其馀3000万股在香港公开发售,超额配股权为4500万股,招股价1.51-1.94港元。上市之后,中国龙工的业绩也有不俗的表现:营业额同比增长27%达到26.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9%达到2.35亿元。

功成名就不忘回报社会

2007年,龙工凭借雄厚的实力获得“年度全球工程机械50强(第40位)”、“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和“全国百家侨资明星企业”。其中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成为了福建省百强企业,2005年龙工(福建)机械公司被授予“福建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龙工(上海)机械公司和龙工(上海)桥箱公司先后获“上海市优秀工业企业”、“市级文明单位”、“纳税百强单位”、“上海市先进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1]

慈善基金会成立

2007年6月26日,由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新炎先生捐资设立、龙岩市第一家以个人命名的非公募基金会——龙岩市李新炎慈善基金会在龙岩举行成立大会。 李新炎慈善基金会秉承“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宗旨,致力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创办人李新炎先生将在首期捐赠3000万元给慈善基金会的基础上,坚持每年在个人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捐赠给慈善基金会。慈善基金会也可以接受社会公众的捐款,做大规模和影响,更好地发挥慈善基金会的社会效益。 李新炎先生表示,将把慈善基金会作为他的第二事业做大做好,用行动和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李新炎慈善基金会向龙岩学院、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江西省高安市教育局以及龙岩市七个县(市、区)教育局捐资共计1450万元。江西省高安市向基金会赠送了牌匾。 出席大会的还有江西省高安市领导,龙岩市直有关部门领导,龙岩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人,龙工在岩中层以上干部及龙岩学院师生代表等共600馀人。[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