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赞臣旧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赞臣旧宅
图片来自zijianfang.cn

李赞臣旧宅是天津八大家之一"李善人"(李春城)的后代李赞臣和李叔福在天津的故居。也是其子李叔福的旧宅。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香港道(今和平区睦南道28号至30号)。

该建筑于1997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公布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并作为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简介

天津民谣:“高台阶,黑大门,冰窑胡同‘李善人’”。“李善人”暨天津八大家之一的李春城。李春城,原籍江苏昆山,清代来到天津落户,住在北门里户部街,繁衍了李氏家族。因李春城及后代爱做善事,故清政府赠予其“李善人”的称号。

李春城共有四子十孙,其中李赞臣(1882年~1955年)是李春城的孙辈,也是“李善人”第三代中举足轻重的人物。1921年,李赞臣任长芦盐区纲公所纲总并兼任纲商所办天津殖业银行经理。他除经营本家族所办和与本房弟兄合营的企业外,还独资开设了“新光皮货店”、“万和堂药店”等商号。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重新清查长芦盐案,李赞臣与郭少航、王君直等五人同时被蒋介石下令逮捕,押解南京候审,一年后无罪释放回到天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李赞臣父辈四房分家析产,各立门户,大家族从此瓦解。

李赞臣与同胞兄弟三人于英租界的香港道共同兴建了一座三层混合结构独立式住宅,并各自携全家老小入住其中。李家搬到睦南道时已经家道中落了。李赞臣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李伯福(曹锟的女婿),二子李亚福(寓居国外),幼子为李叔福。新中国成立后,李赞臣的幼子李叔福将该房产转移到了自己名下。

历史

李赞臣旧宅建于1937年,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现为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天津市学位委员会。

建筑特色

李赞臣旧宅为三层砖木混合结构楼房带地下室,外立面为清水红砖混水墙面,楼层间和窗间的墙面为水泥砂浆抹灰饰面。建筑整体造型对称严格,建筑一楼正立面设有三个拱型大门,大门上方由三联拱券构成,其上部二层设有四棵通高的八角柱、柱头为科林斯式雕花,支撑挑檐构成开敞柱廊。二楼设有大型露台,整座楼风格简洁、古朴。

建筑内部按照西方生活方式,设有舞厅、客厅、书房、会客室、卧室、餐厅等。 建筑四周围有高墙,自成院落。是一座具有典型的古典主义特征的西洋建筑。 [1]

参考文献

  1. 李赞臣旧宅 jwb.com.cn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