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超英

於 2018年11月27日 (二) 12:33 由 惜缘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李超英)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目錄

李超英

李超英(1897—1982),又名德吉,曾用名李俊,永嘉港頭(今屬岩頭鎮)人。初就讀浙江省立十中,1920年秋考入北京大學,畢業於經濟系。在北大期間,參加五四運動,曾被派到武漢皮毛廠宣傳馬列主義和組織工人運動;1923年,與吳鑄人、葉溯中、張淼等組織中山主義實踐社,次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7—1930年,在國民黨北平市黨部和浙江省黨部工作,曾任監選委員、清黨委員、黨務指導員兼訓練部長、執行委員、監察委員。當大革命失敗、成批共產黨員遭逮捕時,曾營救保護過一些共產黨員。1931年出席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不久以官費留學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1936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回國受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財政委員兼秘書。1939年,任國防最高委員會財政委員,曾提出「對敵經濟作戰計劃」;同時兼任中央政治學校、重慶大學財政經濟教授及國民黨中央特種經濟調查處處長,主持淪陷區經濟調查事宜。 抗戰勝利後,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併兼浙江大學、之江大學、暨南大學教授。1949年去台灣後,任台灣大學教授,兼任政治大學、興0商學院、中國文化學院教授,多次擔任台灣當局舉行的高等考試、特種考試委員,被選為「制憲代表」及「國民代表大會教育團體代表」。 1962年12月6日逝世,終年86歲。主要著作有《中國財政制度》(倫敦出版)、《比較財政學》(曾獲台灣「教育部」學術獎金法科獎)、《財政學》、《戰時經濟學》、《財政學要論》、《財政學概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