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辛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个人简历编辑 1919年6月29日 出生于河南省孟津县 1936-1937年河南省立开封高级职业学校染织科学习 1937-1938年 南昌航空机械学校学习 1938-1940年广州、宝庆空军总站和成都第十一飞机修理厂机械士 1940-1943年 四川乐山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纺织科学习 1943-1945年 在四川,先后任中央工业试验所纺织厂工务员、川康毛织厂技术员 1945-1946年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纺织学院进修实习 1947-1948年 川康毛织厂、川康毛织公司工务主任、工程师(技正)兼铭贤学院纺织系副教授 1948-1950年 上海交通大学纺织系副教授兼南通学院纺织科教授 1950-1979年 西北工学院纺织系、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工程系教授 1979-1990年西北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服装系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服装系名誉主任 1993年1月15日 在西安病逝,享年75岁 个人简介编辑 李辛凯,原名李正印 。幼年家贫。1925-1931年在孟津县立第一小学读书,曾先后更名为李梣、李毓英、李富生、李莘恺、李玉莹,1946年后定名李辛凯。 工作背景编辑 李辛凯1931年小学毕业后,遵父命入孟津“拟山园”私塾,1933年夏考入孟津县立中学师范部,后转入初中部。1936年先后进入开封中州中学和河南省立开封高级职业学校染织科学习。这期间,接触新文艺思想较多,15岁就担任开封《大河日报》、《河南晚报》、《新河南报》的文艺副刊编辑,并为河南作家协会成员。 学习专业编辑 1937年,国难当头,李辛凯受“航空救国”观念影响,又投考了南昌航空机械学校发动机专业,1938年毕业后先后在广州、宝庆的空军总站和成都第十一飞机修理厂任机械士,曾改进了国外飞机的加油机构设计,为苏联援华空军加汽油、装炸弹、搞地面维修,在广州白云机场和芷江机场战地服务,在日机扫射轰炸下坚守战地值班。1939年,在成都因参与罢工被国民党政府航空委员会通缉,逃到四川乐山,改名李玉莹,考入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纺织科,立志学好工程技术,走“工业救国”的道路。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工业试验所纺织厂(在重庆)和川康毛织厂(在四川乐山五通桥)任工务员和技术员。1944年秋,到成都参加国民党政府考试院主办的“租借法案留美实习工程人员”考试被录取。1945 年4月-1946年7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纺织学院和有关纺织厂进修实习。1946年回国后,先在川康毛织厂任工务主任,1947年-1948年在川康毛织公司(在成都市)任工程师,并兼任私立铭贤学院(在四川金堂县)纺织系副教授。1948年秋到上海,任交通大学纺织系副教授,1948年8月-1949年4月期间还兼任南通学院纺织科教授。1950年2月出任西北工学院(在陕西咸阳)纺织系教授,从此便扎根西北,专心投入纺织教育和纺织科学研究。40余年间,随着原西北工学院纺织系隶属关系的变迁,李辛凯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西北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服装系执教。1978年12月,西北纺织工学院建校后,他出任教务处副处长。在他的努力下,1984-1985年,西北纺织工学院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理工类服装专业和服装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服装的制作与工艺从此在中国大学开始形成独立学科。 李辛凯是原纺织工业部服装专业教育委员会第一、第二任主任委员,连续主持了三届全国服装专业教学讨论会,并主持了多项有关中国服装基础理论与发展战略的软科学研究。以他为主要撰稿人之一的《中国20世纪服饰文化研究》项目被列为纺织工业部软科学课题。他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撰写了部分条目。1986年9月,西安市人民政府聘请他为西安市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1989年7月当选为陕西省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1992年10月获政府特殊津贴。 因病逝世编辑 李辛凯于1990年退休;1993年1月15日在西安病逝,享年75岁。 主要成就编辑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服装业逐渐由分散的手工业发展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服装教育也由师傅带学徒方式转变为正规的高校教育。当时全国纺织高校还没有设立服装专业的先例,李辛凯看到服装具有发展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景,致力于筹建服装专业。他争取各方面支持,寻觅人才,搜集信息,选购设备,制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条件。1984年招收了服装专业的一个专科班;1985年组建了有两个本科专业的服装系,开始招收服装专业本科生。李辛凯出任服装系名誉主任,全面主持服装系的工作。 服装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李辛凯提出,服装设计与制作工程的结合是必然的。服装设计看似容易,其实却很难掌握。他认为,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仅有纸面上的设计能力,是无法成为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的。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服装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必须进行专业实践:采集面料,构思设计,量体裁剪,加工制作,直到试穿演出。毕业前,每个学生自制并着装表演至少10 套服装作品。这种侧重实践的培养方式,使得许多学生刚毕业就能独立工作,受到社会的好评。同时,他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国内外时装大奖赛等各种服装专业活动。 培养人才编辑 在他的指导和培养下,仅在1987-1989两年之中,就有18名学生在国内外的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得23个奖项,不少学生后来成为全国知名的服装设计师。 1985年,西北纺织工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服装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李辛凯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服装工程硕士。他在指导研究生的同时,在全国率先为服装和纺织品设计两个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服装美学及心理学》课程,编写了17万字的教材,在国内率先把CAD引入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和科研。同时,还参加了陕西省攻关项目“旅游服装”的研发工作,编写了电视教学片《服装设计师的摇篮》剧本。现在,该校已培养出一大批服装设计师。他培养的研究生徐青青已成为服装工程专业教授,并担任了教育部全国服装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物评价编辑 李辛凯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快捷。他既有技术专家的严谨,又有艺术家的豪放,能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求得和谐与统一。他从事的教育、研究、实践过程坚持创新,勇于开拓。因此,他能够在服装这个工程与艺术兼容的学科里自由翱翔。长期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使他思维缜密,少年时期就有的文艺创作天赋使他思路开阔。 李辛凯自幼就敬慕精忠报国的岳飞。青年时代国难当头,他报考航空学校决心保卫祖国;抗美援朝时,为国家捐出唯一财产——一两黄金(手镯)。 李辛凯对纺织事业的挚爱,使得他开拓进取永无休止。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之时,他也达观大度,深信人民的事业和社会一定会不断进步。他笔耕不止,1975年出版了《英汉纺织专业常用词汇》,1976年出版了《专利目录·纺织(1-3)》。1980年,他主编的《棉纺织厂设计》出版,1984年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局颁发的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二等奖。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西北、西南地区没有一所纺织高等院校,仅有的一个纺织系因隶属关系迭变而发展缓慢。从1975年开始,李辛凯受纺织系师生委托,为筹建西北纺织工学院奔走呼吁。1978年,在原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北纺织工学院。 李辛凯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早期会员,1980年担任西安市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任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他还做过多任校、系两级工会副主席、主席。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是热情、开朗、随和,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青年教师和学生们是他家中的座上常客。 发挥余力编辑 李辛凯于1990年退休。退休后,仍热心服装系的各项活动。他为教工开设服装知识讲座,应邀去全国各地讲学,把自己的教育观念、学术见解、办学经验以及国内外服装发展潮流介绍给服装界的同行。就在他去世的前两天,还表示愿意为学校开设《服装美学》课程,还为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编辑部送去了论文《服饰文化的时代特征》。去世时,还留下《服装词典》尚未出版。 书画创作编辑 他一生有许多书画创作,从中也获得科研的灵感和启迪。他对祖国的挚爱,使他的才华更具光彩。他热心开展教工文化娱乐活动,组建校内书画协会,并以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参展,书画作品参加了国内外多种大展赛,多次获奖。传略被编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各种辞书。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