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凤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杜凤瑞

杜凤瑞(1933~1958年),方城县杨楼乡人。自幼贫苦,随全家乞讨,饱受欺凌,养成疾恶如仇、顽强不屈的性格,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著名战斗英雄。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担任通讯员和司号员。1952年3月,杜凤瑞响应毛主席“创建强大的人民空军”的号召,被选调为飞行学员。

幼年过着乞讨流浪的生活,后给地主当长工,尝尽了人间的辛酸。怀着对旧社会的刻骨仇恨和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望,于1948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后阶级觉悟迅速提高。他在日记中曾写道:一个革命者,“首先要确定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能够为党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

人物经历

杜凤瑞1933年8月出生在河南省方城县杨楼乡赵洼村一个贫困家庭。为了生计,出生仅8个月的杜凤瑞被父母用箩筐挑着外出逃荒,艰难度日。杜凤瑞8岁时,到地主家放牛,他在地主家默默地忍受着辱骂、毒打。

1947年他15岁,方城解放,杜凤瑞扯断牛鞭告别亲人,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参加了宛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他作战勇敢,奋勇杀敌,参军不到8个月,先后两次立功,在血与火的战场上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强的解放军战士。

1952年3月,杜凤瑞响应毛主席“创建强大的人民空军”的号召,被选调为飞行学员。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长春航空预备学校,由于他没上过一天学,对数理化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在困难面前,杜凤瑞没有退缩,胜利地闯过了文化关。

同年7月,杜凤瑞又到济南第五航空学校学习航空专业知识,利用一切时间进行自学。结业考试时,杜凤瑞考了第一名。几个月后,杜凤瑞终于能单独驾驭银鹰飞向蓝天。 1952年后,他先后被选入长春空军预备学校、第五航校、第十一航校、第十二航校,学习航空理论和初级教练机、高级教练机及战斗机飞行技术。1954年4月,他又到山西第十二航空学校学习高级飞行技术。 1955年,被分配到福建前线某飞行大队,为技术精湛、要求严格的大队长当僚机。从实战出发,他和大队长地面一块练,空中一块飞,摸特点,找规律,终于成为优秀飞行员,被誉为“铁杆僚机”。

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作战中机智勇敢,不怕牺牲。1948年8月,首次参加河南南阳白河战斗就荣立战功。1952年在云南剿匪战斗中担任司号员,带病出色完成任务,立二等功一次。同年4月,调空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他以志愿军飞行英雄为榜样,克服文化低的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学习航空理论,钻研飞行技术。白天他认真听课做笔记,晚上熄灯后就在厕所里借着灯光看笔记。后来,学校怕学员把身体搞垮,不让他开夜车。他又买了个手电筒,在被窝里打着电筒偷偷地学习。由于他勤奋刻苦,结业考试时取得全优成绩。毕业后分配到空军飞行部队,认真训练,虚心求教,飞行技术迅速提高。1957年被评为优等射手。

25岁杜凤瑞英俊潇洒,但为了心爱的飞行事业,他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婚事。团政治部于主任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将自己的侄女于兰芳介绍给杜凤瑞。爱情是青春之树上最绚丽的花朵!杜凤瑞和于兰芳共同品味着这醉人的芳香。

消息传到伏牛山东麓的赵洼村,父亲杜龙章将门前的那棵年年结籽的椿树砍掉,请木匠做张床,又做了一只箱子和三条凳子,母亲王长春也为他们做了两床被褥,一家人掐着指头盼着儿子的归期。然而遗憾的是,由于部队正在进行军事学习,杜凤瑞未能回家完婚。

1958年8月1日,河北的空军某师四十四团大队的营院里鞭炮声阵阵,杜凤瑞和于兰芳在这里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8月25日,杜凤瑞所在的部队接到赴闽执行战斗任务的命令。杜凤瑞当即向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翌日清晨,深明大义的于兰芳默默地为杜凤瑞打好行装,将他送到机场。分别的时候到了,杜凤瑞眼含泪水紧握着妻子的手不愿松开。战机已飞向蓝天,于兰芳还在呆呆地望着、望着......她做梦也想不到,结婚24天后的这次分别竟成了令人心碎的永诀!

1956年,杜凤瑞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日记里写道:“一个革命者,处处为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能够为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1958年10月10日,6架国民党飞机偷袭福建前线,杜凤瑞与长机一起驾机参战。当一架敌机炮击长机时,他边呼叫长机摆脱袭击,边向敌机射击。长机脱险,杜凤瑞却陷入重围。他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当击落一架敌机后,自己的飞机却被敌击中;在此危机时刻,他仍驾驶着受重伤的飞机,继续顽强战斗,直到再次击落一架敌机后才跳伞。空降时,不幸被敌弹击中,壮烈牺牲。

1958年10月10日拂晓,所在飞行中队于福州福清龙田上空,同窜犯大陆的台湾国民党空军6架飞机展开激战。他驾4号机随长机直插国民党军机群,当发现敌方一架F―86战斗机从后面偷袭长机时,立即加大油门首先发起进攻,一举将其击落。长机脱险,但他却陷入4架敌机的围攻,座机被击中,头部受伤。危急时刻,他无所畏惧,忍着伤痛,驾驶受伤座机,咬住对方一架飞机穷追不舍,从1.2万米高空追击到距地面3500米处,将其击落。当准备拉起飞机继续战斗时,因座机受伤严重,失去操纵,他被迫跳伞。在即将降落地面时,遭敌机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同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为他追记一等功。1964年9月29日,空军领导机关授予他生前所在中队“杜凤瑞中队”荣誉称号。

杜凤瑞牺牲后,其遗体被安葬在福州西湖之滨的文林山烈士陵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号召全军学习他的英雄事迹,国防部命名他生前的飞行大队为杜凤瑞大队。为纪念杜凤瑞,方城县于1972年在县城东关建立了杜凤瑞纪念馆,1984年又将县城一条主街命名为“凤瑞路”。[1]

参考文献

  1. 杜凤瑞. [2019-02-26].